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中美兩國在北京共同發表《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受到國際社會和輿論的廣泛關注與評價。
歐盟表示歡迎
在清潔能源和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歐盟一直希望能發揮其領先優勢,博回話語權和影響力。
歐洲理事會主席范龍佩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於當地時間12日就中美氣候變化宣言發表聯合聲明。范龍佩和容克首先對中美兩國此舉表示歡迎,並稱:“10月24日歐盟領導人曾號召其他國家盡快提出各自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我們很高興看到這一倡議如今得到了回應。”同時指出,中美此舉有利於增強各國保持應對變化的雄心,有助於在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上達成可靠、持久的氣候變化協議。
歐洲媒體對中美聯合聲明也給予高度贊揚。《金融時報》發表社評稱,中美在減排問題上達成協議,此舉為全球氣候變化談判進程注入了新的希望——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國家正在設定時間表,這讓巴黎談判成了一場“值得關注的好戲”。《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最大的“加分點”是中國願意作出承諾。而奧巴馬的聲明中也有“令人驚喜之處”——美國有望兌現承諾,要在這個10年結束時,將美國碳排放量削減至低於2005年水平近1/5的水平。
美國參眾兩院齊聲抵制
美國眾議院議長、共和黨人約翰·博納和即將出任共和黨籍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齊齊發聲,批評中美減排協議,並要予以抵制。
博納發表聲明稱,奧巴馬和中國達成的這一協議會嚴重影響美國就業,美國可能受到毀滅性沖擊。博納還表示,能源價格已經影響了美國中產階級家庭,而該協議可能進一步拉高“可承擔的、可信賴的能源”價格,共和黨將堅持通過立法來控制美國環境保護署(EPA)以阻止這些有害的政策生效,在新國會中,這將成為共和黨人的主要任務之一。
麥康奈爾同日說,奧巴馬想把這個不現實的計劃強加到他的繼任者身上,將導致電、氣價格上升,就業機會減少。他還呼吁美國人一起反對奧巴馬的計劃。麥康奈爾表示,“我們的經濟不能承受總統對煤炭發起的意識形態戰爭,這會增加對中產階級的壓榨,並使礦工們失去工作。”麥康奈爾也稱,限制EPA對經濟帶來的負擔將成為新一屆國會的主要任務。
美國媒體對此卻抱有不同看法。《紐約時報》稱,中美領導人在中美減排方面達成的歷史性協議“從根本上改變了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的全球政治”,給2015年全球氣候變化談判注入了新的樂觀情緒。中美的減排目標也將是新的全球氣候條約的核心部分。《紐約時報》還指出,與中國發表《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對於美國總統奧巴馬和民主黨來說,這一舉動也是在對2016年總統選舉“押寶”。因為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美國民眾遠比華盛頓“先知先覺”,大部分民眾認為氣候變化正在發生,並為此感到擔憂。由此,應對氣候變化就成了下屆美國總統選舉的一個“決勝點”。
澳、加尷尬接招
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在氣候政策方面實施不力的跡象日益明顯,澳大利亞放棄了碳排放交易,而加拿大則退出了《京都議定書》。
G20領導人峰會11月15日在澳大利亞布裡斯班舉行,中美剛剛簽署聯合聲明讓本次峰會東道主壓力頗大。有消息稱,澳大利亞此前本已將氣候變化問題從G20議題中刪去,而中美聯合聲明讓澳政府不得不重新考慮。
澳政府被指有意避免在G20會議上討論氣候變化議題,而中美聯合聲明發布的時間點卻讓澳總理阿博特很“尷尬”。對此,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表示,目前氣候變化問題不容樂觀,需要被重新添加。而澳大利亞政界人士也就此指責阿博特,稱與中美的堅定態度相比,阿博特顯得對氣候變化毫無興趣。
專家置評
許多行業專家及學者評價稱,中美達成氣候變化聯合聲明這一歷史性的表態展示了兩國領導人真正的領導力。《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會給相關談判“鼓勁”,有助於12月1日在秘魯首都利馬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次締約方大會,並便於2015年年底在巴黎敲定新的全球氣候條約。
華盛頓環保組織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國際項目的負責人杰克·施密特肯定地說:“中美兩國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因此對市場投資有著決定性的影響。中美在氣候談判的歷史上一直是兩個最困難的參與者,因此現在他們站出來並且表示將做出重大承諾,這將對全球其他國家發出一個強有力的信號。”
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所長杰弗裡·薩克斯表示,雖然《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的全部意義要到2015年12月巴黎氣候大會上才能充分顯現,但是世界最大的兩個二氧化碳排放國終於作出了表態,最重要的是共同作出了表態。他們所發表的聲明給全球帶來了一次為實現氣候安全而奮斗的機會——毫無疑問也是最后一次機會。全球氣溫在升高,氣候談判的熱度同樣也在升高。在絕大多數希望地球變得更安全的人眼中,中美發表的聯合聲明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中國國家發改委氣候戰略中心主任李俊峰表示,按照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進程,有能力的國家將於2015年第一季度提交2020年以后的氣候及減排計劃,中美兩個碳排放大國率先做出減排承諾,對於其他國家而言將起到良好的引領作用。但他也坦率表示,2030年達到碳排放峰值、非化石能源佔比提高到20%的承諾並不具備法律約束力,中國作為碳排放大國,用15年的時間提升10個百分點,難度非常大。
盡管中美此舉標志著多年進展不順的國際氣候談判出現重大轉折,但也有一些專家認為,這兩個全球最大經濟體的減排目標低於預期。
(本報綜合)
(焦旭?整理)
(來源: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