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专题策划>>典型>>第二炮兵某洲际战略导弹旅>>故事集
人民网>>军事>>正文

唐山大救援

2015年07月22日16:33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  手机看新闻

在我们旅官兵心中,无论何时何地,人民利益始终高于一切。

1976年7月28日凌晨4时42分,唐山发生7.6级强烈地震,无情的灾难,夺去了24万人的生命,摧毁了唐山这座北方工业重镇。

当时驻防在丰润的我部离震中仅35公里。在这场20世纪最为惨重的地震中,我部遭受了严重灾害:三分之一的武器装备被损坏;所有营房被震裂、部分坍塌,死亡13人、伤27人。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部队党委当机立断,在组织自救的同时,协助唐山市政府向党中央、国务院发出“灾情第一报”,并于震后4小时,集结2000多名官兵迅速开进唐山,打响了震中地区抗震救灾第一枪。

地震当天,有不少官兵家里的房屋也倒塌了,亲人生死未卜,但是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家人的安危,而是千千万万受灾人民群众。军务股长王九宏到唐山市参加抢险战斗,先后四次路过墙倒屋塌的家门,他都顾不得回去看一眼;正在下连当兵锻炼的政治处主任王文政,参加抢险战斗的地方,离自己女儿就读的学校只有一街之隔,虽然可以看见校舍已经倒塌,但他依然坚守岗位,和战士们一起奋力抢救受伤的群众;三连排长黄盈昌,父亲临时来队在唐山住院,强震发生后,领导一再督促他快去看看老人家。在去医院的途中,黄盈昌看到一幢倒塌的房屋里有被砸压的受伤群众在挣扎,就奋不顾身地猛冲进去,用双手扒开碎石烂瓦,钻进塌落的房架下,先后救出3名受伤的群众。当他赶到医院时,父亲已不幸遇难。他抑制住内心的悲痛,又带领全排战士投入到抢救群众的战斗中。

市民金爱玲,被压在一座倒塌的楼房最低层,三块塌落的大水泥板犬牙交错地把她围在中间,上面覆盖着三米多高的瓦砾堆。营长冯宝才、副教导员陈培东带领40多名战士,冒着倾盆大雨,用撬杠撬、用肩膀顶、用双手扒,紧张抢救的8个小时后,她的左腿仍被一块巨大的水泥板死死压住。看到这情景,金爱玲热泪盈眶地说:“别再费劲了,干脆把我的脚锯掉吧!你们下不了手,让我自己来。”王继川安慰她说:“不要着急,只要有我们在,就决不能再让你第二次负伤!”为了保证金爱玲的安全,王继川给她戴上了安全帽,上面四十几名战士用绳子套住倾斜的钢筋水泥板,使劲地往外拉。经过13个小时的艰苦奋战,终于使金爱玲安然脱险。

夜深了,抢救生命的战斗还在继续。二连指战员已经奋战了一整天,没有吃一口饭,没有喝一口水。当后续部队来接他们时,远处又传来了一个孩子的呼喊声:“叔叔,叔叔,快来啊!我和奶奶压在这儿。”这急促的喊声,深深地触动着指战员的心,大家立即循声奔去。这时大雨不停地下着,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在瓦砾堆上每前进一步都十分艰难。坚持第一线指挥的副参谋长刘进才,当机立断,调来卡车。大家在汽车灯光照耀下,不顾疲劳地立即展开了抢救工作。副排长马海亮和战士王宜善冒着余震,钻进几块错落的缝隙里,侧身爬到祖孙两人的身旁,把他们背了出来。老太太含着感激的热泪,颤动着嘴唇,对小孙子说:“孩子,要记住,是解放军叔叔救了咱们的命,你长大了,一定要好好报答!”

抗震救灾结束后,为了保密,部队官兵自觉甘做无名英雄,救灾事迹没有进行任何宣传,有关文件、材料也进行了集中封存。一支在唐山大地震中作出了卓越贡献的部队,一直隐姓埋名多年。(旅政治部)

在这场抗震救灾斗争,我们部队经受住了生与死的考验,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为部队的长远建设积蓄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分享到:
(责编:邱越、闫嘉琪)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