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雪之中堅守長白之巔——記者新春探訪長白山天池哨所

2015年02月19日10:48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風雪之中堅守長白之巔——記者新春探訪長白山天池哨所

  新華網長春2月19日電(記者褚曉亮、劉碩)2月18日,除夕。一場大雪過后,長白山主峰氣溫降到了零下30多攝氏度,積雪沒過膝蓋,10級左右的大風在長白山頂呼嘯。漫天風雪之中,長白山天池被藏了起來,四周白茫茫一片。

  對於駐守在解放軍某部長白山天池哨所的官兵們來說,這樣惡劣的環境是家常便飯。天池哨所海拔2600多米,是我國東部海拔最高的哨所。官兵們每天都要在惡劣的環境中往返巡邏,行走在邊境線上。

   風雪巡邏路

  除夕這一天,官兵們照例走上了巡邏路線。雪后的長白山頂路很滑,一些沒有路的地方被雪掩蓋,隻能深一腳淺一腳探過去。

  與官兵們巡邏到天池邊上時,記者在天池邊站了不到兩分鐘,臉就被吹成了茄子色。副連長張陽告訴記者,像這樣在風雪中巡邏很考驗體力和耐力,尤其是邊境一線山高坡陡,非常危險。趕上風雪太大的時候,隻好用繩子把巡邏官兵拴成一串,保証安全。

  有時候冬季巡邏氣溫太低,不能隨身攜帶飲用水。官兵巡邏時隻能抓一把雪放進嘴裡解渴。有時候巡邏路途太遠,隻能在半途中就著風雪吃點干糧。

  即便如此,哨所裡的5名官兵沒一個人喊苦喊累。哨所裡的軍醫田海濱說,這裡的官兵都牢記一句話:巡不巡邏,聳立的界碑知道﹔站不站哨,飄揚的國旗知道。

   特殊的升旗

  通信兵高建偉已經在天池哨所待了將近兩年。哨所裡最讓高建偉印象深刻的,是每周都要進行的特殊的升旗儀式。

  “山上的風太大,國旗升到旗杆頂上沒幾分鐘就可能被大風吹跑。”高建偉說。為了完成官兵心中神聖的升國旗儀式,也為了保護好神聖的國旗,官兵們隻好在升旗后幾分鐘內就把國旗降下來。

  覽一池聖水保邊疆山川增色,瞰三江源頭守國門華夏生輝。這本來是挂在哨所門口的一幅木刻對聯。但如今隻剩下聯還挂在門柱上。在前幾天的一場大風中,本來結結實實釘在門柱上寫著上聯的木板,硬是被刮到了山下,剛被官兵們找回來。

  天池哨所裡,極端氣候帶來考驗還有很多。曾經有一場強風把哨所的房蓋掀翻,哨所的大門還曾被2米深的積雪堵得嚴嚴實實。

  通往天池的山路曲折回環,一旦大雪封山,供給物資十天半月也送不上來。由於哨所海拔太高,官兵吃水用水成了難題。在哨所的給養倉庫裡有8個100斤的大桶,裡面裝著的就是官兵們的飲用水。這些水是用車從長白山下一點點運上來的,官兵們非常珍惜。

  得益於長白山冬季長、雪量大,官兵們在哨所裡建了一個大大的化雪池,化了的雪水供官兵日常生活所用。記者在化雪池看到,為了讓雪快點化,官兵們還給化雪池裝上了電暖氣。

  面對艱苦不言苦,面對寂寞不言愁。剛迎來羊年本命年的班長何飛說,雖然生活苦了點,但能與長白山天池做鄰居,守護著神聖的國土,這點困難算不了什麼。

  與天池為伴

  執勤和生活上的艱苦,與寂寞比起來其實都還好。“山頂上隻有我們五個人,寂寞是難免的。”張陽說。

  但哨所裡的官兵並沒有被寂寞所困擾。這幾年,哨所通上了電、接上了網、看上了電視。在哨所學習室裡,幾千冊圖書碼放整齊,小說、古典文化圖書一應俱全,來哨所慰問的人還經常會送來一些暢銷書,看書讀報成了官兵們排解寂寞的方式。棋牌、球類等娛樂設施,也讓官兵們的生活更多彩。

  看新聞聯播、讀報紙、學習業務理論知識,每天的三個“半小時”,讓官兵們雖然身處長白山頂,也能及時掌握外界的時事信息。

  哨所官兵說,因為哨所人手少,他們每個人都成了全才,既要干好本職工作,別的崗位有需求時也要上。

  日常勤務之余,哨所官兵們還把服務游客作為職責之一。為附近景區的中外游客宣講邊防政策法規,包扎傷口,當講解員。在游客眼中,他們既是威武的解放軍官兵,也是友好的“山神”。

  除夕夜,記者與官兵們在哨所裡包起了白菜肉餡餃子,但戰士告訴記者,在哨所裡他們從來沒有煮過餃子。炊事員許正旭說,因為哨所海拔高氣壓低,水燒不開,餃子煮不熟,隻能上鍋蒸。

  艱苦但不怕吃苦,缺氧但不缺精神。駐守在長白山之巔的官兵們,與風雪同行,與寂寞相守,用自己的青春守護著祖國的安寧。

(來源:新華網)

圖片聚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為民族復興創造良好人口環境(人民時評)
  2. 中共遼寧省委組織部公告
  3. 全國政協委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
  4. 《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
  5. 人民網評:要始終堅持和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