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配合全軍部隊強軍目標教育,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將軍寫給士兵的信”叢書,其中馬譽煒著《在軍營裡學做人》,正是這樣一本答疑解惑、提供做人方略及途徑的書。
正如作者在書中所言:“投身軍旅為做人開辟了一個新的天地,做人需要的一切優良品質,都能在人民軍隊裡得到熏陶與鍛造。”這也許是作者寫作本書的本義與厚重之處,抓住了做人的根本和關節點。書中的30篇書信中,對做人應具備的品質有不少篇幅的論述,如《前輩風范勵后人》《自覺培育核心價值觀》《懂得感恩》《謙遜永遠不會過時》《榮譽面前要謙讓》《人貴有自知之明》等。在軍營生活和工作實踐中熏陶、鍛造這些優良品質,就有了高尚與可貴之處,做事的根基就會穩固。軍營為每一位官兵實現夢想提供了廣闊空間,要在這座大熔爐裡百煉成鋼、成長成才,必須先從做人開始。做人是做事的基礎,它貫穿於一個人生命和事業的全過程,是終生修煉的課題,所謂“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說的也是這個道理。人做不好,即使有點本事也會走彎路、栽跟頭。而今,又有一批有志青年投身軍營,願你找准人生坐標,揚起理想風帆,在勤學、善悟、磨煉中努力為做好人、當好兵奠定根基,奮力攀登。
做人的優劣是有評判標准的。那麼,這個標准是什麼?作者提出的“不能僅是自己表白,而要接受實踐的檢驗,看群眾的公論,用事實說話,靠貢獻証明”結論極具說服力。在《做人“五要素”中》,作者提出,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開闊的視野胸襟、豐富的知識素養、必備的素質能力、健康的心理體魄”,這是作者“縱觀眾多的人生萬象”而總結概括的,體現了其對做人要義把握的全面和完備性。人民軍隊英雄輩出,現在全軍所有連以上活動室都懸挂8位英模人物挂像。書中對應該向每一位英模人物學習什麼、怎樣學習都有詳盡的闡述,比如,要像張思德那樣忠誠警衛事業,像董存瑞那樣挺身而出舍身為勝利,像黃繼光那樣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英勇獻身,像雷鋒那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像蘇寧那樣為國防現代化而刻苦鑽研等等。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作為當代革命軍人,要踏著英雄的足跡獻身強軍實踐,做信念堅定、品德高尚的人,做勇猛頑強、樂於奉獻的人,做頂天立地、腳踏實地的人。
書中所煥發出來的真情實感讓人感到真實可信。一方面,作者結合自己的工作、生活經歷,與士兵真誠交心談心,為士兵解答從軍路上遇到的各種做人難題,循循善誘,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沒有居高臨下,而是感情真摯、語言質朴,增添了書的吸引力與生動性,也能夠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另一方面,作者闡述做人的知識、智慧,輔以大量的典型事例,旁征博引,引經據典,情理、道理、哲理融為一體,使每篇書信呈現出厚實與深度。而作者作為一位具有37年軍齡的老兵、一位將軍,閱歷深厚,經驗豐富,曾榮立二等功3次,還著有《走近新生代》《磨合人生》等書籍,堪稱做人做事的楷模,不僅讓人心生敬佩,也正是此書的魅力所在。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