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康潔不僅在黨小組會上敢於叫板,訓練中也是一把好手。
生活中、訓練中,處處都是萬義平傳幫帶的好課堂。
張衍飛在工作中也是個認真較勁的人。
包訓虎與戰友談起心來真誠親切,親如兄長。
駐訓場上的黨小組會
郭丁虎攝
繼《當年,我們這樣開黨小組會》《回歸組織生活好傳統》后,我們今天推出《他們是我們連隊的黨小組長》士兵面孔特別策劃專版。連隊的黨小組長,職務不高,但作用卻不小——黨小組會上敢於直言﹔遭遇“冷場”能挺身而出﹔為求“人才”甘於俯身……從這些黨小組長身上,我們看到了他們堅定的黨性觀念和對黨的事業不懈追求的精神。
——編 者
我與連長紅了臉
■施康潔
連長盛苗田到我們連一年多以來,把原本士氣低迷的連隊帶成了省軍區標兵連,打出了“鋼鐵七連”的響亮名號。在生活中,盛連長處處作表率,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好連長,我卻在去年的一次黨小組會議上與他爭得面紅耳赤,甚至批評了他。
那是去年年終考核前。面對大考,大家都扛著壓力刻苦訓練,但由於天氣寒冷、訓練強度大,戰士們出現大面積傷病情況,連長看在眼裡急在心頭。
有一天晚點名,連長出人意料地宣布准備向兄弟連隊借幾個人替考。這番話引起了一片嘩然,可大家也知道,這是取得好成績的捷徑。我的心中卻犯起了嘀咕,覺得不該做這種有損於連隊形象的事。
第二天開黨小組會議,連長參加我們第一黨小組的會議。會議結束前,我實在忍不住了,提起了連長組織替考的事。
“替考這種弄虛作假實在不是我們連隊應該做出來的!趁著還有一周多的時間讓傷病員好好休養,到那天隻要兄弟們齊心協力,我相信我們能取得一個好成績。”我瞅著連長說道。
“到底你是連長還是我是連長?我已經決定了,你不要再說了!”連長站起來大聲說道。
我一愣,自己從來沒見過連長這樣,我知道是因為臨近考核連長壓力大,於是整理了一下思路繼續說:“我知道你是連長,可這是黨小組會議,你我都是黨員,沒有職務高低之分,我有義務也有權利批評你。我們七連是你帶出來的,你以前教育我們要‘堂堂正正做事,明明白白做人’,可現在你又是怎麼做的呢?是,現在連隊傷病員多,可隻要大家一起努力什麼困難都能扛過去,不是嗎?”
連長似乎覺得理虧,擺了擺手,鐵青著臉沒有再出聲。會后回到排房,其他幾個班長湊過來對我講:“大施啊,你這樣得罪連長,他要是給你穿小鞋,你日子就不好過啦!”我笑著說:“連長是什麼樣的人大家都知道,不會的!”
