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原子能機構主席薩利希(左)與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主席謝爾蓋·基裡連科簽署核電協議。
布什爾核電站
最大規模核電訂單
就在伊朗核談“大限”到來之際,俄羅斯的一個決定讓美歐國家大吃一驚。11月11日,俄羅斯與伊朗在莫斯科簽署了一份核電協議,俄將在伊朗境內新建8座核反應堆。
伊朗原子能機構(AEOI)主席薩利希與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主席謝爾蓋·基裡連科出席簽字儀式。薩利希稱贊,這是“兩國關系的拐點”,伊朗將永遠記得俄羅斯的友誼。
俄《觀點報》指出,這是近年來全球核電市場上少有的大合同,8座核反應堆將成為俄原子能公司建造的規模最大的機組。
根據協議,8座反應堆中的4座將位於布什爾核電站,也就是布什爾核電站二期工程,另外4座將建於別處。
俄《生意人報》稱,合同的總價值雖未公布,但可以參考俄在匈牙利與白俄的核電項目,價值約為100億美元。另據俄原子能公司透露,布什爾二期工程將邀請伊朗專家參與建設,旨在降低成本。
油價網表示,俄羅斯方面並未給出具體的時間表,但據伊朗原子能機構發言人Behrouz Kamalvandi透露,布什爾二期的4座反應堆將於今年開建,明年3月完工。
俄原子能公司表示,伊朗核電設施項目,包括核電站建設工程及核原料、設施交付,都將在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框架內建設,完全遵守核不擴散條約。核燃料將由俄羅斯提供,使用過的燃料棒也會返回俄羅斯。
另外,俄原子能公司還與伊朗在核燃料循環與生態領域展開合作,並就在伊朗境內制造用於上述核電站的燃料棒部件的經濟效率與可行性展開討論。
資源互補 政治同盟
事實上,俄羅斯與伊朗的核電緣分早在前蘇聯時期就結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前蘇聯接手了美德留下的布什爾核電站。前蘇聯解體后,俄羅斯於1995年與伊朗簽署建設協議,但因政策不穩、資金缺乏以及西方國家阻撓,電站直到2011年9月才完工,並於2013年9月實現“交鑰匙”。
新加坡《聯合早報》稱,由於西方的制裁,伊朗急切希望實現能源多元化,包括布什爾4座核反應堆在內,伊朗計劃到2020年建造20座核反應堆,以減少對石油和天然氣的依賴。
法新社表示,西方制裁倒逼伊朗與俄羅斯的合作呈上升趨勢,9月,兩國簽署了一系列貿易投資項目,俄羅斯還打算在伊朗境內建設10座傳統發電站。
俄《觀點報》分析稱,核電協議不僅將為俄羅斯帶來數百億美元的收益,還將鞏固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政治地位。
俄能源問題學院專家布拉特·尼克馬杜林說,建設8座反應堆不僅有助於繁榮俄核能產業,其政治意義也十分重大,將強化兩國能源和地緣政治關系。“伊朗依賴俄羅斯的核燃料,俄羅斯也依賴伊朗這個油氣大國,而且后者與俄羅斯的傳統市場——歐洲、中國、印度相鄰,俄伊還可聯合對抗美國、沙特。”
尼克馬杜林補充說:“在核電站建設上,俄羅斯搶佔了先機,等到西方完全解除對伊制裁后,我們在伊朗境內的核電佔有率將超過美國、法國等國。”
伊核談判面臨危機
西方媒體普遍認為,俄伊此舉引發了美國和歐洲的擔心,俄羅斯是在助漲伊朗的氣焰,可能為伊核談判制造麻煩。
11月11日,核談六國與伊朗在阿曼舉行伊核問題全面協議非正式談判,美國國務卿克裡與伊朗外長扎裡夫談了兩天,但未取得實質性進展。
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也是此次伊朗核談參與國之一。近幾個月,俄羅斯和美歐關系因烏克蘭問題持續惡化,因此俄羅斯希望通過與伊朗簽訂核電大單,對核談施加影響,實現反擊美歐的意圖,並不是空穴來風。
《衛報》稱,該協議雖未對六方會談產生直接影響,但反映了莫斯科深化與伊朗聯系的意圖。
對於這樣的傳言,俄羅斯官員明確表示,建造8座核反應堆的協議——其基本條款是基於1995年的協議,將有助於提高伊朗核活動的透明度,並有利於六方會談的推進。
《金融時報》援引一位西方外交官的話稱,俄羅斯的做法並不能促進核談達成,反而會毀了六方會談。
核談最后一輪外長會議定於11月18日在維也納召開,如果在11月24日談判日期截止前,未達成最終協議,那麼伊朗核談將再拖延2年時間。
分析人士普遍對核談成功表示不樂觀,因為各方的意見分歧較大,包括伊朗鈾濃縮能力、對伊制裁何時解除以及對伊朗過去制造核武器証據的解釋等。
另有分析認為,當前,伊朗和美國的國內政局也為伊核問題談判帶來不少變數。不過,《衛報》援引伊朗總統魯哈尼的話稱,美國中期選舉共和黨拿下國會參眾兩院的控制權,是美國國內問題,不會影響伊朗核談。
(來源: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