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專題策劃>>典型>>成都軍區總醫院援藏事跡>>新聞聚焦

大愛救心點亮生命之光

——成都軍區總醫院心血管外科扶貧救心愛民為民紀實(一)

李小平、李斌、謝機有
2016年07月11日13:40 | 來源:人民網-軍事頻道
小字號

5月裡,川北巴中的天氣說變就變,剛剛還晴空萬裡,轉眼就暴雨如注。成都軍區總醫院心血管外科醫療隊一行4人背著沉重的醫療器材,在泥濘的山路上,深一腳淺一腳艱難地行進著。

這已經是他們第53次巡診了。僅1米之寬的泥漿路,以60度的陡坡,盤旋在平均落差1000米高的山岩間,路的另一邊是深不見底的峽谷。

“這邊,這邊!”風雨中,鄉親們焦急地呼喚著,他們不由地加快了腳步。

7年前,他們第一次來到這片紅色土地時,這呼喚就深深地印在了他們腦海裡。今天,他們再一次回到原點。

是什麼,牽動了他們的心?

是那呼喚深處——一個個被先天性心臟病吞噬的生靈,一個個幸福與絕望交織的家庭。

物質扶貧隻能扶一時,扶起一代希望才能扶一世

8年前,那種絕望的眼神,那般無助的表情,以及家屬撕心裂肺的哀求,至今讓心血管外科的醫務人員難以忘懷。

那是2008年的一個夏日,當12歲藏族男孩根呷父母湊夠醫藥費,帶著身材瘦弱、面色青紫、呼吸急促的兒子,來到成都軍區總醫院求救時,醫生經過詳細檢查告知:“孩子已錯過先心病手術時機。”

兒子還活著,卻被醫學宣判了“死刑”。母親扑通一聲跪哭在醫生面前。

家屬們的慟哭猶如一記重錘,深深敲在了醫務人員心上。

在隨后查閱資料中,一組數據更讓他們揪心:

——先心病已成為新生兒“頭號殺手”,在國內發病率高達8‰,目前我國有200多萬先心病患兒。

——西部高原地區,海拔每增加1000米,發病率就增加1‰。

“先心病患兒若不及時治療,約一半會在3歲以內死亡。”面對西南地區先心病發病率和死亡率高、檢出率低的現實,科室醫務人員感到一種強烈的責任和深沉的憂思:

“孩子是一個家庭和社會的未來,如果他們身患先心病,不僅會讓本就貧窮的家庭雪上加霜,更會遲滯地區的經濟發展,他們羸弱的肩膀又如何扛得起脫貧致富的重任?”

窗外,瑟瑟寒風卷起一地落葉在空中飄散開去﹔室內,涓涓暖流匯成愛的信念在心中慢慢升騰。

“物質的扶貧隻能扶一時,扶起一代希望才能扶一世。”支委會上,“一班人”經過深入討論形成共識:“扶貧先扶人,救貧先救心。”

2009年1月,醫院組建以張近寶為學術帶頭人的先心病治療團隊,將心血管外科的專業重點轉向嬰幼兒復雜先心病救治。

2009年2月,醫院抽調精兵強將充實到科室,購置先進專業醫療設備,並將ICU重症監護室劃歸科室統一管理,完成了學科力量、技術和設備的整合。

沒有患兒我們就走出去找,手術缺錢我們就想辦法籌

新科室成立后,一個嚴峻的問題擺在了大家面前:當月僅收治了3名先心病患兒。

一邊是貧困地區大量先心病患兒痛苦無助、得不到救治﹔一邊是科室坐擁先進設備、優秀團隊卻沒有病源。面對尷尬的開局,夜裡,心血管外科的醫護人員們輾轉反側,久久不能入眠:是老百姓對我們技術不信服,還是自身工作做得不夠好?

就在大家一籌莫展時,從對口幫帶醫院返回的副主任歐陽輝找到了問題症結:先心病患兒大多出生在貧困山區,信息閉塞,交通不便,隻有我們邁開步子走出去,才能把先心病患兒找回來。

一語點醒夢中人。隨后,他們聯合超聲科醫生組成巡診小分隊,深入革命老區、邊疆山區、少數民族聚居區進行篩查。首次赴巴中就帶回來21名患兒。

架起了一座橋,卻還橫著一道山。隨著患兒逐漸增多,救治經費缺乏的問題又凸顯出來:一例簡單先心病手術,介入費用一般在3萬元左右,開胸費用在3.5至4萬元﹔復雜先心病至少需要10萬元,對老少邊窮地區家庭來說,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

起初,科室打算用收益貼補患兒,但時間一長發現這隻能是權宜之計,就算不計勞動成本,藥品耗材也需大量資金。解決不了資金問題,救助工作舉步維艱。

2009年10月,北京愛佑華夏和萬科公益慈善基金會聽聞心血管外科開展先心病救治后,主動找到科室,希望由他們出資金、心血管外科出技術,在西南地區聯合開展“愛佑童心——孤貧先心病患兒手術治療”。

