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無法想象未來戰爭要求我們能做到什麼,平時不多練幾手,戰場上就會少幾分勝算,隻有不斷拓展復雜條件下裝備作戰功能及人員技能,我們才能更好的遂行任務,這也將會是我們出奇制勝的法寶。”這是八連官兵一致的信念,他們更是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這一信念。
打勝仗,不是靠嘴說出來的。不怕吃苦,敢於挑戰是八連官兵的一個顯著特點。特種部隊險難課目多、訓練任務重、危險系數大,身上磕磕碰碰、受傷“挂彩”在所難免,連隊一大半官兵都在訓練中受過傷,許多官兵身上都留下了傷疤。連長魏巍參加偵察兵比武競賽,在一次500米B型山地障礙強化訓練時,他攀越攀崖牆不慎踩空,瞬間眼前一黑暈了過去。醒來時發現小腿上的皮肉已經綻開,骨膜下露出白生生的骨頭,但他只是輸了幾瓶液體,休息了半個月就重返訓練場。最終,取得500米B型障礙、多能射擊、車輛駕駛等6個項目中的三個第一、兩個第二、一個第三,以絕對優勢奪得金牌。成績公布后,在場的一名將軍伸出大拇指稱贊道:“小伙子,好樣的!”而他右腿上卻留下了長達6厘米的傷疤。
去年年初,接到參加全軍特種部隊比武通知后,八連以此為契機開展“三能”實戰化訓練,組織24名參賽隊員先后轉戰寧、陝、蒙等三省(區)四地,在多種復雜生疏環境中展開各類針對性強化訓練。24名參賽隊員人均穿爛了3套迷彩服,磨破4雙陸戰靴、近20雙襪子,每人體重下降10公斤以上。付出就有回報,全軍特種兵比武競賽經過8天6夜的激烈角逐,奪得12枚獎牌,八連6人榮立二等功、6人榮立三等功。
去年9月,連隊受命到海拔4700米的昆侖山腹地展開高原跳傘,全軍部隊無這方面先例,更沒有相關數據。他們採取逐漸增加訓練強度、增大訓練強度、提高海拔高度的方法,循序漸進展開高原傘降適應性訓練。一個月后,兩架米-17運輸直升機沿昆侖山通道飛行盤旋至玉珠峰上空,上面搭載的10名天狼勇士身背某型降落傘成功降落。此次傘降成功,是特種部隊首次在4300米海拔上的1200米高空傘降實跳首跳成功,以總高度5500米打破全軍特種部隊傘降紀錄,而實現這一突破的,就是八連的10名官兵。(畢國志 馬 振 田佳平)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