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抗洪前线:最勇是战士,最亲是军人【4】

本网记者 闫嘉琪
2016年07月09日12:45 |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
小字号

7月5日,安徽省庐江县罗河镇群众自制感谢标语,向武警官兵致敬。

网络上,军旗猎猎高飘扬

历次灾难来临时的经验告诉我们,在抗灾救灾过程中,总会伴生各种话题“洪流”,应对不好,反而会产生舆情“次生灾害”,甚至直接影响抗洪抢险的工作大局。

这次抗洪,军队闻令即动,加强一线指挥领导和宣传透明度及亲和力,尤其是在网上传播引导方面主动作为,表现可圈可点。

军委政治工作部等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移动互联网,主办的“防汛救灾快播”平台进驻人民日报客户端,平台下设“权威发布”“一线传真”“抗洪先锋”等栏目,第一时间向媒体和网友传递救灾进展、感人事迹和现场图片等。

“军报记者”微信公众号等军队自媒体在抗洪宣传中表现活跃,文风活泼清新,颇受网友追捧,不少文章被广泛转载。如《他们,正给世界提供“中国军人方案”》一文视角独特,真情流露,且颇有见地,阅读数轻松“10万+”。被文章所感动的网友纷纷留言:“最可爱的人,心疼人民子弟兵,致敬人民子弟兵!”

近日,一张救灾军人吃“泥水馒头”的照片在网络上炸开了锅,有人质疑军队的后勤保障水平,称“让抗洪官兵吃泥水馒头是失职”。还有人对军队现在还是用肩扛、堆沙包这种“古老”的抗洪方式不解:我们的大型工程作业车哪里去了?

连日来,记者加入的好多个QQ群都在热烈讨论“泥水馒头”和军队野战伙食保障,有人质疑,有人不解,有人辩解,一派“热闹”场面。微博、微信中相关言论更是难以计数。

解放军报客户端和“军报记者”微信公众号于7月7日分别发表文章对救灾军人“为什么啃馒头”进行了详细报道,人民日报客户端随后也对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了盘点,真相大白,网友们终于明白了“泥水馒头”与解放军后勤保障能力毫无关系,反倒是一个军民情深的现实故事。

可以说,无论是在抗洪救灾正能量传播方面,还是在“泥水馒头”舆情事件的澄清和应对中,军队新媒体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他们让军旗在互联网上高高飘扬。

1998年的洪灾,2002年的非典,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2008年春节前的冻雨……这些年来,我们经历过形形色色的灾难,不变的是人民子弟兵这道绿色的屏障,始终保护着百姓的安危。

钱钟书先生评价爱妻杨绛先生为“最才的女,最贤的妻”。读过钱杨两位先生爱情故事的人,会明白这八个字所饱含的那份深沉的爱。作为媒体人,记者一直在接受着慎用“最”字的谆谆教诲。但对抗洪救灾现场的军人,不禁想大声说: 你们是祖国和人民“最勇的战士,最亲的儿女!” 

(责编:邱越、闫嘉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