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专题策划>>典型>>国防大学兵棋专家张国春:布设战争“棋局”>>最新报道
人民网>>军事>>正文

凡我深情 必会忠诚

——记献身强军实践的兵棋专家张国春

2015年04月19日18:11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4月19日电 (周超 褚振江罗金沐)

2014年年底,张国春所在的兵棋团队获得全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新一代革命军人”新闻人物评选活动表彰。

颁奖典礼上,胡晓峰总师给观众展示一张他用手机留下张国春最后一张照片:脑袋上缠着层层绷带,嘴角微泛笑意……

2013年岁末,张国春进行第二次手术后,已经记不得妻子和女儿叫什么,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无法记起,却依然没有忘记兵棋。

“他的世界里,只有纯粹的工作,没有名利的藩篱”

采访中,记者发现,张国春的影像资料少之又少。“他见镜头就躲,是个聚光灯下的‘隐形人’。”教研部主任黄艺说。

虽然,他的音容笑貌极少映入镜头,却深深地印在了战友们的心窝里。

“在他第一次住院之际,国春放弃了正教授评选,他说自己不能再干工作了,名额还是让给年轻人吧。”吴琳掩住悲痛说,他做这些事很自然,不会让人感觉矫情,而是发自内心,就想帮助别人。

在学生王阔看来,在一些人都在争项目、抢名利浮躁氛围下,能够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做一些学术上的研究,这样的人太少,而导师张国春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学习、生活、为人处事上,导师还用实际行动教会自己做老实人、做本份事。

同事赵晔认为,张国春无意当中就做了一些人的榜样,“他不是那种想为什么而做的人,就是按照自己的本色在做事情”。

“张国春的专著出版时,他却执意在出版社小样上由‘著’改为‘编著’。” 胡晓峰说,这不仅是一种谦虚,更体现了他一以贯之的严谨态度和科学精神。

“前几年这是一项保密事业,更大的付出在于不计名利。”教研部总工程师司光亚说,兵棋成果大多不公开发表、不算“工分”,他们做的是隐姓埋名的学问。

“很多打底子的事情,不太显山露水,但却是那种咬紧牙关努力的沉重活计,他都默默承受。”博士后王海军参加张国春所在研发小组后,就为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兵棋系统研发初期,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张国春带领项目组负责开发“想定数据查询系统”。

在很多人看来,这项工作很枯燥,干起来很累,要求也很高,也不能作为学术上评奖的资本,费力不讨好。

同事不理解他这样资历的人还做这种低级活,但张国春说,我们这个行业在冰川底下,不是在上面,是在保障,在做实事儿,我们完全是用实验、用数据来说话。

2013年7月,张国春岳父病逝,办丧事过程中,接到出差舟山的任务,二话不说披挂上阵。这也是张国春生前最后一次出差,两个月后医生下了住院手术通知。

一同出差的同事唐宇波回忆,白天开完会,晚上张国春给家里打电话,“能听得出他的内疚,那一晚是他岳父头七。”

而此时张国春的身体也已出现严重状况,他老是头晕,且眼睛看不清东西。当晚,总部要一个汇报材料,回到北京再改也来得及,且第二天一大早就要赶回北京。可是第二天凌晨6点,唐宇波起来时,看到张国春正在电脑前修改材料,“他说把它改完,留给总部的同志之后再走”。

在此之前,张国春的眼睛常常出现肿胀、充血、看不清东西的状况,但他及周围的人并未在意。张国春还因此调整了作息时间,晚上早睡,第二天四五点起床,“他工作的时长并未因此改变,就是要保证自己的工作时间”,同事刘洋说。

病重后,去医院检查,张国春自己乘坐地铁去。妻子谷迎宾看着心疼,提出向单位申请用车,“别要了,领导那么忙,单位车辆也少,咱们用一辆车一占一天,别人工作上安排都用不上,哪能成?!”

张国春的身体每况愈下。领导责备他“太不爱惜身体”,再三催促到医院检查,为了不耽误系统研发进程,张国春一推再推:“我有太多的事要做啊!”

一天,张国春感到身体再也挺不住了,到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脑肿瘤,恶性程度为最高的4级。

住院期间,每当有战友和学生来看望时,他都不忘询问兵棋系统的进展,以及在一线部队的演习应用情况。那时,他已沉疴在身,但一说起兵棋来,依然精神焕发。

手术前,预见可能会失忆,张国春默默来到办公室,把手头的事务一一向战友交接清楚;第二次手术后,张国春记忆力严重下降,他拿着电话号码本,试图把人和名字对应起来,期待着康复后再战斗。

直至住院后,他依然忍着癌细胞吞噬躯体的剧痛,用颤抖的手写完两大本兵棋系统技术改进文档。

住院期间,胡晓峰带着两个同志去看望张国春,他已记不清任何人,却含混不清地喃喃自语:“他们都去演习了,本来我也要去的……”

“他太累了,也该歇歇了。” 胡晓峰说着说着,不由泪泣。

病逝后,有人给张国春粗略算了一笔账,除去读研的那几年,从事教学科研的这些年,他加班的时间相当于又多干了2年。一年365天,张国春没有一天懈怠过。

“恬淡、内敛,纯粹、高洁,没有什么比‘好人’二字更能准确地形容他了。”向建华教授感怀欷歔,泪水盈眶。

“离开时,才觉得我们失去了那么重要的一个人。”

兵棋大楼107室,寂然无声。

张国春的电脑、办公桌依旧保留着,打扫的一尘不染,空气中仿佛还散发着他的气息。抽屉里,满满当当塞着眼药水、止疼片……书架上摆满了书籍,依稀可以捕捉到他求索前行的轨迹。

45岁,正值壮年。张国春就这样匆匆走完了他短暂而绚丽的生命旅程,留下万般不舍。

兵棋演习教研室刁文清教授深情地说,多少次经过这办公室,却再也看不到这里的灯光,但那灯光一直亮在我们心里。办公室陈设原封没动,我们不想去动,舍不得他,他是我们的功臣啊!

