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衡量心理是否健康

2015年05月14日05:02  来源:解放军报
 
原标题:如何衡量心理是否健康

张 洁绘

  两种心理健康标准

  迄今为止,关于什么是心理健康没有统一的认识。学术界将心理健康的标准大致分为两类:临床的健康标准和理想的健康标准。

  以有无精神疾病为心理健康的标准,称为临床标准。学术界常常用精神疾病、精神障碍所占人口的比例来描述人群中心理不健康的状况和发展趋势。2010年国际卫生组织(WHO)公布,全世界患有轻型精神、心理障碍的约为4.5亿人,其中抑郁症患者约2亿人,自杀率偏高,成为全球十大死因之一。由此断言,21世纪心理危机持续而深刻,人类已经进入“心理疾病的时代”。我国2007年统计发现,重症精神疾病患者达1600万人,每年有近30万人死于自杀,精神疾病的总负担已超过心血管病和癌症,占疾病总负担的首位。根据这个标准,有精神障碍的人就是心理不健康的人。它把关注点集中在精神障碍人群上,关注如何通过治疗和行为矫正来改善他们的精神状况。

  第二类是理想的健康标准。上世纪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理想的心理健康标准应该具备8个条件:一是能够悦纳自我,即能正确评价自己,甚至接受自己的缺点和缺陷;二是善于与人相处,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三是接受现实,面对现实中的各种困难和艰险,有勇气有信心去解决它们;四是热爱生活,有进取精神,富有成就感;五是能协调与控制个人的情绪;六是有完整和谐的人格;七是智力正常;八是行为符合个体年龄的特征。

  军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军队是一个在高危险、高独处、高集中、高效率、高纯洁环境下执行特殊任务的武装集团,紧张、单调、严格、封闭、缺乏私密空间是部队生活的特点。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些人出现心理问题是正常的。

  调查发现,2008年抗震救灾期间,执行搜运尸体和背送炸药任务的官兵发生急性应激障碍人数是执行其他任务的3倍。同时还发现,军事训练、军事任务强度大的部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数通常相对要高。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通过互联网、手机、社会传播等形式传递的致伤性信息,对官兵价值观、入伍动机、战斗意志等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2008年美军将军人心理健康定义为:具备战场和军事作业环境的适应能力、战斗应激的适应能力、家庭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体能-技能-智能与武器有机结合的能力、良好的军人价值观和战斗意志。

  心理健康标准是一种能力标准

  有关心理资本理论认为,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都表现出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它是超越个体、促进成长和提升绩效的心理资源,通过信念、希望、乐观和韧性的形式存在。信念,是对个人完成一项任务的信心;希望,是对成功锲而不舍、适时调整实现目标和途径的意志;乐观,是无论顺境逆境都保持的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韧性,则是从逆境、压力或者成绩中迅速恢复与超越的能力。

  心理健康也是一种资本,它与资本的流通形式相似,也是可以经营的。盈利,是正面情绪多于负面情绪;亏损,是负面情绪多于正面情绪。

  依据心理资本理论,心理健康应该是一种能力,是调动资源维持心态动态平衡的能力。衡量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应该用个体恢复心态平衡的速度和强度来表示。比如,遭遇同样的困境,心理不太健全的人需要一周或更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常态,心理健全的人可能仅需要一两天,而有心理障碍的人可能就很难从中恢复过来。

  心理健康的最高标准

  1945年,维也纳医科大学心理精神病学终身教授维克多·弗兰克尔从德国纳粹集中营被解救出来,仅用9天时间完成了《活出生命的意义》的写作,书中描述自己在二战期间作为犹太人遭纳粹逮捕,在奥斯维辛、达豪等集中营度过了3年艰难的岁月,丧失了妻子、父母和兄弟,饱受饥寒与凌虐。随时都可能死亡的他,靠着一个信念,艰难地活了下来。当一个人从对他人负有生命意义的责任中被唤醒,意识到需要承受他人的温情,需要完成未竟的事业,无论处于怎样的悲惨境遇,都不会放弃努力。懂得“为何”而活的人,拥有强大的内心,能面对接受任何人生痛苦。

  弗兰克尔认为,幸福与有意义的生活是完全不同的。幸福等于“得到”,有意义的生活则等于“给予”。追求幸福感的人,因获得而感觉快乐;追求生命意义的人,用尽全力追求超越自我和使命担当,因给予而心身愉悦。

  因此,作为一名革命军人,应把对国家、对他人生命意义的认识,作为衡量心理健康的最高标准。

(来源:解放军报)

图片聚焦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3.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4. 在新长征路上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5.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