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川藏線:“最美公路”六十年(國防視線)

隨成都軍區某汽車團行走川藏公路紀實(上)

本報記者 朱思雄 周舒藝

2014年11月23日03:2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車隊行駛在覺巴山。
  戴成華攝

  川藏線公路圖。
  資料圖片

  上線!上線!在成都軍區川藏兵站部,戰士們習慣把由川藏公路執行進藏運輸任務叫做“上線”。

  10月14日,四川夾江川藏兵站部某汽車團駐地,執行今年第六趟進藏實戰運輸任務的車隊即將出發。操場上,出征儀式正在舉行。800多名官兵列成整齊的方隊,上百輛標著“奇路鐵騎團”的卡車靜候使命。“這次共有400台車、800多名官兵上線,主要運輸主副食和油料等物資到西藏昌都、林芝兩個方向。”團長黃曉強介紹。

  今年,恰是川藏公路建成60周年。從1950年4月開始,經過11萬軍民的艱苦修建,川藏公路北線於1954年12月正式通車,南線也於1969年修成通車,並成為國道318線的一部分。

  一條神奇壯觀的天路,一群英雄的高原汽車兵。震天的鼓聲中,人們目送著車隊緩緩地駛出營區。跟隨著這支汽車團部隊,我們也一同踏上了西進之路。

  中國最美麗的公路,也是最危險的路——

  川藏線,西南交通生命線

  就在我們的隊伍從成都至拉薩的前行過程中,川藏公路然烏溝段發生了山體坍塌,我們不得不改走另一條便道,原本2公裡的路程因此繞行了30多公裡。“這次塌方體積共19000多方,我們上了一個中隊,出動了100多人次和30多台次機械車輛,爭取三天內清理完畢、恢復通車,下一步還要進行勘察設計,統一修復走廊。”常年負責川藏公路該路段養護工作的武警交通二支隊副支隊長陳新虹告訴我們。

  川藏公路,分南北兩線,總長度3179公裡,經過岷江、金沙江、瀾滄江、怒江、雅魯藏布江五大水系,以及十多條江河,翻越二郎山、折多山、海子山、東達山、色季拉山等20多座高山,其中大多數海拔在4000米以上,沿途經過草原、森林、雪山、冰川、峽谷等多種自然風貌,因此被譽為是“中國最美麗的公路”。

  最美麗,卻也最危險。“九十九道拐”“迫龍天險”……光是聽到這些名字,就讓人心驚膽寒。“川藏公路最大的特點就是一個險字,山高,路窄,彎急,谷深,幾乎集中了世界公路史上所有災害,包括泥石流、山崩、雪災、冰害等。”陳新虹說。

  千百年裡,從四川成都到西藏拉薩,這片西南大地的山川峽谷、草原丘陵之間,山川連綿、江河縱橫,進出極為不便,惟有古老的茶馬古道穿梭其間。60年前,川藏公路建成,成都和拉薩之間終於有了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公路,從此,各類物資由這條公路源源不斷地輸入西藏,沿線地區經濟社會也得到迅速發展。

  60年來,川藏公路的路況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常年在這條路上行駛的汽車團老兵對此感觸最深。川藏兵站部部長龐闊,1978年12月入伍,是一名名副其實的老兵,他向我們講述了幾十年來川藏線上路況及兵站的變化。在入伍17年的某汽車團運油營三級軍士長李小剛記憶裡,“剛來時柏油路不到20%,路的斜面很大,很陡,現在90%以上是柏油路。”提起現在,李小剛說:“路況越來越好了,危險卻依然存在。最怕的是每年第一趟和最后一趟上線,遇到冰天雪地的氣候情況,心裡真的沒底。”

  有兵站,就有五星紅旗高高飄揚——

  川藏線,軍事國防大動脈

  60年前,一條川藏公路連通了內地和西藏,60年后,隨著航空等交通方式的普及,“進藏”似乎已不再是難題。今天,川藏公路還那麼重要嗎?川藏線的意義又在哪裡?