大家眼里,张国春体不高大、貌不惊人,是教研队伍中的普通一兵,是近在咫尺的同事和战友。

“在世时,默默无闻地做了很多工作,大家都习以为常。离开时,才觉得我们失去了那么重要的一个人。”离开张国春的日子,年轻的讲师王燕发现,思想上的困惑少了一个可以倾诉的人。

作为博士后,刚开始到实验室的王燕,多少有些眼高手低,有时候一个实验常常就是简单的重复动作,毫无技术含量,王燕产生了不平衡的心理。但就是这样的重复实验,张国春已经坚持了几十年,即使做了领导也要亲自盯实验中的每一个数据。因为身边有这样一位领导,王燕不好意思发牢骚,渐渐从看似重复单调的实验中悟出了其重要性,成为一种习惯。

王燕说,碰到张国春这样一位领导,对她影响至深,实验室的工作很枯燥,压力也大,加班是常态。有一次她遇到了难题流露出畏难情绪,张国春察觉后就鼓励她说,“成功的门都是虚掩的,坚持下去,成功就离你不远了。”

“国春团队意识非常强,作为主管设计师之一,他注重协作,主动预置接口,为整个系统的集成奠定了基础。”忆往昔,胡晓峰如此评价自己的学生:他不仅有能干活的水平,还具备多干活、多吃亏、多奉献的襟怀。

“他平时不声不响,可工作起来威力大、效率高。”同门师兄杨镜宇教授说,这大概就是大家封称张国春为“无声手枪”的缘由——虽沉默寡言,却身怀绝技。

“我们这一行,不是靠嘴说出来的,是靠手指头在键盘上一行代码一行代码码起来的。”杨镜宇说,张国春直至生命最后阶段,仍坚持亲自编写程序,专注、严谨、坚韧,这正是科研人最可贵的品质。

生活中的国春,温润讷言、谦恭有加,但一到了工作中,不论做什么事,他会尽120%的努力做好。一次带领学生王阔编写教材,在一张设计图纸即将交稿时,发现图中的虚线应该改成实线,赶紧打电话提醒改正。

“你活得辛苦而操劳,你活得简单而纯粹……”

第一次手术前,张国春拉着妻子的手:“今后你一个人将会吃更多的苦,这些年你对我的好,我都记在心里,来生再报答吧!”

妻子紧紧抱住他的头,把眼泪憋了回去,俯首一吻。

生活中的张国春,把绵长和深沉的爱埋在心底。

赵晔记得,有次演习需要借用张国春的笔记本电脑拷贝和打印素材。问其密码,张国春说出了一串数字加字母——“jiehun16nian”

旁人一头雾水,一再询问其中含义。赵晔只记得张国春颇难为情,“他说这是‘结婚十六年’的缩写,密码一年一改,这样不就符合保密规定了嘛!”

时值兵棋系统攻关节骨眼上,张国春的女儿,恰在那一年中考。思来想去,张国春为了不耽误研发工作,愣是将女儿“狠心”地送到京郊住校补习。

国之利器,以命相许。眼球红肿,脸色蜡黄,形貌憔悴。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张国春一直在透支。

“其实他早有预兆,一声不吭。后来我们劝他早去医院查查,国春总以工作要紧为由,敷衍过去。”谷迎宾哽咽地对记者说,在家里的时候,他也总是守在电脑旁,查资料、核数据,家成了他第二办公室。见丈夫忙得像个陀螺,妻子心疼地埋怨:“你不要命了!”

张国春听后,长吁了一口气:“事没做透,我放心不下呀!”

“他起早贪黑,虽然同居一室,有时候几天都说不上两句话。”谷迎宾说,她和女儿早已“适应”这种状态。有时,张国春偶尔周末或晚上没有加班的时候,她们反而觉得不正常。

在一次家庭聚会上,张国春一杯酒加上一句“谢谢”,几乎敬遍了亲朋好友。最后,他醉了,逢人便说:“这么多年来,我亏欠妻女太多太多……”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原来我对国春还有点怨言,慢慢地也就理解了,在家庭和事业中,他也想找平衡,但是职责所在,他只能把事业摆在前头。”在她的印象中,丈夫会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愧疚:凌晨回家后,尽量不吵醒家人;一早起来,他会把一家人的早餐做好才去上班。

“我们一直没有买单位建在城里的经适房。”谷迎宾说,这主要是因为张国春为了方便加班。从家到单位步行只要15分钟,时间对他太重要了。

谷迎宾点开手机,泪眼凝眸处,她的“朋友圈”里载满了对丈夫的深情倾诉——

“曾经我们为谁爱谁更多一点而互不服气,现在结果出来了,你输了,因为你没有陪我到老!”

“看不到、摸不到、听不到、亲不到,想你想得发疯!”

“你活得辛苦而操劳,你活得简单而纯粹。”

“认识并牵手国春,是我生命最大的幸运和幸福!”

……

凡我负责,必定成功;凡我深情,必会忠诚。

他像一只春蚕,把最后一根丝都吐尽了;他像一片绿叶,纵使凋零也化为护根之泥土。

斯人已逝,人们铭记着他。感念他的一生,为了纪念,更为了前行。 

分享到:
(责编:张瑶(实习)、闫嘉琪)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