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下旬,蘭州軍區某舟橋團打破嚴寒天候不動實裝的慣例,將部隊千人百裝實兵實載頂風冒雪進行徒步行軍、遂行渡河工程保障,錘煉高寒區域適應能力。該團在訓練中創造了低氣溫、遠距離、多渡口的門橋漕渡新紀錄,提高了部隊嚴寒條件下的渡河工程保障能力。
遂行渡河保障任務當天,氣溫降至零下13攝氏度,部隊按計劃要向預選渡口開進。記者登上一艘沖鋒舟,隻見操舟機手胡志俊油門一轟,沖鋒舟便如箭一般飛射出去,在河面劃開一道口子,濺起層層浪花,水滴濺到舟弦,不多時便結成了冰。盡管寒風凜冽如刀,但官兵們精神抖擻地操舟自如。
“河幅228米,流速平均1.9米/秒......”水陸兩棲偵察車傳來渡河工程偵查報告后,該團立即組織分析研判現場地形、河流特點、敵情態勢和保障任務,確定了“單舟定點依次泛水、同時開設真假渡場”的保障模式。
記者看到,這次演練不同於以往數十台舟車同時泛水的“大場面”,而是採取了更貼近實戰的依次泛水方式。
突然,上游一艘頂著門橋的汽艇朝下游飄去......
“汽艇失去動力。”看到門橋指揮員召喚的旗語后,九連四級軍士長王斌斌迅速發動馬達,駕駛汽艇向著門橋飛馳。
減速頂推、鋼索固定......一系列動作后,危情解除。三分鐘后,門橋行至水流中央,流速驟然上升到3米/秒,浪花濺起1米多高,王斌斌技術嫻熟地調整頂推姿態,穩步前進。
不到10分鐘,門橋順利到達預定位置,鉤鎬手迅速就位,用標准的“舟橋style”將門橋穩穩靠岸。
據介紹,這次渡河演練突出臨機處置、高效保障、有效避敵等內容,摸索出冬季復雜氣象條件下的舟艇定點泛水、開辟水上通路、遠距離漕行等戰法。本圖為單舟泛水。(來源:中國軍網作者:范宜敬、記者 馬三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