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凌晨,2014年女排世錦賽在意大利米蘭結束。決賽中面對綜合實力更勝一籌的美國隊,中國女排激戰四局以1︰3屈居亞軍。這是自1998年之后中國女排再次闖進世錦賽決賽,也是中國女排自2004年雅典奧運會奪冠之后的“三大賽”(奧運會、世錦賽、世界杯)最好成績。
比成績更重要的是,朱婷和袁心玥兩位尚不滿20歲的年輕小將開始擔綱主力,中國女排陣容日趨穩定,姑娘們整體配合更加默契,曾經歷球員新老交替和幾易主帥陣痛的中國女排重現復興曙光。
復興,緣於郎平重新挂帥。去年4月25日,剛剛上任的排管中心主任潘志琛宣布由郎平擔任新一屆女排主教練。從那時起,已淪為世界二流的中國女排開始艱難跋涉。
入主中國女排后,郎平對這支隊伍最大的改造,莫過於提出了一個“大國家隊”的概念——大名單有30多人,每次參加集訓的有20多人,每個位置總是保持3到4個人在競爭,通過擴大國家隊集訓陣容的方式讓更多的年輕隊員進入“大熔爐”淬煉。
在“大國家隊”的思路下,郎平大力挖掘和培養新苗子,給替補和年輕隊員充足的上場時間。雖然在諸多國際性的比賽諸如大獎賽、瑞士賽,以及低一檔次的亞錦賽中犧牲了球隊成績,但由於替補隊員得到充分鍛煉得以縮小與主力之間的差距,並以此激發主力隊員的上進心。一段時間下來,球隊各個位置實力更加均衡,這也使得郎平在排兵布陣上更加游刃有余。在本屆世錦賽的幾場關鍵比賽中,“板凳”球手的發揮,給主力贏得更充足的休息時間,成為贏下比賽的重要一環。
郎平對國家隊的改造遠不止這些。國外執教經驗豐富的她,始終在吸收世界排壇最新、最先進的理念。在技戰術上,她沒有走老路,把過去“左翼強攻、右翼快攻”的傳統打法,改為當下世界流行的兩邊拉開強攻,結合快攻突擊及后排立體進攻的打法,與世界接軌。
不過,中國女排還不夠強大。在本屆世錦賽上,中國女排的晉級之路險象環生:六強賽首場便遭巴西隊零封﹔而后生死戰,在被多米尼加隊先勝兩局后,連扳三局才驚險突圍﹔半決賽再次面對意大利隊成功“復仇”﹔決賽,由於經驗尚淺,幾次關鍵球處理不到位導致最終無緣冠軍。
但不管怎麼說,在中國三大球戰績全面下滑,仁川亞運會未獲一金的背景下,中國女排拿到世錦賽亞軍,如同一劑強心針,重燃國人對三大球的希望。在新奧運周期的首個世界級大賽上,中國女排讓外界看到了她們的蛻變。放眼兩年后的裡約,有理由期待女排姑娘們再創輝煌。
左上圖:朱婷(上)在比賽中。新華社發
郎平:世界強隊太多,將來看誰進步更快
據新華社米蘭10月12日電 (記者馬邦杰)中國女排在世錦賽決賽中憾負美國獲得亞軍之后,主教練郎平對於未來球隊的發展戰略已經有了清晰的規劃。
她表示,中國隊奪得亞軍已經大大超過賽前預期,但這支年輕的隊伍要想收獲成功,問鼎冠軍,還需要在各方面去完善自己。她說:“以前老的中國女排也是經過多年的磨練,相信這批年輕的隊員幾年以后會更成熟更棒。其實我們今天也沒想到會拿第二名,這麼年輕的團隊,大家也不要對她們太苛刻。”
郎平說,通過本屆世錦賽,她在自己球隊身上看到了希望。而在世界范圍內,她看到了更多對手。她說:“我看到了更多強隊。包括一些二流球隊,進步非常快,沒有哪個隊你隨便就能打打的,真的很少。”
這讓郎平感覺時間和任務的急迫。她說:“本屆世錦賽檢驗出我們的一些問題,必須要承認和克服。如果兩年以后我們還這樣,就是不進則退了。一定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要加快進步的腳步。現在強隊太多了,將來就要看誰進步更快。”
現在距離裡約奧運會還有不到兩年的時間,郎平表示她將給更多選手機會,補充精英球員進國家隊。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