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24小時滾動新聞

軍史館裡一堂課

■本報記者 孫興維 特約記者 花 曉

2014年09月24日05:46    來源:解放軍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軍史館裡一堂課

這是一次與“天路”英烈的無聲對話,這是一堂傳承紅色基因的深刻黨課。

  9月22日,記者來到總后青藏兵站部軍史館參觀,正好碰上機關組織官兵在這裡進行主題教育。組織教育的宣傳科科長趙才保,曾在青藏線上奔波100多趟,是位奉獻高原21年的老高原。他指著中央軍委授予該部“青藏高原模范兵站部”榮譽稱號的錦旗說,先烈是一面鏡子,是我們工作的動力。

  風雪60年,是為青藏各族群眾服務、奮斗的60年。風雪青藏線,是一條錘煉了無數鋼鐵戰士的生死運輸線。在“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戰斗”的錦旗旁,兵站部副政委錢長慶告訴記者:“兵站部擔負著駐藏部隊近80%的物資運輸、西藏軍地近80%的油料輸送和繁重的國防通信保障任務,每年部隊在高原執勤訓練都在9個月以上。60年來,部隊運送的物資能夠壘起一條萬裡長城,有780多名官兵為此獻出了生命。”

  在被稱為“青藏公路之父”的慕生忠將軍雕像前,兵站部政治部主任田林說,正是有了廣大官兵付出的生命代價,才換來了西藏人民的幸福安康生活。

  被譽為“高原之子”的張鼎全,曾是兵站部運輸科科長。在零下30攝氏度的嚴寒中,他上百次帶領車隊翻越海拔5000米以上的永凍帶。即使患上肺癌后,他仍以透支生命為代價堅守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路段,把39歲的生命永遠鐫刻進雪山凍土之中。

  戰士李正壘表示,正是張鼎全和千萬青藏線運輸兵這些頑強的“紅色因子”,使高原運輸的“中樞神經”永遠保持著強勁的活力,他們是英雄、是榜樣。

  使命高於天,忠孝難兩全。“扎根高原模范營長”郭和奎的事跡,讓女戰士張靜深受感動。郭和奎的父親患胃癌病逝前,家裡曾發電報讓他回家,無奈郭和奎正在高原執行任務,無法立即下山。當他趕回家時,父親的墳頭已長出了青草。

  “傳承先烈紅色基因,就是要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他們‘寧讓生命透支,不讓使命欠賬’的革命精神,正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從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中,記者感受到這次與先烈的無聲對話,帶給官兵的不僅僅是前行的力量,更是讓這些紅色基因融入官兵的血脈,化為在“天路”戰斗的無窮動力。

  (本報西寧9月23日電)

  上圖:總后青藏兵站部官兵在反映幾代營房變遷的模型前感悟“天路”人的奉獻精神。本報記者 孫興維攝

(來源:解放軍報)

分享到: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