黨小組會過后,盛連長再也沒有提起“替考”這回事,反而在生活中更加關心傷病員,對於訓練,連長也規劃得更加合理,大家成績進步很快,再沒有傷病發生。
最終的年終考核,雖然沒有發揮連隊應有的水平,但是我們仍名列前茅,獲得“軍事訓練一級連”的稱號,回想這其中的辛苦曲折,所有人都長吁一口氣。考核結束后,連長笑著宣布晚上請大家在課視室唱歌。
當晚的課視室裡,一群人盡情高唱。當我沉浸在歌聲中時,連長湊到我耳邊說了句:“大施,你的批評是對的!不然我會犯更大的錯誤!”聽完這句話,我開心地笑了。在我眼裡,這是自己年終收到的最好的獎勵。(田亞威整理)
黨員心聲
擦亮鏡子
■盛苗田
這次黨小組會讓我認識到了自己的失誤,避免了更大的錯誤。同時,對於之前出現的開黨小組會戰士黨員礙於干部面子不敢講真話、批錯事的現象,這次黨小組會起到了“治病救人”的作用。在黨組織中,我們呼喚勇於批評他人錯誤的人,他們如同一面鏡子幫助我們正衣冠、規言行。
出人意料的投票
■萬義平
開了這麼多次黨小組會,最難忘的還是2012年11月16日的那次。最被指導員“看好”的汪海洋同志竟然不是三等功候選人,投票結果出人意料。
我記得,當天下午黨小組會的議題是向連隊黨支部推薦三等功人選。當時小組成員的爭論主要集中在兩個人身上,一個是技術骨干徐鬆,另一個是文藝骨干汪海洋。兩個人也各有優勢,到底選哪個?會上出現了兩種完全不同的看法。
首先發言的是二排長文欣。他說:“徐鬆同志工作踏實,群眾基礎好。汪海洋同志工作能沖在前面,但在自身要求上還不夠嚴格,我個人推薦徐鬆同志。”
二排長話音剛落,平時都是最后發言的指導員羅偉強竟然接過話茬兒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汪海洋同志是文藝宣傳骨干,平時表現不錯,特別是在組織晚會時能很好地發揮作用,我推薦汪海洋同志。”指導員的話讓會議氣氛一下子變得尷尬起來,會議室靜得讓人大氣都不敢出。
怎麼辦?會議剛開始,意見就出了分歧。沒有人說話,一時會議冷場了。
“既然咱們是開黨小組會,就是要民主地發表意見。出現不一致很正常,大家有什麼話盡管說,不要有什麼壓力。”為了打破僵局,我首先表了態:“書記對汪海洋的看法我也比較認同,但從各方面來說,徐鬆比汪海洋更好一些,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把立功受獎的門檻降低了。”
一番話下來,我的額頭上早已滲出一層虛汗。雖然我盡量保持鎮定,心裡卻早就不淡定了。這樣和指導員“對著干”,以后還咋混?雖然心裡有些顧慮,但仔細想想,黨小組會上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我這個黨小組長必須為開好黨小組會負責。
在我的帶動下,老班長王小亮也含蓄地表達了看法,“汪海洋同志平時表現還可以,就是在學習上不夠用功,徐鬆同志業務比較精通,是連隊的修理強人。”
“徐鬆同志各項素質是比較全面,但是體能素質還有短板。汪海洋同志今年面臨退伍,我們應該把這個機會留給他。”老士官孫俊仙也亮出了自己的觀點。
孫俊仙的話音剛落,龐仁豎同志立馬起來反駁:“我們不能因為某個人要退伍,就在立功的標准上打折。如果隻從情感角度考慮立功人選,還怎麼服眾?”
一時間,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誰都說服不了誰。我就提議通過無記名投票選出候選人。根據投票結果,徐鬆同志最終以5︰4獲得了三等功候選人的名額。
