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軍事通信使用密碼技術以來,無論是戰時還是平時,各國軍隊圍繞密碼破譯與反破譯的斗爭就一刻沒有停止過。以量子力學為理論基礎發展起來的量子信息技術衍生出量子密碼和量子計算,前者從理論上提供一種不可截獲和破譯的絕對安全的新型密碼體制,而后者極其強大的並行計算能力可以輕易破解基於數學問題的經典密碼體制。因此,誰先搶佔這一技術領域的戰略制高點,誰就能把握決定未來信息化戰爭勝敗的關鍵因素。
量子密碼應運而生
量子計算的原理與傳統計算機採用的原理有很大不同,傳統計算機採用單路串行操作,而量子計算機採用多路並行操作,它們運算速度的差異就如同萬隻飛鳥同時升上天空與萬隻蝸牛排隊過獨木橋的區別。20世紀70年代,英國和美國最早開始對量子計算的研究。近年來,量子計算的理論和實踐都相繼取得重大進展,產生了多種新的量子算法,研制了多種量子計算機原型。科學家預測,未來10∼20年將研制成功103∼104量子比特的大型量子計算機,其運算能力可以在幾分鐘內破譯現有任何採用非對稱密鑰系統生成的密碼。
面對量子計算未來可能隨時“秒殺”傳統密碼的危險,科學家致力於尋找不基於數學問題,能有效抵抗量子計算攻擊的新型密碼體制。解鈴還須系鈴人,同樣基於量子信息技術的量子密碼應運而生,成為對抗量子計算的“神器”。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