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拉利昂總統科羅馬(右二)視察中國援塞檢測隊移動實驗室。郝楊力攝
病毒無情,人間有愛。
9月16日,為響應世衛組織呼吁,我國政府派出首支援塞檢測隊,冒著生命危險赴非開展工作。
環境陌生、疫情嚴峻,這些都是檢測隊抵達塞拉利昂之后的真實寫照。但他們發揚連續作戰、緊密協作、攻堅克難的作風,積極投入戰斗。
9月27日,我國自主研制的移動實驗室在塞拉利昂安裝調試完畢后,檢測隊正式開展工作。28日上午10時,穿著白色防護服的塞拉利昂衛生部工作人員准時到達。戶義、鄧永強兩位專家全副武裝,在臨時用廢棄木板、舊塑料和野草搭建的固定草棚第一次接收24例樣本。
“我們遠遠地看著,雖然藍天白雲,陽光明媚,但大家的神經高度緊張,仿佛空氣中彌漫著致命病毒一樣,真正感受到了什麼是沒有硝煙的戰爭。”檢測隊指揮組組長孫宇向記者介紹了他們首次與埃博拉病毒“短兵相接”的場景。10時30分,魯會軍、孫楊兩位專家進入移動實驗室開始檢測。15時30分,檢測工作結束,直到他倆離開實驗室,按流程脫完雙層防護服並立即點火銷毀,大家才鬆了一口氣。
“穿著兩層防護服,在實驗室裡悶著工作5個小時,盡管身上大汗淋漓,但我們還是相互監督,嚴格按程序工作,一絲一毫都不敢大意。”孫楊說。
截至10月31日,中國檢測隊在塞拉利昂已完成1096例埃博拉病毒樣本檢測,其中陽性624例,佔該國同期檢測樣本總量的五分之一以上,為該國確診病情、隔離患者、及時有效防控疫情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援塞檢測隊隊長錢軍說:“通過不斷摸索,我們的信心不斷增強,技術水平也不斷提高,日檢測量已從首日的24例提高到目前的106例,得到國際同行的稱贊。”
視察中國檢測隊移動實驗室時,塞拉利昂總統科羅馬由衷稱贊中國在他們最困難的時候伸出援手:“支援非洲,中國給世界樹立了榜樣。”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