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射擊狂人獨創“三姿射擊” 13項專利全與槍械有關

 
2016年05月29日09:50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原標題:射擊狂人獨創“三姿射擊” 13項專利全與槍械有關

某人在某方面很熱愛、很擅長,網友們習慣稱之為“達人”。在嶺南武警部隊,有一個教員被稱為“射擊狂人”。

原因有二:他愛射擊,達到痴迷、痴狂的程度﹔他射擊本領高超,用“達人”不足以表達。

不信請看!公安部組織的全國特警教練員訓練場上,一位教練精湛的技藝震驚全場:180秒,運用多種姿勢,依托現有遮蔽物擊發子彈30發,擊中22個10環,8個9環。

他就是武警廣州指揮學院教研部共同科目教研室主任、射擊教員梁啟明。他苦心磨礪強本領、潛心鑽研搞革新,擁有15項教學訓練裝備發明,獲13項國家實用專利,獲軍隊院校育才獎銀獎,被評為武警部隊自學成才先進個人、全軍愛軍精武標兵,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

1

“三姿射擊”被譽為梁啟明的“殺手锏”。所謂“三姿射擊”,就是充分利用現有遮蔽物,運用倒、側、仰三種姿勢進行射擊的方法,具有較強的靈活性、運動性和隱蔽性。

“真正的反恐戰場上,萬一沒有固定尺寸的遮蔽物咋辦?現行的手槍射擊姿勢能不能進行突破?”談起這種射擊方法的探索經歷,梁啟明記憶猶新。

一次反恐射擊訓練觀摩中,梁啟明帶著自己的示范兵,用一個個干淨利索的射擊動作,以全部命中的成績贏得現場觀摩人員的陣陣掌聲。

可就在最后一個武力突擊動作中,現場擺放的遮蔽物突然倒下,僅留下25厘米的支撐物可遮擋,緊要關頭,梁啟明運用3個月潛心研究的“三姿射擊”,打出3個10環,驚艷全場。

正是因為這些獨特的動作,梁啟明招來少數人的質疑:這些“怪招”有多大實戰價值?

“反恐是個大課題,隻有突破思維定勢大膽創新,才能在反恐行動中佔據優勢。”面對非議,梁啟明心裡暗暗較勁:實戰會檢驗一切。

2013年,來自19個國家的憲兵代表在該院參觀交流。梁啟明運用“三姿射擊”以30發子彈298環的成績贏得現場人員的高度贊揚。羅馬尼亞憲兵代表米特拉著梁啟明合影留念,並不停地贊嘆:“你很棒!”

2

脫下軍裝,看著梁啟明身上一塊塊傷疤,他的家人很心疼。但他滿不在乎:“學員走出校門都要面對真刀真槍的考驗,我留下點傷疤算什麼!”

在常規的近距離抓捕行動中,武警官兵對持械鬧事者、精神病患者和持刀暴力分子,要麼徒手通過擒敵格斗將對方擊倒,要麼使用警械將對方制服,但也正是這些與對方的直接肢體接觸,導致一些官兵負傷甚至獻出寶貴生命。

“能否研制發明出一種抓捕器械,提升官兵在作戰中的安全系數和制服對方的成功率?”

梁啟明不分晝夜,從繪制圖紙、制作樣品、驗証論証到調試定型,他用了3個月時間,終於設計制作成功一款多功能抓捕器。

為驗証抓捕器的可靠性,梁啟明將自己設定為抓捕對象,10余次試驗下來,梁啟明的手腳脫皮流血、傷痕累累。一次,為了調試抓捕器的電流限度,梁啟明被電暈幾次,嚇得同事以為出了事。

5年時間裡,梁啟明先后發明步槍通用校槍器、88式狙擊步槍消聲器、狙擊步槍通用瞄准鏡、多功能警用盾牌等15項教學訓練裝備,其中13項榮獲國家實用專利。步槍通用校槍器和95式、03式助退器在全軍推廣使用。

3

精密、靈活是射擊教學的特點,更是難點。和很多射擊教員的“穩”式教學法不同,梁啟明則倡導“自由體驗、不受限制、靈活多變”的射擊體驗式教學法。

學員鄭陸軍被同學們調侃為“射擊短道手”。訓練時射擊成績優秀,平時講起射擊要點來更是頭頭是道,可一遇考核就“歇菜”。射擊教員們運用多種方法,硬是將鄭陸軍“戰場不適應症”治好。

梁啟明運用“體驗、技巧、實戰”三步教學法對鄭陸軍進行訓練。“每名官兵都是射擊高手的潛力股,人人都有可能成為優秀射手,除了自身努力外,關鍵在於教員怎麼教!”在梁啟明的指導下,鄭陸軍成為優秀的射擊小教員。

該院領導介紹,梁啟明從教多年,帶出的指揮人才和狙擊手有數千人,他教出的學員有70余人參加了國際軍事交流,多人獲得國際特種兵“勇士”稱號。

(《解放軍報》2016年05月29日 07版)

(責編:黃子娟、白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