雙方一拍即合,當即簽訂協議。明確規定:隻要農村家庭低於當地年人均收入、城鎮家庭為當地低保戶的,每個符合救治標准的兒童將獲得相應補助。

在盡量壓縮成本的同時,科室又先后與思源搜狐焦點、北京春苗、香港嘉裡集團、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北京彩虹橋等6家基金會簽約合作,採取“基金助、醫院免、科室幫、社會捐”的模式,建立起篩查、治療、救助無縫銜接通道。

“現在為一名先心病患兒手術,個人最多承擔20%的費用。對於特別貧困的家庭,我們還聯合多家基金會共同救助,基本實現了患兒家庭‘零支付’。”醫院院長楊永健說。

3個月大的西藏林周縣患兒小日桑一出生,就查出患有復雜先天性心臟病。3次住院,欠下了10萬元債務。正當走投無路時,其母突然接到縣人民醫院通知,讓她帶兒前往成都軍區總醫院免費治療。措姆半信半疑地抱著小日桑來到心血管外科辦理入院手續。

“沒想到醫院未收一分錢,還為我們備齊了日常生活用品。”2010年12月18日,措姆帶著治愈康復的小日桑來到醫務人員辦公室,激動地說,你們就像從雲霧中射下來的一束光線,讓我們看到了人生的另一片天空。

7年來,科室先后為1500名先心病兒童實施手術,成功率達99.5%,累計減免醫療費5000多萬元。

千山萬水隔不斷我們的牽挂,千難萬險擋不住我們的腳步

走進心血管外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張中國地圖,許多地名用小紅旗標記著。

“我們每去一個地方,就在上面畫一面旗。”醫護人員介紹。

旗連成的線就是他們的“救心路”。近年來,他們先后派出50多批醫療隊,行程20余萬公裡,深入40個市(縣 ),為藏、彝、羌的28個民族群眾進行先心病篩查。

阿壩小金縣,藏名贊拉,凶神之意。

2010年3月10日,科室小分隊驅車到小金縣為30余名疑似先心病患兒篩查。

當車行至夾金山盤山路時,地面暗冰像給車輪抹了油似的,汽車搖搖晃晃地爬行著,突然一塊飛石從山坡滾了下來,駕駛員猛打方向盤,車子撞在了路邊的土坡上。

被嚇懵了的一車人戰戰兢兢走出車門,望著簸箕大的石頭,駕駛員心有余悸地說:“太危險了,我們還是原路返回吧。”

帶隊的醫療小分隊隊長堅定地說:“我們往前一步,也許有死的危險,但帶給孩子卻是生的希望。走!繼續走!”歷經23個小時艱難跋涉、換了3次備胎的醫療隊終於到達目的地。

不管路有多險,有患兒的地方都要去﹔不管人有多累,絕不遺漏一個孩子。

2013年5月,醫療隊在西藏芒康篩查時,勞累了一天的隊員們正准備休息,一位阿媽告訴他們,鄰縣有一名疑似先心病患兒,大家二話不說,帶上設備就走。

在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東達山時,不少隊員出現嚴重高原反應,超聲科醫生趙恆口唇發紺、突然暈倒,一些同志打起了退堂鼓:為一個疑似患兒這麼拼,值得嗎?

醫療隊長喘著粗氣說:“寧可搞錯也不能錯過,即使疑似也要排除。”他們繼續在風雪中前行。

腳步一次比一次邁得遠,任務一次比一次更重,像“打仗一樣的急行軍”成了他們的家常便飯。

一次,約定去雲南華坪縣篩查,行至攀枝花時天色已晚,基金會同志建議調整計劃,休息一晚再去,但醫療隊認為一次休整就會影響后續篩查任務,執意連夜翻越大山,第二天清晨准時出現在了孩子們面前。

千山萬水隔不斷他們的牽挂,千難萬險擋不住他們的腳步。2014年4月,醫療隊再次前往西藏,轉戰林芝、波密、察隅等地,現場聽診和超聲篩查了692名兒童。盡管高原反應讓大家頭痛欲裂,盡管長時聽診磨破了耳朵皮,但望著滿懷期待的家長和孩子,他們總是抱怨“走得還不夠遠”。

當醫生檢查完得出可以手術的結論時,稍大懂事的孩子哭了,天真爛漫的小朋友笑了,一些家長緊緊握住醫生們的手,久久不願鬆開。

西部兒童基金會工作人員蓮蓮保存著這樣一張照片:在原木搭建的小屋前,僜人們身著艷麗的民族盛裝,把幾抹軍綠緊緊地簇在中央。不遠處,下察隅的油桐花連成海洋,如西藏的藍天白雲般絢爛。 

(責編:黃子娟、閆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