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鲜花,遍野的山花是祖国大地戴在你胸前的红花;没有掌声,波曲河不息的涛声是祖国人民给你的赞声。
24日22时许,赴尼泊尔执行道路抢通任务的中国武警交通救援大队官兵,跨越中尼公路上中尼边界分界线——友谊桥,回到祖国。友谊桥尼方一侧,近200名尼泊尔民众挥手向这支文明之师致敬;友谊桥我方一侧,武警部队领导及机关等30多名战友,迎接他们回国。
“保重,回见!”登车出发前,第一突击队挖掘机操作手、三级警士长方洋轻轻抚摸挖掘机的履带,向亲密战友告别。自5月3日赴尼执行道路抢通任务至今,方洋和战友们操作各种装备机械,累计抢通严重损毁道路148公里,清理塌方体50多万立方米,圆满完成了中尼公路这条中尼贸易黄金通道的抢通任务。
“中国亲人,我们的情谊比喜马拉雅山还高。”在地震中被砸伤右腿的柯斯托塔老人挤到送别人群的最前头,反复对中国武警交通救援大队官兵致谢。
强震,夺去了柯斯托塔的老伴和小女儿的生命,儿子亚索也在震中失去了左臂。得知柯斯托塔的遭遇后,救援大队官兵给他送来帐篷、大米、面粉,对他的家人进行治疗。救援大队后勤保障组组长杨敏介绍说,道路抢通后,中国武警交通救援大队官兵还第一时间为沿线受灾严重的民众送去12.5吨粮食、300余箱方便食品。
“你们是传承中尼友谊的和谐使者,中尼两国人民感谢你们。”武警部队副政委张瑞清在欢迎词中对救援大队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事实上,他们的出色表现也赢得了尼政府、军方和人民的高度赞誉。尼泊尔总统亚达夫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赞“中国救援队的工作是最棒的”,尼泊尔军队参谋长高拉夫·拉纳也专门给中国武警交通救援大队写来感谢信。
凯旋,迎着祖国初夏的灿烂。战友们,你们听见了吗?车窗外,抚山而过的风声,正是对你们跨境救援壮举的礼赞。(温常青 李秦卫《解放军报》2015年5月25日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