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816”,一個無法抹去的生命代號(人民眼·本期聚焦·三線建設)【2】

本報記者 閻曉明 牛一兵 王斌來 禹偉良 崔 佳
2015年06月26日06:0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守”出來的神秘——

地圖上消失的山溝

從涪陵下高速,烏江蜿蜒路旁,一路山水,入詩成畫。重慶主城至白濤,兩小時左右的車程,印象最深的是“烏江畫廊”之美。

第一次白濤之行,潘開太記憶猶新,是跋涉之苦。從重慶乘輪船,順長江東下,到涪陵港轉船,再取道烏江溯流而上,算上等候時間,輾轉兩天。

曾經的偏僻、閉塞,是白濤“硬幣的另一面”。

“靠山、分散、隱蔽”,是三線建設項目選址的重要標准。白濤毗鄰烏江、背靠武陵山,山高林密,地質穩定,是選址專家眼中的“黃金寶地”。

踏破鐵鞋,幾經比對,“816”定址白濤。白濤地名從中國地圖上一度消失。

建廠伊始,“816”生產區遍插“軍事禁區,嚴禁入內”的牌子。職工進廠第一課,便是保密課。對外稱“國營建新化工機械廠”。對外通信,地址隻能寫“重慶市4513信箱”,一直沿用至今。

保密要求近乎“苛刻”。當時,工程建設者的家人不知道親人到底在什麼地方、干什麼工作。一看地址,還以為是在大城市。數年后,當他們追隨建設者的腳步,來到白濤安家時,才知道這些“住在”信箱裡的人,竟“窩”在距重慶主城近200公裡的山溝裡!

那時,潘開太也糾結於如何講好對熟人的善意“謊言”。有次出差,火車上碰到一位老同學,就糊弄說自己搞礦山器材銷售,沒想到對方說他們廠正要購買這種器材,非要來潘開太的廠裡看看,他無奈隻好找個借口提前下車。

“816”洞體附近的住戶都遷走了。即便工程參建人員,也不准串崗,不准互相打聽。湖南的兄弟倆,都是工程兵,都在“816”軍工洞體中開挖作業,就是互不知道,三四年沒見,直到一天在白濤街頭意外碰面,相擁而泣。

2002年,洞體解密,退伍幾十年的老兵,才知道當年自己為之流血流汗的是什麼工程。

時至今日,“816”的信息,“百度”一下,多如牛毛。但很多“816”人潛意識裡還是“不該問的不問,不該說的不說”。

有這樣一個故事:幾年前,一位80多歲的“816”老人,病得連認人都困難,一聽記者要採訪工程建設情況,老人神志突然清醒:“這是黨和國家的機密。我無權告訴你。我沒有接到通知。”

“鑿”出來的壯烈——

“五塊石頭夾一塊肉”

麥子坪,名為“村”,實為“816”的生活區。半山坡上,一幢幢居民樓,排排疊疊繞山轉。

潘開太的家,就在其中一幢普通居民樓的6層。120平方米的房子,朴素整潔。“樓層高了點,上來一趟,中間得歇歇。”老人呵呵一笑,美中不足的是憑窗難望“饅頭山”。

麥子坪的“村容村貌”,很長一段時間比白濤鎮繁華得多,“除了火葬場,什麼都有。”初夏的夜晚,涼風習習。散步的老人、嬉戲的孩童、打球的小伙、打山泉水的婦女,說著天南地北口音的普通話,在這片與周邊農村環境迥異的“飛地”裡怡然自樂。

撫今追昔,潘開太等老一輩“816”人感慨萬千。

工程一上馬,人員潮水般涌進偏僻小鎮,睡覺都是問題。最困難時,一頂帳篷擠進100多人。潘開太一度住在席棚裡,下雨就漏,睡覺時被子上得蓋塑料布,床頭還要支把傘。

一邊是洞體開挖,一邊是公用工程建設,烏江兩岸,會戰一個接一個。“白天提筆,晚上扛鍬”,是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裡,知識分子們的集體記憶。

潘開太既干“白領”,在工程指揮部干設計管理的老本行,也干“藍領”,撿過石頭,糊過水泥,什麼都干,自稱“民工隊長”“干打壘專家”。

最不能叫人忘懷的,是工程兵54師數萬官兵掘洞的壯烈。沒有先進設備,全靠工兵鎬、工兵鏟、炸藥、風鑽,鑿開堅硬的岩石層。人歇機器不歇,24小時晝夜施工。

施工艱苦卓絕,超乎潘開太想象,“戰士們在作業面上掘進時,除身后以外,上下左右以及前方五個方向都是堅硬的岩石,可謂‘五塊石頭夾一塊肉’。”

有人測算,如果將開挖出來的石渣筑成一米見方的石牆,長達1500公裡。

今天,如果不走進這個通道連廊交錯縱橫的迷宮,零距離感受這個“世界最大人工洞體”的震撼,很難體察這個工程凝聚了一代人怎樣的經歷、沉澱了一代人怎樣的情感。

每當聽到別人的不以為然——“就是個空洞子”,潘開太心裡就不是滋味:“它是座地下城啊,熔鑄了前前后后6萬創業者的忠誠與心血!”

時光如橡皮擦拭著一切,但也總有擦拭不去的東西。一位游客寫道:“誰說,開拓者挖洞時,用的不是壯志、不是豪情、不是奉獻?誰說,艱難僅一紙之薄?誰說,鑿空了的山體是虛幻之境?”

離洞口約3公裡,一個叫“一碗水”的地方,有座烈士陵園。紀念碑上鐫刻著掘洞和軍工建設過程中犧牲的53名烈士與病逝的18名戰士,平均年齡隻有21歲。有的墓碑隻有姓名,沒有入伍原籍地記載﹔有的信息全無,僅寫著“烈士之墓”。

來自甘肅的劉世德1968年犧牲后就長眠於此。由於涉密,其弟劉興哥隻知哥哥犧牲時在重慶,具體的掩埋地點不詳。在有生之年到哥哥的墳前祭奠,一直是劉興哥的心願。

漫漫尋親路,幾多艱難。也許是上天眷顧,2011年5月,劉興哥闌尾炎發作住院,與同病房的病友閑聊時得知,他親手掩埋了哥哥劉世德的尸骨!

60歲的老人劉興哥帶著劉世德烈士的兒子,立即坐上了甘肅駛往重慶的火車,按圖索驥,43年后終來到哥哥墓前,一跪淚雙流……

英雄默默埋骨異鄉,將他們對“奉獻犧牲”的詮釋,留駐大山深處,長存人們心中。

一位名叫周德全的老人,在這裡堅持守陵40年,2014年去世,留下遺願,埋在烈士陵園的圍牆外,繼續陪護這些鮮為人知的英烈們。周家后人,又開始接力守陵。

如今,“一碗水”烈士陵園已被列為重慶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每到清明,建峰集團領導都會來到這裡敬獻花圈﹔每個月,團員青年都會輪流來此祭掃﹔每個新員工,入職培訓必有一課:參觀洞體、瞻仰烈士陵園,重走創業路。

(責編:宋煦冬、劉軍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