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加強戰略力量建設、展示核實力的動作,看似咄咄逼人,實則是維護國家安全、保持國家尊嚴的需要

陶祥軍

2015年11月23日05:51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俄羅斯加強戰略力量建設、展示核實力的動作,看似咄咄逼人,實則是維護國家安全、保持國家尊嚴的需要

  日前,俄羅斯兩家電視頻道播出了一段“泄密視頻”,相關畫面清晰顯示,俄羅斯正在研究可攜帶核彈頭的魚雷。此前不久,包括俄羅斯戰略導彈部隊在內的俄軍數支力量還舉行了大規模導彈發射演習,雖然俄聲稱演習目的是對俄軍的指揮系統進行檢驗,但不少評論認為,這是一次針對大規模全面“核攤牌”的演習,俄羅斯通過這次演習提醒西方國家,其仍具備強大的全面核戰爭能力。

  無論是前蘇聯,還是俄羅斯,都非常重視核威懾力量建設。冷戰期間,蘇聯長期保持著龐大的核武庫。蘇聯解體后,俄羅斯不僅繼承了其核武遺產,也繼承了核威懾思想。俄羅斯總統普京曾將俄核武器比喻為“熊的牙齒和爪子”,稱“一旦熊失去牙齒和爪子,就會變成一隻毛絨玩具”。俄羅斯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普什科夫則更加直白地指出,北約不會進攻俄羅斯,“唯一原因是我們有核武器”。

  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俄羅斯在對武器裝備進行信息化、現代化改造的過程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努力實現核力量的升級換代。其中,“白楊-M”洲際戰略導彈有“導彈防御系統克星”之譽,其升級版“亞爾斯”洲際彈道導彈,以其超強機動能力和分導式核彈頭,更被視為俄羅斯抗衡美國的“撒手锏”。通過信息化改造的戰略轟炸機、核潛艇等核打擊平台,也在陸續更新換代。這樣的努力,在戰略上也收到相應的效果。

  其實,強調發展核武器,尤其是把洲際彈道導彈作為軍備優先發展方面,對俄羅斯而言,很大程度上是不得已而為之。據俄羅斯媒體報道,俄大量的洲際彈道導彈即將到達服役年限,到2020年,在役的核彈頭數量將減少一半。因此,俄總統普京宣布將在今年內新增40枚洲際彈道導彈的動作,在許多分析人士看來,只是對因老化而日益縮減的洲際彈道導彈庫的一種正常補充,從而使俄核武庫維持一個適當規模,保持對美國的核平衡,這更多的是出於俄維護國家安全、保持國家尊嚴的需要,既談不上核武庫的擴充,更非要進行所謂的核競賽。

  同時,俄加強核力量建設,也是對自身常規武器裝備劣勢的一種彌補。2010年12月,俄總統批准了《2011-2020年國家武器綱要》,這份雄心勃勃的武器裝備發展十年規劃,曾計劃投入20萬億盧布用於武器裝備更新。但如今時間近半,卻隻完成了最初預想30%的任務量。要在未來五年中完成其余70%的任務量,情況並不樂觀。

  這其中,最大的壓力來自財政預算。由於國際油價連續下跌,西方持續實施經濟制裁,俄經濟從2014年中期開始就陷入停滯,2015年經濟預期將萎縮3%。鑒於經濟發展前景和財政預算狀況尚不明朗,俄軍事工業委員會決定將下一份國家武器綱要的撥款額度從55萬億盧布壓縮到30萬億盧布,發布時間也從原定的2015年推遲到2018年。

  此外,軍工企業科研生產能力不足,也嚴重阻礙俄武器裝備現代化規劃的順利實施。上世紀90年代的結構性破壞,以及長期的訂貨不足,使得俄國防工業整體實力大不如前。更嚴重的問題是人才緊缺,由於待遇不高,人才流失嚴重,國防工業領域工作人員的平均年齡達50歲左右,其知識結構和科研能力不足以支撐有關計劃的落實。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強調核威懾戰略,也是意在彌補其常規武器的不足,維持同美國的基本戰略平衡,從而更好地維護自身安全和利益。

  (作者單位:解放軍外國語學院)

(來源:解放軍報)

圖片聚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東京奧運會今日看點:中國隊向女子蹦床金…
  2.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發布一批干部任前…
  3. 重慶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
  4. 初心砥柱天地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
  5. “祝融號”火星車累計行駛708米!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