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軍報:實現強軍目標建設一流軍隊的思想法寶

2016年05月09日08:32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國家大柄,莫重於兵。”

  社會主義中國這艘巨輪正行駛在偉大復興的航道上,有風雨也見彩虹,歷平流也涉險灘。作為國之重器、利器的人民軍隊,必須向著建設強國軍隊、一流軍隊目標邁進。

  廟算者先勝。奪取軍事先機,須臾不能離開先進思想的引領。踏上強軍興軍新征程的人民軍隊,需要“更新、更勇敢的頭腦”。

  科學理論都是時代任務的體現。習主席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就是時代風雲催生的理論創新之花,是我們建設強國軍隊、一流軍隊的根本指導。

  (一)

  謀軍事,先要觀大勢。

  習主席深刻指出,世界正發生前所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於由大向強發展的關鍵階段。這是習主席統攬全局作出的科學判斷,標定了新時期人民軍隊建設發展的歷史坐標。

  我們所面對的世界,正處在一個新的轉折點上,國際力量格局發生極為深刻的變化,國際體系和國際秩序深度調整,亞太正成為國際戰略競爭的一個焦點區域。

  總的看,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未變,世界形勢總體穩定的態勢未變,但國際競爭中“叢林法則”仍大行其道,各種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行為始終是世界不穩定的根源,領土主權爭端、民族宗教矛盾、恐怖主義威脅等愈加凸顯。當今世界,維護國家安全面臨的國際環境更加復雜,軍事力量始終是維護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的保底手段。

  當今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發展模式在國際上影響力不斷增強。西方一些國家不願看到中國“風景這邊獨好”,他們“焦慮感”日益上升,明裡暗裡對我進行各種圍堵和遏制,各種敵對勢力對我西化、分化的圖謀從未停歇。我國周邊一些熱點地區局勢充滿變數,海上安全環境更加復雜,家門口生亂生戰的可能性增大。

  民族復興的征途,曙光在前卻又荊棘遍布。隻有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才能從根本上防止出現民族復興進程被打斷的危險。

  一個人會面臨成長的煩惱,一個國家同樣如此。

  我國的現代化進程,用幾十年時間經歷了別的國家幾百年走過的歷程,必然要在幾十年內承受別的國家在幾百年內釋放的社會壓力。當前,我國社會矛盾誘因多、燃點低,互聯網的發展在推動社會進步的同時,也增大了社會穩定的風險。加之,“台獨”勢力和“三股勢力”的干擾破壞,維護國家統一和社會穩定的任務艱巨而繁重。

  國家安全形勢對國防和軍隊建設提出很高要求,戰爭形態演變和世界軍事發展潮流則對強軍興軍提出緊迫要求。以信息化為主要標志的新軍事革命浪潮風起雲涌,各主要國家紛紛調整軍事戰略,搶佔軍事競爭制高點,爭奪軍事發展新優勢。

  “軍事上的落后一旦形成,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將是致命的。”

  習主席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立足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局,提出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指揮一系列重大軍事行動,開創了強軍興軍新局面。在這一偉大實踐中,形成的習主席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為強軍興軍打下了堅實的政治基礎、思想基礎、實踐基礎。

  (二)

  “歷史從哪裡開始,思想的進程也應當從哪裡開始。”

  中國傳統哲學歷來有“知難行易”與“知易行難”的爭論,中國共產黨人根據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堅持知行合一。在知與行的辯証法中,知是前提,行難,知更不易﹔知之不深、知之不真,必然導致行之偏差、南轅北轍。

  要求真知、得真智,必須穿透歷史與現實的迷霧。

  在當代中國,要回答好建設什麼樣的軍事力量,怎麼建設和運用軍事力量的時代課題,需要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當代中國軍事實踐相結合,需要把共產黨人的軍事智慧與信息化戰爭的時代要求相結合,需要把人民軍隊的特有優勢與“他山之玉”相結合。

  習主席謀深慮遠、洞幽知微、高屋建瓴,從我國由大向強的時與勢中,從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中,從我軍重整行裝再出發的起點上,直面國防和軍隊建設中的重大課題,對強軍要求作出新判斷,對強軍藍圖作出新擘畫,對強軍實踐作出新部署,實現了黨的軍事指導理論的新飛躍。

  ——在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要地位上,提出要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高度重視軍事手段在維護國家安全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強軍興軍的戰略著眼上,提出國防和軍隊建設必須放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這個大目標下來認識和推進,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提供堅強力量保証﹔

  ——在軍隊建設的目標要求上,提出要努力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努力建設世界一流軍隊﹔

  ——在軍事力量建設和運用的總方略上,提出堅持以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為統攬,加強現代戰爭作戰指導﹔

