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专题策划>>典型>>王飞雪:强军报国,托举“中国北斗”遨游苍穹>>故事集
人民网>>军事>>正文

称呼背后的感动

2015年06月23日07:38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  手机看新闻

“王博,早!”

“陈博,早!”

……

这是学员们与王飞雪清晨见面最寻常的对话。日常生活中,对他这个大校,学生总是亲热地称呼“王博”而不是 “主任”或者“王老师”。

“大家为什么习惯称呼您为‘王博’?”面对记者的提问,王飞雪解释道:“我们团队成员,往往互称‘博士’,这能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大家都是年轻人,这样称呼,互相之间没有距离。更重要的是,在科研面前,我们只有同事,没有领导。我不想让‘主任’这个头衔给大家带来压力,只希望大家记得我是博士,能够在一起共同进步。”

几年前的一个下午,导航中心新来了一批硕士生,不巧导师王飞雪正在开会。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导师,新生们不免有些紧张,在会议室门外左顾右盼,想和王老师打招呼又怕影响会场秩序。王飞雪看到了会议室外这些青涩的面孔,他和与会人员作出解释,暂停了会议,微笑着走出会议室和学生们一一寒暄。

虽然只腾出了5分钟交谈,但学生们的紧张和尴尬全都烟消云散。会议结束后,同学们的微信上都弹出一个新的好友申请,原来是王老师通过中心教学办要来了同学们的电话号码并且一一添加了好友。

他经常和学生说:“学术上,我暂时是你们的老师,但是生活中我不是老师、不是领导,只是你们的兄长,希望我们可以互相信任、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王博”一句句称呼蕴含着学生们对王飞雪的尊敬与爱戴,同样映射着王飞雪对学生的关怀与勉励,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下,这个团队才凝聚成钢铁一样的集体。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闫嘉琪)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