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專題策劃>>典型>>成都軍區總醫院援藏事跡>>新聞聚焦

大醫精誠攀登心術巔峰

——成都軍區總醫院心血管外科扶貧救心愛民為民紀實(三)

李小平、孫超、倪生金
2016年07月11日13:45 | 來源:人民網-軍事頻道
小字號

切割、沖洗、縫合、打結……

柳葉刀在密如“織網”的心血管間翩翩起舞,細若游絲的縫線在核桃般大的心臟上來回穿梭。

2014年3月,成都。

西南地區心臟外科手術技術研討峰會展演示科目正緊張進行。

成都軍區總醫院心血管外科專家們,憑借嫻熟的技藝和精准的手法,博得了與會專家經久不息的掌聲。

掌聲背后是攻堅克難的辛勤付出,掌聲背后是孜孜不倦的上下求索,掌聲背后是緊盯前沿的技術創新。

春去秋來,心血管外科76名醫務人員以心求新、以新護心,用拼搏和進取為先心病患兒搭起了座座生命之橋。

站得高才能看得遠,以國際視野引領學科發展方向

夜深了,心血管外科辦公室的燈還亮著。

醫生鄔曉臣正查閱英文資料,為明天的國際視頻連線作准備,散落在地上的譯稿密密麻麻寫滿了修改和注釋。

每周一次典型病例剖析、每月一次讀書報告會、每季度一次外請專家授課、每年一次國際連線交流,是心血管外科成立以來一直堅持的傳統。

“站得高,才能看得遠。”主任張近寶說,科室始終緊盯國際學術前沿,用創新理論標定發展方向,保持了學科建設與國際最新成果的同頻共振。

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荷蘭馬斯特裡赫特大學、美國克利夫蘭醫療中心等院所知名專家,一次次走進他們的講堂,常態拓寬醫護人員眼界視角。

北京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德國洪堡大學醫學院、美國邁阿密醫學院、紐約州聖約瑟夫醫院……留下了他們孜孜不倦游學深造的足跡,培養出了丁盛、歐陽輝、辛梅等一大批學科骨干。

“請進來,走出去”,既是目光向國際先進水平的聚焦看齊,更是將前沿研究成果轉化為臨床實踐的無縫銜接。

中度昏迷,嘴唇紫紺,咽喉反射消失,僅有60%的血氧飽和度還在持續下降……2013年9月,腎移植術后合並呼吸嚴重衰竭的患者小張,從醫院重症醫學科緊急轉到心血管外科搶救。

“患者心肺基本‘罷工’,隻能搭建高級生命支持系統ECMO維持生命。”心血管外科技師辛梅回憶到,ECMO當時在西南地區尚未成功實施,技術難度可想而知。

但他們憑借國內外的先進技術和典型案例,成功為患者在體外搭建起模擬肺臟血液氧合平台,讓患者超負荷的心肺得到完全休息。

精細制定搶救方案、精准調控生理指標、精確配置藥液比例,經過68小時不間斷的晝夜監護,患者成功脫離ECMO支持,實現心肺復蘇。

“技術空白”“醫學奇跡”“西南領先”……翻看心血管外科救治患兒檔案,像這樣的記錄不勝枚舉。他們把成績和榮譽當作一種激勵:“沒有站在山上,就看不到山那邊雄峻的山峰,更看不到通向山巔還有一條攀登的路。”

患者托付的是生命,我們研究就要拼命

2010年1月,醫生劉剛到科室報到時,正趕上為人謙和的主任張近寶異常地發火。

當時,一個不足20天的新生兒患完全房室管畸形合並法樂氏四聯症,科室第一次遇到這麼小的患兒、這麼復雜的病情,為安全起見,張主任最終選擇向外醫院請求技術支持。

“你們這樣的大醫院還需要請外援嗎?”家屬質疑的目光,讓現場醫務人員如芒在背。

張主任當即立下軍令狀:絕不能讓這樣的事情在科室再次發生!

為磨練心臟縫合技術,核桃般大的兔子心臟成了他們的“訓練場”,細若發絲的小鼠血管成了他們的“試驗田”,嫩若豆腐的葡萄成了他們“磨刀”的“主陣地”。

一針兩針、十針百針、千針萬針,一個個晶瑩剔透、吹彈可破的心臟,留下了他們一門精進、精益求精的印記。

一天兩天、一月兩月、一年數年,一次次夙興夜寐、宵衣旰食的磨練,見証了他們堅持不懈、矢志不渝的追求。

由於夜以繼日、長年累月的縫合打結,醫生們大拇指和無名指中部長出了厚厚的“繭結”。以至於一名年輕醫生在相親時,被對方誤認為是建筑工人。

但對於低齡低體重的先心病患兒,僅憑細膩的手感和靈巧的操作還遠遠不夠,術中體外循環失之毫厘就可能導致患者生死。

3公斤重的嬰兒,血容量不足300毫升,而過去使用的嬰幼兒管道及設備需要400多毫升液體量才能滿足循環要求,這樣一來,管道中的容量和嬰幼兒自身血容量相比相差較大,大量液體進入循環后可能造成全身組織水腫,進而引發相關並發症,面對這一棘手問題該怎麼辦?