  ——在軍隊建設發展戰略指導上,提出更加注重聚焦實戰、更加注重創新驅動、更加注重體系建設、更加注重集約高效、更加注重軍民融合﹔

  ——在強軍興軍的戰略布局上,提出政治建軍、改革強軍、依法治軍﹔

  ——在強軍之策上,提出把軍民融合發展作為一項國家戰略﹔

  ……

  習主席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既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也作出一系列關系全局的新決策新部署,系統地闡述了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的歷史方位、目標要求、方針原則、戰略支點、組織保証、根本動力、方法路徑等,形成了邏輯嚴密、有機統一的科學思想體系。

  習主席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既開辟了黨的軍事指導理論創新發展的新境界,也標注著馬克思主義軍事辯証法的新高度。

  這一科學思想體系,以堅定信仰追求保持政治定力,以歷史擔當意識強化黨性原則,以恢宏戰略視野謀劃強軍全局,以唯物辯証思維化解矛盾問題,以嚴密法治理念推進依法治軍,以真摯為民情懷樹牢群眾觀點,以務實思想作風增強工作實效……這一科學思想體系,是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在當代中國軍事領域的科學運用、具體展開和創新發展,是以唯物辯証法之“矢”射國防和軍隊建設之“的”的精彩篇章,彰顯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非凡理論勇氣,充分體現了習主席的領袖風范和人格魅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這三年多,如此大的變革在發生,如此強的力量在匯聚,如此多的創新在展開,使這1000多個日日夜夜成為這支軍隊89年光輝歷程中意義非凡的時間單元。世界看到的是一支勠力同心、銳意進取,重整行裝、革弊鼎新,沿著中國特色強軍之路闊步前行的中國軍隊。

  現實的變化,根本上源於思想、理念的更新和升級。

  (三)

  科學真理,都是時代精神的精華。

  習主席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具有深厚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是中國共產黨人高超政治智慧、宏闊戰略視野、精湛領導藝術的集中反映,具有鮮明的理論特色、時代特征和實踐特質。

  ——習主席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體現了深切憂患與擔當精神的統一。

  習主席治黨治國治軍戰略思想,通篇貫穿著強烈的憂患意識。這種憂患,來自於無產階級政黨領袖的堅定信仰,也來自於對人民願望要求的准確把握﹔來自於對民族復興百年夙願的歷史回應,也來自於對人類共同命運的深切關懷﹔來自於對當代軍事發展潮流的深刻洞察,也來自於對人民軍隊提高軍事能力、履行使命任務的現實要求。

  大情懷蘊含大擔當、大作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不僅反復強調要有強烈的擔當精神,而且夙興夜寐、躬身示范,以對黨、國家和人民的大忠大愛,以不懼阻力、不畏困難的堅強意志,謀民族復興偉業、布富國強軍大局、立安全發展之基,充分體現了崇高的價值追求和奮斗精神。

  ——習主席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體現了破障除弊與開新圖強的統一。

  “不破不立,破,立就在其中了”。

  習主席強調,要“直面矛盾,並運用矛盾相輔相成的特性,在解決矛盾的過程中推動事物發展”。

  2014年10月,習主席在古田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直陳部隊中特別是領導干部中存在的十大突出問題,振聾發聵、催人警醒,引領人民軍隊重整行裝再出發。

  三年多來,正是在習主席堅強領導和思想指引下,我軍堅決肅清郭伯雄、徐才厚案件流毒影響,純潔了政治生態﹔強力打虎拍蠅形成震懾,持續推進正風肅紀﹔有力清掃和平積弊,確立戰斗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准﹔直面“兩個能力不夠”“兩個差距很大”的突出矛盾,軍事能力建設提高到新水平……

  ——習主席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體現了鞏固優勢與銳意創新的統一。

  如何在中國與世界的交匯、歷史與現實的接續中,走好中國特色強軍之路?習主席反復強調:“軍事創新也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之路,致力於鞏固和擴大我們的優勢。”

  一方面,在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中國革命戰爭和人民軍隊建設實踐、中華傳統兵法相結合的過程中,我們黨靠不斷創新,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建軍治軍的原則和制度,創造了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形成了我軍的特有優勢。我們必須始終堅持和鞏固這個優勢。

  另一方面,面對世界新軍事革命的嚴峻挑戰和難得機遇,隻有與時俱進,大力推進軍事創新,努力建立起一整套適應信息化戰爭和履行使命要求的新的軍事理論、體制編制、裝備體系、戰略戰術、管理模式,才能實現新的跨越。

  ——習主席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體現了科學精神與真抓實干的統一。

  習主席曾形象地講,“如果不沉下心來抓落實,再好的目標,再好的藍圖,也只是鏡中花、水中月”。

  習主席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不僅處處體現著立足實際、尊重規律、講求實效的科學精神,而且反復強調要踏石留印、抓鐵有痕,久久為功、善作善成。

  “實干興邦,實干興軍。”這是對我們黨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和優良作風的時代表達,是我們實現強軍興軍偉業的思想和作風保証。

