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專題策劃>>典型>>用生命踐行強邊使命的模范邊防連長>>新聞聚焦

烈士杜宏魂歸故裡 骨灰告別儀式在東勝舉行

2016年04月25日14:20 |
小字號

2016年1月1日,新年第一天,當我們都在忙著狂歡跨年,或者為了節日加班滿腹牢騷的時刻,伊木河連長杜宏在2015年12月30日下午,前往哨所突擊檢查途中不幸犧牲。

杜宏,男,漢族,1984年12月出生,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杭錦旗人,2002年12月到被稱為“雪域孤島”的呼倫貝爾伊木河某邊防團一連服役,歷任戰士、班長。2004年9月入黨。2007年9月,因各項工作成績突出,被保送到石家庄機械化步兵學院學習。2009年,入選建國60周年首都國慶大閱兵陸軍學員方隊,接受了黨和人民的檢閱。軍校畢業時,他再一次毅然決然的選擇了伊木河邊防一連,回到了他魂牽夢繞的地方,擔任一排排長。2011年7月,任一連代理連長。2012年6月任一連連長。

2015年12月30日下午,杜宏在前往哨所突擊檢查途中,因天氣嚴寒,雪大路滑,山路陡峭,不幸從懸崖上滑落,獻出了年僅31歲的生命。杜宏同志犧牲后,內蒙古軍區批准他為革命烈士。

杜宏事跡

杜宏的舅舅是一名有著榮譽稱號的邊防軍人,從小學起,他就以舅舅為榮,憧憬著長大后也能手握鋼槍,保衛祖國。高中畢業后,他向父母訴說了自己的打算,誰知卻遭到了激烈反對。因為,父母深知杜宏舅舅在邊防工作,不僅工作環境艱苦,而且與家人聚少離多,作為家裡的獨生子,他們希望杜宏能考上大學,找份穩定的工作,留在身邊。為了打消杜宏參軍意願,父母嚴肅地告誡他,“你從小沒吃過苦,邊防又苦又累,你根本適應不了”。但是,從軍報國的種子已經在杜宏心中生根發芽。他一邊跟父母軟磨硬泡,一邊瞞著家裡到武裝部報了名,還發動在部隊的舅舅做工作,經過一番周折,他終於如願以償地穿上了綠軍裝。

來到心儀已久的邊防部隊,興奮勁還沒過,零下40多度的低溫就給杜宏來了個下馬威。訓練場上,哈氣成霜、滴水成冰,寒風像刀割一樣,把裸露的皮膚吹得刺痛,一天下來,凍得頭腳發麻,累得腰酸腿疼。有的新戰友心裡發怵,打起了退堂鼓,杜宏也覺得很苦,但想到父母的告誡和自己的誓言,頓時把苦、累、冷拋到身后,滿腔熱情地投入到訓練場上。4個月下來,他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軍旅生涯中的第一個嘉獎。新兵下連時,他主動放棄了留在二線的機會,要求到距團機關320公裡、方圓百裡無人煙、全團條件最艱苦的伊木河邊防連站崗放哨。

在伊木河邊防連當兵的4年間,杜宏始終嚴格要求自己,執勤站崗從不懈怠、軍事訓練沖在前面,臟活累活爭搶著干,用實際行動贏得了干部認可和戰友信任。當兵第二年,他就當上了班長,還光榮地加入了黨組織。2007年,杜宏因工作成績突出,素質全面過硬,被保送到石家庄機械化步兵學院學習。

軍校畢業前夕,許多同學都忙著聯系單位,杜宏的父母也想托人把他分配到離家近一點的部隊。然而,杜宏為了報答組織報效邊防,又一次說服了家人,執意回到老團隊。團領導考慮到杜宏軍事素質好,准備把他分配到二線步兵連當排長。可杜宏始終難以割舍令他日思夢想、魂牽夢繞的伊木河。於是,他以情況熟為由,又一次向組織提出回伊木河邊防連工作的申請。

杜宏13年短暫的軍旅生涯,10年都是在伊木河這座“雪海孤島”上度過的,從戰士到連長,他把人生最美好的三千多個日日夜夜,獻給了伊木河、洒在了邊防線,最終化為一座永恆的豐碑。

伊木河,

一處未曾涉足的風景

一片遙遠神秘的邊境

一座常年冰封的哨所

伊木河,

位於共和國版圖“雞冠子”頂端,在中俄邊界大興安嶺深處,方圓三百多公裡渺無人煙,是我國最北方的邊境哨所,最低溫度為零下57℃。曾有伊木河的戰士說“晚上一個小時的夜崗站下來,凍得人骨髓裡都是涼的。”那是一種怎樣的寒冷,相信我們絕大多數人都無從體會......

“用鮮血與生命誓死捍衛祖國的每一寸領土”這十八個字,在邊防,真實存在於每一個戰士的身體血液中,更銘刻在那些已逝去的,曾鮮活存在過的生命裡。

可是,那寒冷邊陲每一撮凍僵的土壤,都關乎中國人的福祉。那每一段悄無聲息的邊境鐵絲網,都代表著飽受磨難民族的尊嚴。所以才會有風起雲涌的保衛國土之戰,所以才會有談判桌上寸土必爭的較量……而所有這一切的核心,都是為了讓自己和血脈相承,在更加遼闊富饒的土地上,生活得更加幸福與安穩。所以,才會有犧牲,而且...在所難免。

那些,站在國家邊境線上的橄欖綠,犧牲的是與家人的歡聚一堂,犧牲的是與愛人的花前月下,犧牲的是所謂緊跟時代追金踏浪的匆匆步履,甚至,會奉上自己年輕蓬勃的生命。

正如軍記者記者所言:因為走近過,所以明白,那些鎮守邊關的戰士,他們並非不食人間煙火,他們與我們一樣,也是芸芸眾生當中的一份子。冰雪中巡邏,他們多想熱熱的吃口飯。

今天下午(1月29日)4:30,杜宏骨灰告別儀式在東勝神山殯儀館舉行,骨灰將安葬在東勝福壽園。

(2016-01-29 來源:鄂爾多斯晚報 作者:李美瑩)

(責編:黃子娟、閆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