張主任帶著體外循環組的醫生輾轉國內醫療器械生產廠家,反復比對不同材質型號管道在嬰幼兒手術中的最佳組合。

當時護士魏曉紅負責收集材料,許多人不解地找到她:你一個護士不好好照顧病人,天天不務正業研究醫療器材干什麼?就連自己小孩也抱怨,媽媽出差帶回來的全是導管,一點意思也沒有。那段時間,女兒戲稱她為“管子媽媽”。

“隻要有利於先心病診斷救治,我們就要去試﹔隻要有利於提高手術成功幾率,我們就要去拼﹔隻要有利於改善患者生存質量,我們就要去闖。”張主任說,患者托付的是生命,我們研究就要拼命。

2010年4月,醫院收治了一名出生8天、體重2千克的新生兒。這名嬰兒患有完全性大動脈錯位復雜先心病,多個器官未發育完全。當時新生兒體外循環國內鮮有實施,西南地區尚無先例。科室5次開會研究手術方案,歷經10小時苦戰,成功為嬰兒實施了體外循環下的大動脈調轉手術。

2011年8月,一個女嬰被送到醫院。嬰兒的心臟被一層薄薄的皮膚包裹著,不停地在胸口上跳動,給人“呼之欲出”的感覺。這種心臟畸形非常罕見,發病率為百萬分之五。科室醫務人員查閱了大量資料,成功將外露心臟放回體內。

一個個成功手術的背后,是他們潛心研究、集智攻關的結果,是他們敬業拼搏、精業進取的結晶。近年來,科室先后破解20多項低齡低體重患兒手術難題,來科室就診的患者中復雜先心病患兒超過50%。

戰勝自己才能領跑別人,挑戰極限才能問鼎山巔

與病魔斗爭多年,醫務人員們發現,人生最難戰勝的是自己。

心臟醫學科學有內外之分,心內科主要是介入手術、藥物治療,心血管外科主要負責開刀手術、矯治畸形,內外科醫生涇渭分明、分工明確。

近年來,隨著治療理念的更新,“雜交技術”走進了內外科的交叉領域。2010年,心血管外科看到國外心臟雜交手術成功實施的案例后,當即萌生了搭建“雜交手術室”的念頭,把內科介入方法引入外科手術,創建醫學上的“南水北調”。

從零開始,意味著要比別人付出百倍的艱辛和努力。在科室領導的帶動下,外科醫生拿起介入手術教材,從基礎學起當起了“小學生”。

廣泛涉獵,打破的是慣性思維。技術融合,打通的是學科壁壘。

2015年3月,患者李某住進科室,經全面診斷發現其心臟降主動脈有夾層、主動脈瓣嚴重病變,按照以往救治方法,需進行兩次手術,但病人病情較重,很可能熬不到第二次手術。

無影燈下,醫護人員屏住呼吸。介入組先從患者股動脈切入,進行主動脈夾層腔內修復﹔手術組啟動體外循環系統,實施中低溫下主動脈瓣置換,經過5個小時協力合作,患者轉危為安。

他們不斷奔跑,是對極限的叩問﹔他們不斷攀登,是對巔峰的問鼎。剛攻克了雜交手術技術難關,縮短病人術后復蘇時間的難題又進入了他們視野。

心臟手術大多採用4℃的冷血停跳液,借助低溫的冷卻作用,心臟能夠較好地進入停跳狀態。但心臟復跳往往要等待數分鐘,幾分鐘的復蘇時間可能造成身體機能損傷,嚴重的將影響術后心功能的順利恢復。

“做沒有做過的事情,做不敢做的事情。”辛梅帶著體外循環組向極限發起了沖鋒。

近千次動物心臟實驗,上萬組研究數據對比,終於成功研制出與患者體溫相近,能夠實施精准灌注的“溫血停跳液”,實現了患兒術后心臟即刻復蘇。

“不畏浮雲遮望眼,隻緣身在最高層。”科室還針對西南地區瓣膜病高發的特點,對瓣膜病縫合技術進行改良,創新應用左房折疊新線路+射頻消融技術,大大提高了重症瓣膜病的手術成功率。為提高心臟介入的定位精度,潛心發明了介入測量定位“神器”,使支架定位精確度達到2.5毫米以內,手術時間較傳統的造影技術縮短了30分鐘。

春華秋實,厚積薄發。近年來,科室先后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子課題2項,獲軍隊科技成果獎2項,軍隊醫療成果獎2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2項。2014年,主任張近寶被中國醫師協會授予心血管外科專業醫生最高獎“金刀獎”。

“戰勝自己才能領跑別人,挑戰極限才能問鼎山巔。”在一次次突破、突破、再突破的自我戰勝中,在一次次創新、創新、再創新的自我超越中,他們雕刻出的是一群攀登者群像,他們永遠在路上,向艱險挑戰,向巔峰進發……

(責編:黃子娟、閆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