  (四)

  我們黨每一次成功的理論創新,都極大地改變了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面貌。

  我們黨每一次在軍事領域的理論創新,都極大地積蓄了人民戰爭的威勢。

  三年多來,國防和軍隊建設年年有新氣象,解決了一些多年來一直想解決但一直沒有很好解決的問題,解決了許多過去認為不可能解決的問題,人民軍隊在中國特色強軍之路上邁進了一大步。習主席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充分彰顯了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的科學性、真理性、指導性。

  ——為人民軍隊立起了思想旗幟。

  “主義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趨赴。”

  習主席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著眼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謀劃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建設強大軍隊、一流軍隊的共同願望,體現了國家和民族對人民軍隊的歷史重托,體現了黨的執政使命對軍隊建設的時代要求,為強軍興軍立起了光輝的思想旗幟。

  ——豐富了馬克思主義軍事思想寶庫。

  “一個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

  習主席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堅持和發展我們黨一以貫之的建軍治軍指導思想和方針原則,與毛澤東軍事思想、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胡錦濤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面對國內外形勢發生的深刻復雜變化,科學總結強軍興軍歷史經驗,敏銳洞察強軍興軍時代要求,深刻揭示強軍興軍科學規律,創造性地回答了國防和軍隊建設帶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的重大問題,提出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把我們黨對軍事發展規律的認識提到了新高度。

  ——為強軍實踐提供了銳利武器。

  理論的第一落點就是指導實踐。

  中國特色強軍之路,沒有范例可循,沒有模式可依,沒有捷徑可走。要完成強軍興軍這項光榮而艱巨的偉大事業,必須在攻堅克難中奮進,在除弊興利中前行。

  習主席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為強軍興軍提供了目標圖、路線圖和展開圖,既有宏觀的戰略思考,又有具體的工作指導﹔既指明前進的方向,又給出過河的“橋”和“船”﹔既闡明強軍的“大道”,又給出興軍的“利器”。隻有把這一科學理論作為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我們才能斬關奪隘、無往不勝。

  ——為維護世界和平和安全貢獻了中國智慧。

  “中國應當對於人類有較大的貢獻”。

  中華民族堅持以和平的方式、以文明的姿態實現偉大復興,無疑是一個世界歷史事件。中國夢強軍夢正日益彰顯出理論和實踐優勢、文化和道路魅力。

  習主席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以恢宏的世界視野和國際思維,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統籌發展安全兩件大事,充分體現了中華文化具有“兼濟天下”的博大胸懷,體現了“非戰”“和平”的武德思想,改寫了“國強必霸”的歷史和理論邏輯,為世界和平發展提供了豐厚思想寶庫。

  (五)

  當今世界,各主要國家軍隊都在極力探尋信息化戰爭的制勝之道。人民軍隊的根本制勝之道,就是黨的軍事指導理論創新成果。

  習主席強調,我們要謀大勢、抓大事。人民軍隊最現實而緊迫的任務,就是把我們黨和軍隊的政治優勢轉化為制勝優勢,把習主席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的理論威力,轉化為強軍興軍的實踐威力。

  ——把習主席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轉化為看齊追隨的堅定信仰。

  堅持原原本本研讀,注重從整體上、內在聯系上理解把握,聯系習主席領導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生動實踐來感悟,全面准確、系統深刻地理解其重大意義、基本內涵和實踐要求,進一步增強思想認同、政治認同、情感認同。通過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自覺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經常主動堅決向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看齊,堅決維護和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堅決維護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權威,堅決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指揮。

  ——把習主席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轉化為矢志強軍的戰略定力。

  習主席強調,實現我們確立的奮斗目標,要有“亂雲飛渡仍從容”的戰略定力。要把習主席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轉化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不懈追求,轉化為強軍興軍的智慧力量。不管形勢多麼錯綜復雜,不論遇到什麼艱難險阻,都始終以“亂花紛飛不迷眼”的清醒,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向著既定目標堅定前行。

  ——把習主席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轉化為強軍實踐的行動自覺。

  “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學習貫徹習主席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必須堅持理論與實際相聯系,學習與工作相對接,思考與運用相貫通,把理論學習成果具體化為強軍興軍的新觀念、新標准,新素質、新能力,打通貫徹落實的“最后一公裡”,確保黨的理論創新成果在強軍實踐中落地生根。

  高擎旗幟書華章,強軍路上啟新航。

  今天的人民軍隊,已經站在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處在由大向強發展的歷史當口,處在全面變革重塑的緊要關頭,更加離不開先進思想理論的引領。匯聚在習主席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的思想旗幟下,我們已經走上了一條光明大道,必將創造無愧於歷史、無愧於時代、無愧於黨和人民的光輝未來。(解辛平)

(責編:王壹·(實習生)、閆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