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天未破曉,夜幕四合。閩北群山深處,南京軍區某野戰輸油管線大隊組織的百公裡野戰輸油管線實戰化訓練進入高潮——全線滿灌實輸。
“開泵!”隨著指揮調度方艙內指令一鍵下達,泵機隆隆啟動,“油龍”在泵站接力下穿山越澗,奔涌百余公裡直抵空軍某場站,注油后“戰鷹”再次呼嘯起飛……此舉標志著該大隊形成了長距離、多泵站野戰輸油保障能力。
恰逢天降大雨,豆大雨點砸得人生疼,蜿蜒的管線已鋪設至一涵洞前。管線兵們躍進齊腰深的污水裡,在手電筒的微光下進行涵洞穿越作業……記者留意到,他們還專門設置了路口警戒哨、隱蔽點觀察哨、區域巡邏哨,警衛人員隨時待命。
“此次訓練途經溝壑、水域、集市等10余種復雜地形,真正把管線鋪設與實戰結合起來。教科書上的標准數據指的是全員全速,但打起仗來豈能隻顧埋頭鋪管?敵情意識這一課必須補上!”趙大隊長坦言,雖然速度慢了下來,但真打實備水平上去了,值!
野戰輸油管線鋪設作業,線路選擇至關重要。以往,使用幾十公斤重的測量採集設備,即使是在平地作業,每天也隻能採集幾公裡的數據,全靠戰士們的鐵腳板和鐵肩頭。如今,戰士們坐在勘線車上一路行進一路採集,配置地域的地形地質、氣象水文等數據實時傳回指揮中心,參謀人員輕點鼠標輸入參數,一條最優鋪設線路便在電子地圖上自動生成。
此次訓練,他們為巡線兵配備了單兵巡線手持機,各段管線情況通過圖文的形式實時傳到指揮方艙,為指揮員處理特情提供了直觀的依據。
一路鋪設,一路革新。他們研制出的特殊路段管線推車、滑輪式裝載裝置等10余種裝備器材,大大提高了鋪設、輸送效率,使“油龍”暢流演兵場。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