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炒作中俄簽訂太空盟約 威脅美太空霸主地位

當地時間6月11日,美國在佛羅裡達用世界上載重能力最大的運載火箭(Delta IV)將一顆“承擔國防任務”的偵察衛星送入軌道。
據悉,這顆衛星屬於“美國國家偵察辦公室”所有,可監聽各類船舶、飛機甚至是其他衛星發出的電子信號。
德爾塔IV型重型火箭是美國現役並已執行任務的最大型運載火箭,這種火箭可以將最多28.790噸的有效載荷送入低地軌道。 將11噸有效載荷送入通信衛星所在的地球同步軌道。
另據報道,該火箭還能將11噸重有效載荷送上月球,並將8.8噸有效載荷送入火星軌道。德爾塔IV型重型高235英尺(約合72米),火箭第一級由三個公共核心助推器(Common Core Booster)組成,呈一字形直線排列。
美國國家偵查辦公室的職責主要是設計,制造和運行美國的間諜衛星系統。和此前絕大部分的間諜衛星一樣,此次發射的NROL-37衛星搭載的相關載荷和參數都是保密的,在NRO官方網站上對於這一任務只是簡單提到是用於“對國防工作提供支持”。
而為了確保保密工作,美國政府在火箭發射直播開始之后的大約6分鐘后切斷了直播信號,這顆衛星的制造承包商外界也無從得知。
但有觀察人士指出此次發射的國家偵查辦公室NROL-37衛星應當屬於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專門針對太空信號收集的SIGINT全球監聽項目旗下的“引導者”(Mentor)或“先進獵戶座”(Advanced Orion)系列信號監聽衛星。在未來數天內,NROL-37衛星將進入預設的地球靜止軌道。
NROL-37,也就是“引導者-6”衛星,是1995年以來發射的“先進獵戶座”系列中的第六顆衛星。上一顆該系列衛星的發射是在2010年。
前美國國家偵查辦公室主管布魯斯·卡森(Bruce Carlson)在當年NROL-32衛星發射時曾經對外表示“這是世界上迄今發射的最大的衛星”,當時外界得知這顆衛星安裝有展開直徑達到100米的巨大天線。有理由認為NROL-37衛星也應該採用了類似的結構設計。
但從另一方面來看,NROL-37的天線隻可能更加巨大,從而使其成為人類有史以來發射入軌的最大衛星。事實上,“先進獵戶座”系列衛星都是如此巨大,從望遠鏡裡觀察,它們都相當明亮,就像一顆暗弱的恆星。比如2009年發射的NROL -26,從望遠鏡裡觀察,其亮度相當於一顆8等星,當然這樣的亮度肉眼是不可見的。
“先進獵戶座”系列衛星的主要設計功能包括對船舶、飛行器、地面信號源甚至太空中其他衛星信號的監聽。衛星隨后會將採集的信號情報加密並下傳至美國國家偵查辦公室和國家安全局用於情報分析。
德爾塔4重型火箭剛服役十余年,它的最強運載能力很快將被今年年底發射的SpaceX重型獵鷹火箭打破,它可以運送54.4噸物資進入低地球軌道,而2018年發射的太空發射系統(SLS)火箭,低地球軌道運載能力甚至可達130.7噸。
自從2004年以來,德爾塔-IV重型火箭一共隻執行過9次任務,其中3次是執行美國國家偵查辦公室的發射任務——至少從能夠獲得的信息上來看是如此。
另據新華社西昌6月13日電,北京時間12日23時30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第23顆北斗導航衛星。
這顆星屬地球靜止軌道衛星。衛星入軌並完成在軌測試后,與其他在軌衛星共同提供服務,將進一步增強系統穩健性,強化系統服務能力,為系統服務從區域向全球拓展奠定堅實基礎。
這次發射的北斗導航衛星和配套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和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分別研制。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29次飛行。圖為中國北斗導航衛星。
【環球網軍事6月29日報道】美國Inquisitr網站6月26日發表文章稱,俄羅斯和中國於日前簽署了一份太空盟約,來保護其空間利益,同時俄羅斯太空總署還威脅稱要公布美國軍用衛星的位置。
《太空日報》報道稱,俄羅斯特別希望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開展合作,阻止太空的軍事化,但這一要求遭到美國的拒絕,因此俄羅斯威脅要公布美國軍用衛星的位置。“美國希望維持太空的壟斷地位。而且,美國並不想公開其在軌衛星的坐標。”
俄羅斯計劃公布的近地軌道物體包括大量的衛星和空間殘骸,還有美國軍用衛星的位置信息。多年前,美國也公布過俄羅斯軍用衛星的位置,但是對自己及盟友的在軌衛星則一直保密。
《人造衛星新聞》稱,該政治立場推動中俄結成維護太空權益的聯盟,促進兩國在和平探索太空領域開展合作,下一步還會考慮聯合開發太空船項目。“中俄兩國政府簽署協議,旨在保護與和平探索利用太空、建造與開發運載火箭及陸基太空基礎設施相關的技術。”
俄羅斯試圖擴大在國際空間事務中的影響力,希望編撰近地目標名錄作為聯合國資料庫的一部分。
《每日郵報》稱,據科學家聯盟估計,在地球軌道上約有1380顆衛星和50萬份太空垃圾,而俄羅斯堅稱其編撰的綜合目錄有助於提升太空安全。“俄羅斯計劃打造的所謂國家信息服務,其功能就是公開監視外太空在軌物體及在太空發生的事件。”
美國國防部退役分析人士富蘭克林·斯平尼稱,美國應該提倡與俄羅斯在太空事務中開展合作。“我的直觀感覺是,俄羅斯的舉動應該備看作是有建設性的。”
俄羅斯公開美國軍用衛星位置的目的,與1992年簽署的“開放太空協議”的規定相符合,該協議由34個其他國家聯合簽署,旨在規范太空非武裝監測衛星的運行。俄羅斯制作的名錄與北美防空聯合司令部制作的名錄相類似。
《人造衛星新聞》稱,中國、俄羅斯和許多其他國家已經知道了美國軍用衛星的位置信息,不明真相的只是普通民眾,他們對美國衛星的監測能力一無所知。“相比俄羅斯和中國所能達到的能力,公開位置真正的威脅可能是美國人民會更驚訝於我們的監測范圍。”
不過,有一件事情是可以肯定的,目前全球的太空競爭正在升溫,世界各國都想成為登陸月球、開採小行星礦藏和移民火星的第一人。
俄羅斯正在開發“太空的士”,計劃停靠在國際太空站,幫助運送宇航員到月球建立殖民地。同時,中國也一直打算建立自己的太空站,建造自己的“哈勃望遠鏡”,設立月球殖民地,並向火星派遣機器人。
雖然中俄在太空領域落后美國許多,但兩國都計劃在2030年啟動一個飛往火星的計劃。另外,美國私人太空運輸公司已經在開發太空探索工具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實際上,正是美國的這些私人項目讓俄羅斯憤怒。美國允許私營公司在太空大施拳腳,這讓俄羅斯感到備受侮辱。(知遠)
您看完這條新聞的表情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