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規化驗指標意義
版式設計:蘇鵬
尿常規和尿蛋白化驗檢測是健康體檢、疾病篩查和臨床診斷不可忽視的一項常規檢查,不少疾病早期就可以在尿液化驗指標變化中找出蛛絲馬跡,為進一步的檢查提供重要的線索。解讀尿常規體驗報告時,可以採取如下程序和辦法。
四大指標先要看,疾病線索早發現。雖然尿常規等化驗指標和數據特別多,但是有的數據有意義,有的只是對另一項的解讀。在解讀化驗報告時,首先要看尿蛋白、尿糖、紅細胞、白細胞這4個重要指標。
尿蛋白呈陰性,若為陽性需定量。尿蛋白的檢測是腎臟疾病診斷常用的粗篩試驗。早期腎病最先會通過尿蛋白增加而反映出來,不管尿蛋白是幾個“+”,都表明尿液中可以檢測出蛋白,需引起足夠的重視。
除了原發於腎臟本身的疾病外,高血壓糖尿病等很多疾病都可能造成尿蛋白陽性。如果尿常規檢查尿蛋白呈陽性,應進行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
隱血陽性多誤差,可靠鏡檢尿沉渣。在平時化驗尿常規經常遇到尿紅細胞和尿潛血不一致的時候,一般要以沉渣分析儀檢測新鮮尿液中是否有紅細胞為准,隻有看到紅細胞才能說明有問題。長期尿中有血應該警惕患有腎臟結石、腫瘤、急性腎炎、膀胱炎和泌尿外傷。
尿糖陽性看血糖,兩者都高糖尿病。正常人尿中隻有微量的糖,一般化驗不出來。尿糖陽性要結合臨床分析,大量吃糖或推注葡萄糖時,會有短暫的尿糖出現,可能是糖尿病,也可能是因腎糖閾降低所致的腎性糖尿,應結合血糖檢測及相關檢查結果明確診斷。尿糖和血糖同時高,就是糖尿病﹔血糖不高,但尿糖高,可能是腎性糖尿。
尿中應無白細胞,感染可致數超標。正常尿中白細胞呈陰性。尿報告單上驗出大量白細胞,多提示泌尿系統感染,如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等。
干擾因素可能大,指標異常要復查。尿常規檢查某項指標結果有異常,受外在因素影響造成異常的可能性比較大。無法下結論時,必須針對同一項目再做一次檢查,用兩次的結果去解讀,作出結論。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