  “上級賦予我們川藏兵站部的任務是,平時保障西藏方面的戰備和生活,戰時保障沿線通暢。”川藏兵站部副部長王玉慶說。

  60年來,幾代高原汽車兵常年往來於這條道路上,西進,東返,將內地的物資源源不斷地輸向西藏。據統計,共計出動車輛100多萬台次,運送各類物資500多萬噸、人員100多萬人次,行駛36億車公裡。“我們的汽車部隊常年在這條線上往返,本身就是一個軍事意義大於運輸意義的舉動。”在川藏兵站部札木大站站長李江看來。“絕不能把汽車部隊看成是拉貨隊或者是地方的運輸公司。”王玉慶說。一旦有需要,與受到天氣等因素影響的飛機相比,公路運輸的機動能力更強,是堅強有力的運輸保障力量。

  沿著川藏公路,分布著瀘定、康定、巴塘、邦達、札木等20多個兵站。這些兵站,有的在縣城和中小城鎮,有的在偏遠的大山深處,主要負責進藏汽車部隊以及過往部隊的吃住等各項后勤保障工作。

  今年8月,某部3000名官兵前往某地參加演習,在位於川藏線西段墨竹工卡縣內的格桑兵站食宿。兵站的官兵人數隻有20多人,而這次保障任務已超過了兵站最大接待量的7倍。面對這般艱難,兵站官兵最終順利地完成了任務:上等兵肖義忠燒了300多壺開水,炊事班長高朋炒了2000多斤菜,列兵吳海斌清洗了200多副碗筷,下士李躍飛切了500多斤卷心菜……

  去年國慶節期間,因為下大雪,一輛成都過來的地方車輛行駛到理塘時滑到了溝裡,對方跑到理塘兵站尋求幫助,兵站立即組織人員過去救助。“為什麼老百姓會找到你們?”我們問兵站站長張曉兵。“因為我們的旗杆在理塘縣城最高、最醒目,老遠就可以看到國旗飄揚。”說到這裡,張曉兵不自覺地提高了聲調。理塘兵站位於被稱為“世界高城”的川西理塘縣城,海拔達4187米,地處“生命禁區”,是川藏線上的“生命接力站”。

  團結路,幸福路,離不開“金珠瑪米”——

  川藏線,通向藏族同胞心裡的路

  這天下午,四川巴塘縣團結寄宿制學校的孩子們開心極了,因為他們喜愛的解放軍叔叔來看他們了,還給他們送來了學習用品及過冬的生活物品。該所學校一共有340多名學生,以藏族孩子為主,來自巴塘縣以及附近的理塘縣、西藏芒康縣等。

  近幾年來,川藏兵站部某汽車團一直在資助該校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並向學校捐贈了電腦、電視、體育用品等。學校還與巴塘軍油庫開展多種多樣的共建活動,如邀請軍油庫官兵來指導寄宿制學生整理內務,開展國防知識講座,開展籃球友誼賽,組織師生到軍油庫參觀學習等。巴塘大站也為學校師生專門開展計算機操作培訓,兵站醫療所為學校教職工進行體檢等。

  川藏公路經過四川西部和西藏東部,沿線地區主要為藏族群眾聚居地。這條路,將藏族同胞的心與解放軍緊緊地連在了一起,他們親切地稱呼解放軍為“金珠瑪米”。

  “汽車團長期在藏區跑,兵站也都基本是在藏區,可以說,這條線上的群眾認識我們黨,是從解放軍開始的。這對於促進藏區經濟社會發展、維護團結穩定起了很大的作用。”川藏兵站部副政委楊彬說。

  到達中壩兵站時,幾名藏族小伙和兵站戰士正圍坐在蘋果樹下讀書,年齡相仿的他們聊起天來笑語連連。中壩兵站,因地處西藏林芝地區波密縣玉普鄉中壩村而得名。往兵站裡面走,一間幾十平方米的屋子,屋內,一塊黑板,一方講台,十多張桌凳,講台上放的是《蔬菜反季節栽種新技術》一書和一本《光明夜校學生花名冊》,屋子門口挂著“軍民共建光明夜校”的牌子。中壩兵站站長唐毅對我們說,別小看這個簡陋的“學校”,它大有歷史。

  2004年,“光明夜校”正式挂牌。據中壩村黨支部書記貢曲江村介紹,村裡共300多人,幾乎都是藏族。今年41歲的他就在兵站的夜校學習過文化知識,兩個孩子也在這裡上過課。“因為有了基礎,孩子到鄉裡的小學上學后,拼音不用學了。”


  《 人民日報 》( 2014年11月23日 06 版)
分享到:
(責編:曹昆)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