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专题策划>>典型>>王飞雪:强军报国,托举“中国北斗”遨游苍穹
人民网>>军事>>正文

王飞雪:为了中国“北斗”遨游苍穹

李伦娥

2015年06月25日10:01  来源:中国教育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王飞雪:为了中国“北斗”遨游苍穹

为了中国“北斗”遨游苍穹

——记国防科技大学教授王飞雪

  秀气文静,削瘦挺拔,乍一看,普通平凡,还像是个在校生。 

  细一采访,才惊觉眼前站着的是共和国功臣:二十年如一日,奋战在我国卫星导航事业的最前沿,率领团队攻克导航信号捕获等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研制出我国第一台便携式用户机、世界领先的监测接收机等。 

  他就是用忠诚和智慧托举中国“北斗”遨游苍穹的国防科技大学教授王飞雪。 

  目标:铸造自己的“国器”

  当今世界,卫星导航系统是提供位置和高精度时间同步的一个重要手段。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在这个领域比较落后,科学家努力了10年的“北斗”导航系统,受困于“信号传输快速捕获”,未获突破。 

  1994年,王飞雪24岁,正在国防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教授郭桂蓉院士,研究方向是精确制导。 

  “应该有办法。”在北京调研知道此事后,年轻的王飞雪坐立不安,他和师兄欧钢多次讨论,“为什么不能另辟蹊径,从数学理论上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呢?” 

  一次次推理论证,一次次论证推理,无数个不眠之夜后,王飞雪提出了一个新的算法思路。 

  1995年6月,“全数字化快速捕获信号与接收技术方案”摆到了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奠基人、中科院院士陈芳允的案头。陈芳允眼前一亮,专家论证评审也予以充分肯定。 

  从此,王飞雪与同学雍少为、欧钢,靠着有关方面提供的4万元经费,正式踏上北斗导航定位的逐梦之旅。 

  整整3年,王飞雪和课题组,无论寒暑,不分昼夜,甚至在万家团圆的春节,不是在实验室,就是扛着仪器设备奔往试验场。有几次因为实在太劳累,王飞雪晕倒在试验场。 

  1998年5月,北京星地对接现场,课题组研制的设备接受检验。显示器上的处理数据显示,参试系统正在以接近理论极限的数据运行。业内20多位专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10年时间、十几家单位、几十位知名专家先后为之奋斗而未能解决的瓶颈技术,竟然在3年内,被3个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伙子解决了! 

  路径:抉择中坚守信念

  “好奇怪,当时我给他的毕业留言就是‘希望在我国的卫星发射指挥所里看到你’。”王飞雪27年前的高中班主任杨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这样一个细节。 

  “只是被‘银河—I’‘亿次巨型机’这样的关键词吸引。”王飞雪实话实说,自己老家在闽西山区的福建长汀县,从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与“卫星导航”“北斗”联系在一起。电视中威武的国庆阅兵式,让自己立志献身于国防,高考时放弃推荐上北京大学的机会,选择国防科大。“国无防不立,民无军不安。”他跟当教师的父亲说。 

  本科4年很快过去,成绩全系排名第一的他又一次面临抉择:考上了中科院的研究生,同时学校保送他本校读研参军。 

  “我要当军人!”王飞雪选择留下,并选择了当时国家急需且最薄弱的精确制导方向,师从这个领域最著名的郭桂蓉院士。 

  王飞雪读硕继续优秀,一年半就完成学业,提前攻博。 

  仅仅一年多,新的抉择第三次摆在他面前:接受了“北斗”任务,意味着重新调整博士研究方向,之前一年多的努力全部“清零”。 

  “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王飞雪说,已经从军两年多的他,深知祖国的需要就是军人的追求。 

  于是,他和同事们“5+2”“白+黑”,一头扎进“北斗”,浑然不知世事。直到有一天,他走出实验室碰到许久未见的同学,几个人不约而同地没给他好脸色。发现有些不对劲,细一打听,原来为了“北斗”,他已经3次推迟论文答辩,相应的同学们的答辩也被推迟。“最优秀的王飞雪都没毕业,你们再练练内功。”导师说。 

  “没办法,2000年卫星要发射,倒计时,1998年死活要完成‘北斗’项目。”王飞雪说,当时的想法极简单,就是完成“北斗”任务,根本没想论文和毕业的事。 

  博士毕业一年后,王飞雪被破格评为副教授;3年后,又被破格评为教授。这一年,王飞雪31岁。 

  方向:登峰路挑战极限

  经过艰辛努力,2001年11月,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国家,同时“北斗”还具有其他国家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不具备的短信功能。 

  按说,王飞雪可以暂缓一口气了。“理论上能做到极限的事,我们就一定要朝这个极限努力。”王飞雪说,他做每一个项目,不是简单地达到某项指标,而是瞄准其理论极限。 

  “北斗一号”研制成功了,“不能像手机那样小型和便携吗?”王飞雪又自我加压了,他领着课题组又一次攻坚克难。 

  又是两年多的努力,2004年6月,中国“北斗”也有了自己的手持机,跨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 

  “他就喜欢挑战自我。”王飞雪的大学同学、“北斗”核心成员之一的孙广富说,王飞雪之所以成为“北斗”“骨灰级”专家,挑战极限、挑战自我是重要原因。 

  2007年4月,又一难题出现在王飞雪和他的团队面前:“北斗二号”第一颗卫星进入某区域时,受到复杂电磁环境干扰,卫星通信受阻。 

  怎么办?如果不能在3个月内解决问题,不但下一颗卫星不能发射,即将组网的10多颗卫星的发射也将推迟。 

  “3个月内,我们一定拿出‘抗体’!”又是王飞雪挺身而出。 

  “就好像把大象装进冰箱。”回忆当年的攻关,王飞雪说,抗干扰设备体积都十分巨大,需要的功耗也较大。如何把一个大型设备安装在是自己体积几十甚至几百分之一的装备上?在那个冰雪肆虐的冬天,他们胸怀一团火,玩命一般与时间赛跑,又是吃住在实验室,又是春节连轴转。终于,不到3个月,具有强大抗干扰能力的卫星载荷横空出世! 

  “北斗”的故事还有很多。让王飞雪高兴的是,中国“北斗”已在全世界排名第二。“下个目标,世界第一!”王飞雪说。(记者 李伦娥)

  《中国教育报》2015年6月25日第3版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