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艦乘風破浪奔赴演練海區(2014年3月27日攝)。新華社發(高毅 攝)
新華網廣東湛江4月14日電題:礪劍三問——海軍某驅逐艦支隊運城艦踐行強軍目標記事
肖永、高毅、吳登峰
接艦1年,完成試驗試航項目260多個,入列1年之內即形成戰斗力﹔入列5年,海上訓練時間長達1000多天,創新戰法訓法30多項﹔護航亞丁灣,航行總裡程達64877海裡,多次與外國海軍聯演聯訓……海軍南海艦隊某驅逐艦支隊運城艦被譽為能打善戰的“深藍利劍”。
“下場戰爭,我們准備好了嗎?”
2010年,南海某海域。
運城艦聲吶班長沈衛從數十種海底聲音中,准確判斷出潛艇目標,並迅速測算出航速、航向。
“發射!”隨著艦長一聲令下,“敵”潛艇葬身海底。
在艦隊組織的首次“背靠背”式全訓考核中,入列僅一年的運城艦一舉奪魁!
然而一路走來,艱辛異常。官兵記得,剛剛登上新型戰艦時,猛然面對電子、通信、光電等40多門學科、數百項高新科技知識。他們感到了自身技能與使命的巨大差距,開始了艱苦卓絕的攻堅戰。
為盡快掌握新裝備,官兵們每天堅持學習10個小時左右,許多人把被子搬到戰位,每天就著圖紙、電路板和訓練手冊吃飯、睡覺,連見面都會互相鼓勁鞭策:下場戰爭,我們真的准備好了嗎?
主機班長張鶴為了掌握主軸運轉規律,在60多攝氏度高溫的機艙裡每次一呆就是3個多小時﹔電工技師唐福泉,畫了上百張電路原理圖,寫下10多萬字的電路筆記……在試驗試航階段,運城艦官兵先后完成260多個試驗試航項目,向造船廠提出技術優化建議1000多條,成為后續艦技術改造的重要參照和經驗。
“裝備性能,我們用到極致了嗎?”
飽和防空反導,是海軍研訓中的高難課目。在一次研練中,運城艦需要同時抗擊多枚來自不同方向的導彈。
“裝備性能,我們用到極致了嗎?”艦長程德偉激勵大家。
練操作口令、練指揮流程、練協同動作……隨后,全艦官兵針對30多種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進行了數百次訓練。
演練當天,運城艦官兵一鼓作氣,將來襲的多枚導彈成功擊落,而且每枚導彈的反應時間比理論時間縮短了數秒鐘,一舉開創了海軍同型艦艇成功抗導的新紀錄,並創新出5項防空反導新戰法訓法。
入列5年,運城艦先后完成各種重大演習演練任務20多次,創新戰法訓法30多項,提高實戰能力的大小技術革新成果50多個,200余人次榮獲全軍、海軍和艦隊表彰,300余人次在各種重大演習演練任務中立功受獎。
“射擊速度,我們還能再快幾秒嗎?”
一次反導訓練,運城艦從發現到成功擊落來襲導彈,比理論時間快出數秒。官兵們說,我們每一道口令、每一個動作都反復推敲,不斷優化,就為了能夠比對手快這麼幾秒鐘。
“射擊速度,我們還能再快幾秒嗎?”這已成為官兵訓練時的自覺。
在一秒即決生死的海戰場上,他們的專業素質贏得了國際同行的尊重。
“發現海盜母船,請求救援!”2014年11月底,海軍第十八批護航編隊與美國海軍在亞丁灣海域聯合進行了一場全過程、全要素反海盜演練。
運城艦與正在附近巡弋的美國海軍“斯特萊特”號導彈驅逐艦組成聯合護航編隊,高速趕往事發海域。
發現模擬海盜船的浮標靶后,運城艦副炮噴出一條條火舌,准確擊中目標。
同時,美艦也快速組織分散射擊方式。在中美海軍的密切配合下,“海盜”攻勢瞬間被瓦解。
演習結束,美國海軍“卡爾文森”航母編隊第一驅逐艦支隊斯塔夫上校對運城艦官兵說:“射擊精准,你們的軍事素質是一流的!”
近年來,運城艦結合亞丁灣護航、遠航訓練、戰備巡邏、外事訪問等任務,在遠海大洋淬煉打贏劍鋒,2次完成護航任務,成功驅離疑似海盜目標55批126艘次,為53批247艘中外船舶護航,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贊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