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委頻提“紅色基因” 已成軍隊建設關鍵詞

2014年05月05日07:35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原標題:時事解讀:融入軍隊血脈的“紅色基因”

習近平視察新疆軍區某紅軍師時說:要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4月29日下午,習近平參觀了新疆軍區某紅軍師師史館。一件件實物、一幅幅圖片,展示了這支創建於陝甘邊根據地的英雄部隊的戰斗歷程。習近平叮囑部隊領導,要把紅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脈,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詳細]

紅色,象征光明,凝聚力量,引領未來。近年來,隨著軍隊建設工作的深入,“傳承紅色基因”成為中央軍委和各大軍區工作的重要方面。2013年3月,習近平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中,鮮明提出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的強軍目標。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范長龍所說,作風優良是能打仗、打勝仗的重要保証。因此,將“紅色基因”融入軍隊血脈對實現強軍目標至關重要。

“紅色基因”成為軍隊建設關鍵詞

自2012年11月15日就任中央軍委主席至今,習近平先后十多次深入到了解放軍及軍隊院校和武警部隊,足跡遍及七大軍區,而在這之中,習近平也曾提到過傳承紅色基因。在2013年2月視察蘭州軍區部隊期間,習近平提出要發揮紅色資源優勢,深入進行黨史軍史和優良傳統教育,把紅色基因一代代傳下去。

事實上,在中央軍委的日常工作之中,“紅色基因”已成為加強軍隊建設的關鍵詞。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范長龍在2013年4月參觀福建某預備役高炮師師史館時便強調,要珍惜歷史榮譽,傳承紅色基因,牢記使命責任,把工作做得更好,使“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和“硬骨頭”精神代代相傳。

2013年9月,中央軍委領導到軍隊第一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聯系點調研期間也曾指出,各級要緊緊圍繞實現強軍目標,從堅決聽黨指揮、模范執行號令,凝聚軍心意志、聚焦能打勝仗,傳承紅色基因、永葆性質宗旨的高度,充分認識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重大意義,進一步增強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許其亮也曾在2013年底會見年度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新聞人物獲獎代表時提出要始終聽黨指揮、踐行宗旨,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堅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傳承紅色基因,把對黨和人民的大忠大愛固化成強軍的實際行動和能力。

此外,各大軍區在軍隊建設過程中也都把繼承紅色基因看作是實現強軍目標的重要條件。2014年1月,甘肅省軍區黨委第一書記王三運在省軍區黨委九屆二次全體擴大會議上便強調,要傳承紅色基因,繼承和發揚我軍在革命戰爭年代以及和平建設時期形成的彌足珍貴的優良傳統、崇高精神和過硬作風,拿出實干勁頭,夯實發展基礎,高標准、高質量、高效率落實好強軍目標任務。

各大軍區積極傳承“紅色基因”

在中央軍委及各大軍區領導的積極號召下,濟南軍區、蘭州軍區、南京軍區等單位分別舉辦了豐富的學習活動,使“紅色基因”切實深入到了官兵的工作生活之中,在各地軍隊掀起了一場弘揚軍隊優良作風的紅色風暴。

早在2012年,濟南軍區某機步旅“沙家?連”便從經典戰功、戰例和戰斗英雄的故事中取材,創作成情景劇、系列動漫短片曲、舞蹈等讓官兵受到強烈的心靈震撼。讓紅色基因在潛移默化中傳承,極大激發了官兵們的練兵熱情。

2013年9月,甘肅省中共黨史學會紅色宣講團在蘭州理工大學舉行了首場紅色宣講,對國防生進行黨史軍史和優良傳統教育。此前,在甘肅省在省軍區新營區還建成了軍事歷史文化廣場,旨在弘揚“長征精神”、“西路軍精神”和“南梁精神”,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此外,南京軍區某裝甲旅更是在2013年結合擔負的海訓任務,組織開展軍旅詩詞賞析、軍營故事開講、革命影視展播等“紅色文化”活動,在潛移默化中將紅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脈和靈魂,培育廣大官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斗精神。(盛卉 實習生劉早)

(責編:康哲(實習生)、閆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