汪海洋是指導員推薦的人選,最后竟然沒被選上,指導員對這樣的結果肯定不滿意。思前想后我決定去找指導員道歉:“指導員,今天黨小組會上否了你的提議,請您原諒!”指導員笑著說:“你不用跟我道歉,我隻看到了戰士的某個方面,你們生活在一起,彼此的了解比我多,我支持黨小組的決議。黨小組會不是一言堂,看到大家毫無顧慮地發表意見,我很高興。”
說來也奇怪,自打那次黨小組會后,每名黨員參加黨小組會的積極性明顯提高了。大家都說,會上少了顧慮多了坦誠,把心裡話說出來的感覺很爽。
(袁雪婷整理)
黨員心聲
不唯上 隻唯實
■羅偉強
黨小組會上大家都是同志,沒有高低之分,沒有官兵之別,遇到事情就應該商量著來。我在這次的黨小組會上看到了每名黨員對黨性的堅持,雖然自己的提議被否決了,但我為每名黨員敢於發聲而開心。商量出來的結果更讓人信服,也更有執行力,我覺得黨小組會就得這樣開。
遭遇“冷場”之后
■張衍飛
2014年5月10日,我們舟橋旅五營汽車連要召開黨小組民主生活會,作為黨小組組長的我卻犯了難。按照旅裡的要求,這次民主生活會的重點是批評與自我批評,上級要求要真批評見實效。
我當時心裡有很多顧慮,開會的時候冷了場怎麼辦?相互之間批評傷了和氣怎麼辦?怎樣開好這次黨小組會成了困擾我的一塊心病。
下午一聲哨響,我懷著忐忑的心情走進會議室。會議按預定議程進行,指導員開瑞同志率先進行了自我批評,緊接著到了大家要對他進行批評的環節。“希望大家實事求是,不要講場面話。”然而就在提醒之后,我最擔心的情況還是發生了,黨小組會卡了殼——冷場了。
一分鐘、兩分鐘……等了整整5分鐘,沒有一個人發言。我真是心急如焚,我看了看一班長朱衛遠,示意他來講,他連忙對我搖頭﹔又看了一眼二班長馬奎,他也趕忙把頭低下去﹔而年紀輕一點的士官,更是連頭都不敢抬。
“我是黨小組長,要起好帶頭作用,我先來!”於是我清了清嗓子,硬著頭皮第一個發了言:“那我先說兩句吧,我認為開瑞同志有以下三點不足:一是工作中情緒化現象比較嚴重,愛發火﹔二是工作統籌不夠科學,經常安排我們訓練時間補筆記﹔三是思想工作開展少而且方法比較單一,希望以后工作中加以克服。”
一口氣說完,我趕忙看了一眼指導員,隻見指導員認真地在本子上記著,沒有表現出一絲不高興,我這才鬆了一口氣。有我開了頭,大家也消除顧慮,紛紛打開了話匣子。士官馬桃一板一眼地講道:“開瑞同志專業知識掌握得不是很好,希望以后加強學習。”趙浩補充說:“開瑞同志在休息時間組織文體活動比較少,希望在這方面能夠加強。”對於同志們不留情面的批評,指導員很認真地聽著,如小學生一般虛心接受,連連說好。他的表現讓我們感受到了他的胸懷。
接下來,在每一位同志自我批評之后,大家都對發言同志進行了不留情面的批評,指出的問題也非常客觀、尖銳。不知不覺間,我心中的石頭落了地,可就在這時,同志們把“矛頭”指向了我。
有16年兵齡的老士官黃叢利首先發言:“張衍飛同志平時在工作中有時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存在一定的個人主義現象。”馬奎班長說道:“張衍飛同志有時對待出現錯誤的同志批評過重,打擊戰友積極性。”同志們的批評讓我的臉一下子紅了起來,但心裡卻十分高興。
晚上熄燈前,朱衛遠班長又提起了黨小組會的事,他說:“今天開會真過癮,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以后我們還要這麼開!”李佳琪更是興奮:“批評指導員,這在之前簡直不敢想象!”
