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24小時滾動新聞

把握現代戰爭裝備保障能力

■李志忠

2014年11月26日04:22    來源:解放軍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把握現代戰爭裝備保障能力

  隨著軍事變革和戰爭形態的不斷演進,裝備保障逐漸從后方走上前台,裝備保障行動先於作戰行動展開、伴隨作戰全程、晚於作戰任務結束,同作戰行動一道成為戰爭制勝的關鍵。甚至可以說,誰佔據了裝備保障優勢,誰就掌握了更多制勝先機。因此,在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過程中必須把裝備保障作為改革重點,扭住關節,以期實現未來戰場高效、精確、一體保障能力。

  高效保障重在“快”。現代戰爭節奏空前加快,戰機轉瞬即逝,這就要求裝備保障也必須“快”起來,應急應需、靈敏高效,絕不能因“緩一步”“慢半拍”而導致戰爭失利。一方面,保障行動要先於作戰行動,以儲備充足保証快速應戰。我軍武器裝備主要來源渠道一個是國內生產,另一個是從國外採購。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戰爭形態的不斷演變,使得武器裝備更新換代的步伐也越來越快,裝備生產周期與使用周期不能同步更新。因此,保持和發揮武器裝備的作戰效能,首先要解決好保障資源的儲備問題,從裝備生產、採購這一源頭上加大裝備元器件的儲備,延長裝備的使用壽命和持續戰力。另一方面,要在儲備布局上形成各作戰方向、各軍兵種、各生產廠家資源的合理配置、優勢互補,實現快速銜接、快速保障。打造“迅即能戰、拿來就用”的裝備保障模塊,著力加大各模塊間的配合默契度和能力融合度訓練,全面提升裝備應急保障的反應速度和綜合效能。

  精確保障重在“簡”。未來戰場上,參戰力量和裝備必然多元、多樣、多變,要求裝備保障也必須從源頭上解決簡化的問題。就是要按照“通用化、標准化、系列化”原則,規范技術標准、統一裝備型譜。一是對現有裝備型譜進行標准化改造,對不同類型的裝備進行種類規劃,對同一類型的裝備進行簡化瘦身,對同類不同年代的裝備進行淘汰升級,刪繁就簡,提高現有裝備的戰斗力和保障力﹔二是對新生產裝備型譜進行標准化統一,杜絕煙囪林立、另起爐灶的現象,真正實現“通裝通保、專裝互保”,提高裝備維護修理、器材儲備供應等整體保障效益。著力破解信息冗余、超載、重疊等現實問題,在確保基礎信息實時共享的基礎上,根據不同任務、不同層級、不同專業,對海量信息進行篩選、甄別、過濾,對各個層級的信息使用權限進行合理劃分,對不同渠道的信息格式進行統一規范,切實讓海量的信息“減負”,為臃腫的數據“瘦身”,提高信息的准確性、可用性和利用率。從而為裝備保障指揮提供實時、可靠的數據支持,真正把信息優勢、決策優勢轉化為有效的行動優勢。

  一體保障重在“分”。未來戰場要真正實現一體保障,就必須在今天的國防和軍隊改革中加強整體統籌和頂層設計,把“分”這個前提工作做細做實。要建立聯合作戰裝備保障運行機制,依據作戰進程和參戰規模,按照逐級覆蓋、適度重疊的原則,對諸軍兵種和戰略、戰役、戰術各層級的保障任務、保障關系、保障區域和保障權限進行合理區分,並納入部隊日常軍事活動搞好強化訓練,使各軍兵種分散的裝備保障力量、保障資源、保障單元和保障要素既條塊分明、界限清晰,又有機融合、無縫銜接,形成“1+1>2”的整體保障效能。要針對平時、戰時對裝備保障工藝、方法、流程等要求不同的特點,區分平時和戰時兩個類別分別搞好保障物資器材儲備。平時主要根據裝備大、中、小維修任務需求和規范化維修標准,配套大型的、固定的、專業性強的機具設備和物資器材,以確保裝備能夠始終保持最佳技戰術性能。戰時主要根據戰損裝備搶救搶修需求和部隊機動性、臨時性、靈活性作戰特點,儲備便攜式、集成式、野戰化機具設備和物資器材,以提升部隊野外條件下戰損裝備應急救修能力。平時與戰時應相對獨立、互為補充,絕不能因盲目追求平戰一體而過度消耗戰時儲備,影響和制約戰時裝備保障行動。

(來源:解放軍報)

分享到: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