中秋月未圆,禁饼令已下。日前,中央纪委监察部再次在官网开通“公款送月饼等”举报窗,邀群众举报中秋公款送月饼、礼券等行为;军队各级对此也三令五申,专门出台规定。
中秋为佳节,更在一个“清”字。“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惟当明月”,因为风清可醒脑、月明可鉴心。中秋赏月,赏其清明、清爽、清丽,不仅是对天伦之乐的向往、对时序更替的感喟,更有一份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对精神境界的追求,这才是中秋深层次文化意义所在。
佳节之际,相馈以节礼,互致以祝福,是千百年来的弥久传统,也是人之常情。一份微薄的节礼,几块朴素的月饼,数声亲切的问候,倘系之以淳朴真挚的同事情、师生情、战友情,自然无可厚非。可以说,月饼不仅是一种节日食品,也是一种承载文化的符号,与腐败似乎扯不上多大关系。
然而,一些人将中秋当作走门子、拉关系的“良辰吉日”,借“清朗之月”行“豪华之礼”,以“人之常情”为“斗风之事”。伴随着公款消费的推波助澜,商家们也瞄准需求市场,争相开发出了“天价月饼”“黄金月饼”……透过“吃的人不买,买的人不吃”的潜台词,不少人感叹,月饼已变味,染上了“腐败性”,露出了“腐败馅”。
发乎私情莫馈以公礼,是做人常识,更是廉政底线。公款送月饼,慷公家之慨、结私人之情,损害的是公共利益,污浊了社会风气,助长了奢靡之风,形成了腐败之气。狠刹节日腐败之风,坚决对公款月饼说“不”,去年的中秋是这样,今年的中秋更不能变样。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过一个风清气正的中秋,不仅是全党的要求,也是群众的期盼。对公款送月饼“零容忍”,既要打“常规战”,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抓;也要打“阻击战”,防止别有用心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更要打“人民战”,发动群众检举揭发,对顶风作案者公开曝光。只有坚持抓早抓小、露头就打,才能不断巩固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