雖然這次黨小組會已經過去將近半年,但是它給我留下的記憶卻最難忘。真誠而熱辣的言詞、濃濃的“火藥味”,聽上去不舒服,但每個人的思想都受到了洗禮。我也很快發現,這次小組會雖然中途冷了場,但小組成員的關系卻熱了起來。(景 岩整理)
黨員心聲
思想的洗禮
■蔡鬆美
黨小組會中途冷場,是對我們之前開會不敢講真話、開展批評不徹底的警示。五營汽車連的這次會議,讓每一名參加會議的同志都紅了臉,出了汗,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找到了改進的方向。這就是冷和熱的辯証法。這次會議為我們今后如何過好組織生活提供了參考和借鑒。
當好黨的守門人
■ 包訓虎
2008年到2010年,我擔任連隊第一黨小組長,2010年3月以后任支委。回想那段經歷,我最自豪的,就是第一黨小組兩年發展了6名黨員,佔了全連大半。
2008年4月,我當黨小組長沒多久,三班長王建偉就找來了,說班裡戰士褚佳有入黨的想法。我說好啊,應該鼓勵,王建偉倒為難起來:“就怕他不夠格,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這麼講有理由:褚佳是連隊種植員,崗位相對“邊緣化”。而且他性格內向,不善於和人交流,民主測評能不能過都成問題。我決定跟他談談。
當天下午,褚佳從菜地澆水回來,兩手拎了仨水壺,鞋子褲腿兒上全是泥巴。我迎上去接過一個水壺,問:“聽三班長講你想入黨?”“嗯,想是想,可我一個管大棚的哪兒輪得上啊”,褚佳聲音裡滿是失落。“別這麼想,工作沒有高下之分,你抓緊時間寫申請書。”
第二天一早,褚佳就把連夜寫的入黨申請書拿給我,我看了看,聯系實際寫得很誠懇。“好,現在起就是你的培養期,我就是你的培養人。”我把申請書上交支部書記,開始了對他的培養。
種植員平時有空閑,我告訴他要主動到訓練場參加訓練,既提高軍事素質,也多點跟大家交流的機會。他聽了我的建議,一有時間就去訓練場,班排有人外出或者傷病他就補上,久而久之竟成了軍事訓練的“多面手”,群眾基礎也好了很多。旅裡發展黨員都要組織理論考核,我給他布置學習任務並定期抽查。最后考試,他一個初中生考了80多分,比不少高中生大學生都高。半年之后,他高票通過民主測評,經支委會研究,如願成為一名預備黨員。
2009年下半年,連隊研究黨員發展問題,二班副班長李冬冬和連部文書都是發展對象。論軍事素質,李冬冬全連數前三﹔論完成工作,他也一直堅持高標准,但因為平時工作要求比較嚴格,民主測評得票不是很高。相比之下,文書的訓練成績要弱很多,工作也隻能說中規中矩,但是他年底面臨退伍,而且和骨干關系比較好,票數排在李冬冬之前。支委會在研究時分歧比較大,有說應該照顧老同志的,也有堅持發展李冬冬的,最后,支委會決定聽聽我們幾個黨小組長的意見。
李冬冬性子比較直,新兵時還當面和我頂過牛﹔文書是我老鄉,平時關系也不錯。我看了看那架勢,?,幾個支委都盯著我,看我怎麼說。我知道,黨小組長雖然沒有投票權,但是說的話肯定有影響。平日裡文書和連長指導員走得比較近,要不就做個“順水人情”,推薦他算了。
可我又轉念一想,不行。為啥?因為我對他倆很了解,李冬冬雖然性子急了點,但為人踏實,絕不會入黨前拼命干入黨后躺著看﹔文書則喜歡耍點小聰明,有一次違規使用手機還被點名批評過。讓不成熟的發展對象入黨,就是給組織抹黑。讓我發言我得實事求是,哪怕得罪人,也要對自己的話負責!
我對支委和黨小組長們說,一個單位的發展是靠人干出來的,如果讓埋頭苦干的“老黃牛”吃虧,那以后誰還來干?更何況發展黨員是為黨組織輸送新鮮血液,搞平均主義講人情照顧是不行的。我的話有了效果,指導員朝我點點頭,原來模棱兩可的同志也都把票投給了李冬冬,最后表決,李冬冬順利通過。
兩年發展六名黨員,有人私底下說,老包這“官癮”可真大。我想,黨小組長雖然不是官兒,卻在黨組織中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尤其是協助支部考察、培養黨員,關系到組織建設和單位發展﹔隻要不存私心雜念,那就理直氣壯地去干,畏手畏腳怕這怕那,對不住黨小組長的身份。(梁震宇整理)
黨員心聲
敢較真才有作為
■秦 新
包訓虎的故事讓我感到振奮:黨小組長就是要不推事、不怕事、能成事,積極承擔起自己的職責,為發揚黨內民主、健康黨的肌體作出貢獻。我們呼喚黨內生活回歸正常軌道,必須在形式和內容兩方面下功夫。黨小組長是其中的有力抓手和重要環節,必須敢作為才能有所為,給新時期黨的建設添磚加瓦。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