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勝利閱兵空中梯隊彩排 詳解六大新面孔

2015年07月08日08:47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抗戰勝利閱兵空中梯隊彩排 詳解六大新面孔

  今年9月3日,萬眾期待的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式將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盛大上演。

  7月2日,空中梯隊在北京東郊的通州進行了彩排。解放軍海陸空三軍航空兵總計189架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組成了建國以來最大的閱兵空中梯隊。這一規模,大大超過了2009年國慶60周年閱兵時151架的規模。

  當天,有網友在通州拍到多達10個空中方隊進行編隊訓練的照片。與2009年國慶閱兵相比,除了規模增加以外,殲-7、殲-8、轟-6H等老舊機型不見了蹤影,國產新機型比重有了顯著增加,尤其是海空軍的預警機、電子偵察機、海上警戒機等特種支援機型,顯示了我軍空中力量對於信息化的極端重視與建設成果。

  尤為引人矚目的,是在我國大型閱兵式上首度亮相的六個新機型——殲-15、殲-10S、轟-6K、高新八號、武直-10和直-19。錢報記者邀請超級大本營軍事網站主編李小健,為讀者解說這掠過藍天的六張新面孔。

  新面孔之一:

  海軍殲-15“飛鯊”艦載戰斗機

點擊進入下一頁

  亮點:為固定翼戰機機群壓軸的第9梯隊,由“遼寧”號航母艦載機聯隊的5架殲-15組成,五機排成V字箭形隊列通過,還放下尾鉤以示致敬。這是中國海軍艦載機首次參與盛大閱兵式,將成為中國海軍航空力量崛起的一個標志。

  專家解讀:“遼寧”號航空母艦以及艦上搭載的殲-15,在前幾年的密集報道中,公眾已經較為熟悉了。不過,過去大家熟悉的是“黃皮”的殲-15原型機,而這次出現的是淺海灰色涂裝的量產型殲-15,座艙兩側還涂有紅黃兩色色帶和五星紅旗圖案,應該是為本次閱兵而設計的專門涂裝。

  殲-15是在蘇-33和殲-11基礎上發展的重型艦載戰機。外界推測“遼寧”號的載機量僅有二三十架。但是相對更小更輕的F/A-18“大黃蜂”、米格-29K、“陣風”那樣的中型艦載機,“飛鯊”的作戰半徑更大、滯空時間更長,挂載投放重型彈藥能力更強悍,更粗的機頭也能容納直徑更大的相控陣雷達,而且更強勁的發動機也能提供更給力的發電量,支撐更大的雷達功率,增大探測距離和抗干擾能力。

  因此,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殲-15將是中國航母主要的、甚至唯一的艦載戰斗機。

圖片聚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東京奧運會今日看點:中國隊向女子蹦床金…
  2. 初心砥柱天地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
  3.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發布一批干部任前…
  4. 重慶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
  5. “祝融號”火星車累計行駛708米!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