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空軍老戰士報告團:老團長作完最后一場報告后住院

2016年06月15日08:53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上圖:報告團成員韓琳、袁升科在某高炮陣地上講傳統。

  5月下旬,中部戰區空軍某指揮所野外駐訓場,87歲的老戰士報告團團長袁升科正在圍繞“服從改革大局,擔當強軍使命”為參演官兵作報告。報告團成立30年來,25位和袁升科一樣的老紅軍、老八路、老戰士相繼加入報告團。他們奔走在大江南北20多個省、市、自治區,宣講黨的創新理論,傳承紅色基因,作報告3400余場,直接聽眾達220余萬人次,被譽為黨的創新理論和光榮傳統的“播火者”。

  當干部可以退居“二線”,黨員卻永遠沒有“二線”

  1985年,中央軍委頒發《合並整編大軍區》的命令,將原有的11個大軍區調整為7大軍區。面對黨的號令,大家積極響應,叫留就留,叫下就下,叫退就退,不講條件,沒有怨言。原武漢軍區空軍一大批從戰場上走過來的老同志,不僅無條件地服從安排,而且還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迎接改革。

  當時正值改革開放初期,社會上出現了一股否定黨的領導、否定社會主義的歪風,造成了思想混亂。原武漢軍區空軍副參謀長張緒面對這一切坐不住了,認為這個時候必須站出來為黨分憂。離休當天他在日記中寫道:“當干部可以退居‘二線’,黨員卻永遠沒有‘二線’。官職雖然沒有了,但黨員的責任和義務還在,人生的追求還在。隻要心臟還在跳動,就要為黨和人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1986年10月,在張緒的倡議下,空軍武昌上馬庄干休所10名離職的老紅軍、老八路,組建老戰士報告團,德高望重的張緒被選舉為團長,報告團成員包括《延安求學記》的作者馬國昌、三過草地兩爬雪山的老紅軍楊春暉、毛主席在延安時期的警衛員翟作軍、“孤膽抗日英雄”劉文科……每名老戰士身上都有一段不平凡的經歷,每名老戰士的事跡都印証著對黨的忠誠。

  副團長馬國昌13歲參加八路軍,在延安時用樺樹皮作紙,練習寫作。他在上世紀50年代出版的《延安求學記》,被共青團中央列入青少年閱讀書目。1989年4月27日,武漢工業大學邀請馬國昌給200多名要求入黨的本科生、研究生講黨課。他滿懷深情地回憶起自己13歲參加八路軍時,連長把僅有的一點鹽巴讓給他的情景﹔“百團大戰”中他的連長犧牲時,腸子被日本鬼子挑破后流出來的盡是野菜汁的情景。2個多小時的報告,深深打動了青年學子。

  報告團的精彩報告引起強烈反響,消息不脛而走。30年來,這些在血與火的歷史中成長為英雄的老人們,緊扣時代脈搏,不斷用他們挂滿胸前的勛章、用愛黨愛國的赤膽忠心,宣傳革命理想信念,報告的內容不斷拓展,報告的對象從軍內延伸到軍外,包括地方黨政機關的干部,大中院校的學生,企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等。

  “把黨的創新理論傳播給千千萬萬的人……”這是老團長張緒為自己寫的座右銘。2008年2月,張緒在卓刀泉中學作完最后一場報告后,住進了醫院,副團長袁升科前去探視。臨別前,張緒拉著他的手,用微弱的聲音叮囑:“科學發展觀要抓緊學習傳播……報告團要擴充……后繼有人。”

  “趁著胳膊和腿還能動彈,就要力所能及為黨做點事。”報告團成員鄭長華和韓琳都是老八路,鄭長華參加過孟良崮戰役、太原戰役,在朝鮮戰場上帶領全團擊落擊傷敵機47架,被空軍授予二級戰斗英雄榮譽稱號﹔韓琳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開辟拉薩航線,創造了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跡。2014年6月,得知報告團要增補新成員,2位老人主動找上門,要求加入報告團。從此,報告團的隊伍裡又多了2名“飛將軍”。

  不是簡單地再現歷史,而是心靈的碰撞

  報告團中有11人參加過戰爭,5人曾經身負重傷。生與死的考驗、血與火的洗禮,使他們的報告不再是干巴巴的枯燥文字,而是能夠震撼人心靈的活的教科書。

  “我們作報告不是簡單地再現歷史,而是心靈的碰撞。”現任報告團團長袁升科談起老一輩報告團成員的拼命勁頭如數家珍:老團長張緒右眼失明,左眼視力僅有0.3,平時學習離不開放大鏡,后來視力下降得厲害,就讓老伴和兒孫們念給他聽﹔副團長程遠為了作好一場報告,跑到華中科技大學圖書館蹲了一個多星期,吃住在學校﹔參加過中原突圍的報告團成員陳木康,寫完講課稿后,讓老伴當聽眾進行試講,夫妻兩人一個講一個聽,他講一段,老伴講評一段,往往一篇講課稿要推敲十幾遍……

