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报 8月29日
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北京军区联勤部充分发挥白求恩精神发祥地的优势,组织广大医护人员深学、细照、笃行,用白求恩精神促进医德医风建设。
像白求恩那样,把损害病人利益的现象,看作是一种耻辱
通过深入调研,联勤部发现近年来社会上的各种诱惑和不正之风,对个别医护人员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带来一定的冲击。医风不正,损害的是人民军队的形象。联勤部党委认为,华北地区是白求恩精神的发祥地,只有从优良传统中汲取营养,补好“精神之钙”,才能拔掉思想杂草,纯洁医德医风。
他们把近年来医院系统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的事迹编辑成书、制成录像,作为辅助教材下发部队。要求各医院以白求恩精神为镜,组织医护人员自查自纠,深挖问题根源。对损害病人利益的现象,设立“高压线”。据统计,今年上半年,部队伤病员和地方患者对该部所属医院的满意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3个百分点。
像白求恩那样,视病人如兄弟姐妹,对患者满腔热忱
在活动中,联勤部把服务态度问题作为医德医风整治的重要方面,教育引导医护人员,善待病人从脸上做起,从问候病人的第一句话开始。
为培养医护人员对病人的感情,各医院组织医护人员当一回“病人”,亲身感受看病的不易,体验病人的心情。解放军251医院医生陈剑明利用双休日时间到地方医院看病,窗口挂号、排队等待、医生诊治、计价取药,累得气喘吁吁。他说:“庆幸遇到一个和善耐心的好医生,虽然感到身体累,但心里却热乎乎的。”
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医护人员对白求恩那句“倘若不把伤病员看得重于自己,就不配在八路军里工作”的话,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像白求恩那样,以医疗为事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患者以生命相托,医生要勇于担当。作为一名军医,如果不能掌握精湛的技术,怎么能在战场上救死扶伤?怎么能赢得病人生命相托的信任?对照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追求,医护人员感受到了肩头的责任。
战士彭旭东在演习中不慎摔伤头部,生命垂危,急需手术。现场担负医疗保障任务的解放军251医院野战医疗所,迅速组织专家在野战条件下进行开颅手术。伴随着隆隆的炮声,经过近4小时的紧张抢救,专家组成功挽救了战士的生命,开创了该院首次在野战条件下开颅手术的先河。
学习白求恩精神,纯洁医德医风,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联勤部领导告诉笔者,通过深学、细照、笃行,白求恩精神必将在联勤部所属医院生根、开花、结果,使医德医风建设发生根本性变化。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