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瘦削灵活的身影,在拳台上灵活地与对手巧妙周旋,闪转腾挪,周身裹挟着一股杀气……
今天下午,青奥会女子拳击48-51公斤级决赛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随着清脆的完赛铃声响起,济南军区拳击队队长刘喜臣激动地跳了起来——我军17岁小将常园以3∶0干净利落地战胜意大利运动员泰斯塔,为中国队斩获一枚金牌。
常园出生在武术世家,她的祖父、外祖父和父亲都喜好习武,她也从9岁就开始练习武术,11岁时被石家庄市体校跆拳道教练看中,改学跆拳道。一年后,常园改练拳击。17岁时,她应征入伍成为济南军区拳击队的一名队员。常园表示,刚开始接触拳击时,只是觉得拳击动作很酷,如今这项“勇敢者运动”赋予她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军人为国打拼的自豪和荣光。
对于军队拳击运动员来说,拳台就是阵地,比赛就是战斗。今天置身于青奥会这个国际赛场,常园更是表现出一名军人顽强的本色。队长刘喜臣介绍:“今天常园不仅打出了‘智’气,比赛中灵活运用勾拳、直拳、摆拳,或灵活格挡,或大胆出击,更打出军人的士气和霸气——在四个回合中她都以明显的优势压倒对手。可以说常园今天的完胜,不仅胜在灵活的技战术运用上,更胜在扎实的比赛作风和顽强的战斗精神上。”
苦练、巧练加精练是常园这位拳坛“新星”迅速升起的秘诀。常园在国家队的教练是世界冠军、女子职业拳王张喜燕。在国家队集训期间,通过张喜燕的悉心教导,常园的技术水平突飞猛进。特别是国际比赛采用10分制计分方法后,相比以前更强调对抗性,为更快地适应新规则,常园配合教练进行对抗强化训练,赛前多次与教练共同研究对手的比赛录像和技战术特点,制订多套技战术方案。赛前常园还远赴高原进行体能强化训练,这为她在比赛中拥有强大的体能储备打下坚实基础。
尽管曾获得2013年女子拳击世青赛50公斤级冠军,但一场刻骨铭心的失利,让她体会到拳坛生涯的不易。在今年5月进行的拳击世青赛暨青奥会选拔赛中,常园由于没有调整好状态,发挥失常,输给了昔日的手下败将。尽管最终还是凭借外卡获得青奥会入场券,但这次失利给她带来极大的触动。
“军人要有必胜的坚定信念!”暂时的失利和低谷并没有阻止常园追梦的脚步。今天的决赛中,她以完美的表现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我将从零开始,向新荣誉、新高度发起冲击,为国家争光,为军旗增辉。”
(本报南京8月26日电)
上图:裁判宣布常园(右)获胜。
新华社发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