  用心感悟,是他們的報告充滿魅力的源泉。2014年4月,72歲高齡的報告團副團長毛蘭成以“堅守信仰高地、放飛強軍夢想”為題,先后到柳州、天津、北京、宜昌、孝感、泰安、大連等空軍部隊作報告,行程近2萬余公裡。長途的跋涉,讓毛蘭成一度高血壓發作,差點住進醫院,原本以為他會取消接下來的報告,可他卻准時地出現在了第二天的講台上。支撐他走下來的,除了隨身攜帶的藥包,更有那“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信念。為增強大家對強軍目標的理解認識,他把強軍目標形象化具體化,用一段段感人的故事,一幅幅珍貴的圖片,讓大家在聆聽中思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我們這代人沒有完成的強軍夢,就靠你們這代人去實現……”一場報告下來,毛蘭成幾度哽咽,讓大家看到了一個老兵愛黨愛軍的情懷。

  “報告團的老兵用行動詮釋著信仰的力量,最有說服力和感染力。”某導彈旅政委羅明在聽完毛老的報告后感慨地說。

  報告團成員楊東生榮立過一等功,曾出席空軍首屆英雄模范功臣代表大會。他體會到用心和官兵交流,就一定能說服他們。他曾擔任過通信連指導員,念念不忘對老連隊的感情。每隔一段時間,他都要到連隊給戰士講故事,幫助做思想工作,被譽為連隊的“編外指導員”。

  2014年11月26日,習主席在會見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代表時強調,要組織引導老同志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好聲音。報告團成員在集中學習時倍感興奮,備受鼓舞。當晚,他們就行動起來,收集整理資料累計20余萬字,有報告團前輩的感人事跡、有部隊改革變遷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蘊含著催人奮進的正能量。

  今年初,某雷達站邀請報告團成員高斌為官兵講述改革強軍故事。作為1985年大裁軍的親歷者,當年他向組織表態,戰場上連生命都可以奉獻,進退去留又算得了什麼?一切聽組織的。課堂上,高老用親身經歷的事情講述著一個個朴實的道理,官兵聽得提神提勁。

  “前輩能付出的,我們為何不能付出?前輩能做到的,我們也要努力做到。”中士李雷回憶起來至今仍然很激動。

  生命不息宣講不止,他們從沒有停止服務群眾、關心下一代的步伐

  近年來,報告團成員的年齡大了,很多同志患有冠心病、高血壓、肺氣腫、腦梗塞等多種疾病,但大家從沒有停止服務群眾、關心教育下一代的步伐。

  報告團成員楊春暉15歲投身革命,16歲擔任少共縣委書記,經歷了二萬五千裡長征。2006年3月,正值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88歲高齡的楊春暉准備為干休所官兵作一場發揚長征精神的報告。沒想到,第二天,他就因肺癌住進醫院,家人和醫生都囑咐他好好休養,但他始終挂念著講課的事,趁家人和醫生不在時,偷偷在病床上撰寫講稿,可惜他住進醫院就再也沒有出來。在他6月28日去世的當天,家人在整理遺物時,發現他的病號服上衣口袋裡鼓鼓囊囊的,老伴掏出來一看,竟是未寫完的講稿。

  報告團成員任善紀曾和邱少雲是一個戰壕的戰友。2012年4月5日,他和另外3名同志本應按計劃到某雷達站作報告,但任老因心臟病突發於4月3日夜裡去世。4月5日正是他遺體告別的日子,報告團成員為了按時到雷達站作報告,提前到任老家裡告別。官兵聽說此事后,自發起立,向任老默哀致意。

  黨的十八大召開的當天,93歲高齡的報告團成員王德全因病住院,付亞鳴作為工作人員負責陪護。一大早王老就讓他打開電視,生怕錯過收看十八大開幕式。他插著導管、吸著氧氣,堅持把報告聽完。

  老團長張緒生前專門錄了兩盤影像光盤,作為特殊“遺產”留給兒子:“我參加革命幾十年,沒有給你們留下金,也沒有留下銀,留給你們的就是這張光盤。裡面是我的革命經歷和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做人准則。你們要經常看一看,不要忘記你們是紅軍的后人。”

  副團長程遠在彌留之際,專門交代子女:死后不搞遺體告別,並在他的手腕上挂一塊不鏽鋼的牌子,標明:“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者——程遠。”

  “即使倒下也要倒在講台上。”參加過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的報告團成員解生雲,心臟裝著起搏器、搭著3個支架,腿上打著鋼板,每次外出作報告還要隨身帶著胰島素。2009年4月13日,他出門時不慎滑倒在地,導致左胳膊粉碎性骨折,但想到17日要到雷達部隊作報告,他婉拒了醫生讓他留下來住院的建議,在家休養了3天,就打著繃帶如期趕到部隊,為官兵作了2個多小時的報告。官兵們感慨:“解老用行動為我們作了一場精彩的報告。”

  “生命不息,宣講不止。能講一場是一場,能影響幾個人是幾個人。”30年來,報告團的老前輩始終沒有停止前行的步伐,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贊譽,先后被授予“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全國老有所為創新獎”,被空軍授予“愛國主義教育先進集體”“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報告團原團長張緒被中組部追授為“優秀共產黨員”。(卜金寶)

  

(責編:邱越、閆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