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仲裁案暴露美國的“三短”
南海仲裁案從頭到尾就是一場披著法律外衣的政治鬧劇。菲律賓阿基諾三世政府和仲裁庭在前台表演,而木偶牽線人則是作為域外國家的美國。從2013年菲律賓提起仲裁起,美國就是背后的始作俑者,且一直不遺余力地推波助瀾。這不,菲律賓南海仲裁案的裁決結果剛一出籠,美國就跳將出來,為這一非法無效的仲裁裁決張目,稱所謂裁決對中菲雙方都有法律拘束力,“希望雙方遵守有關義務”。
美國的表態看似正義感十足,但根本經不起歷史的考察和法理的推敲。事實上,建立在濫權越權基礎上的仲裁案,全過程卻暴露了美國三個方面的“短”:
理短。中國對南海諸島的主權和在南海的相關權益,是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確立的。即便對這段歷史不甚清楚,美國也不該對其曾參與其中的現代歷史如此健忘——二戰后期的《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確立戰后國際秩序的文件,要求日本將竊取的中國領土歸還中國。戰后,中國軍政人員乘坐美國提供的軍艦,分赴西沙和南沙群島舉行接收儀式,樹碑立標,派兵駐守。美國戰后出版的《哥倫比亞平科特世界地名辭典》中,對“南沙群島”條目的表述是:“南中國海的中國屬地,為廣東省的一部分。”這些足以証明,美國對中國在南海擁有的主權,是有著明確認知的。
更為可笑的是,口口聲聲要求別人遵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美國,自己至今也沒有批准加入《公約》。這種兩面性和虛偽性,翻看一下美國的歷史,可謂比比皆是。公開摒棄《京都議定書》、單方面放棄美蘇《反彈道導彈條約》、在國際海洋法框架外推出所謂“航行自由計劃”,對國際法一直合則用、不合則棄的美國,居然恬不知恥地要求別人遵守國際法,豈不貽笑大方?
具體到南海仲裁案上,美國一方面公開承諾在有關領土爭議問題上不持立場,一方面卻挑唆菲律賓前任政府提出南海仲裁案,不是打氣兒鼓勁兒,就是幫著找律師出謀劃策,甚至罔顧事實,在所謂裁決結果出籠后,發表聲明為非法無效的仲裁裁決張目,給各方妥善管控海上局勢、和平解決爭議制造嚴重障礙。真不知道,美國做這些事情的時候,究竟哪裡來的資格,又是哪裡來的勇氣!
力短。美國可以操縱菲律賓前任政府提出仲裁案,卻操縱不了菲律賓理性的國民。“菲律賓政府求助美國的做法隻會令事情變得更復雜。”“這個仲裁的唯一受益者不是菲律賓,而是美國。”“如果中菲進行雙邊談判,那麼東盟國家都會開始願意合作,這是美國不願意看到的。”……這些理性的言論,都來自菲律賓國內的有識之士。菲律賓新政府上台后,也做了一系列相對積極的表態,包括願同中國就南海問題恢復協商對話。
美國可以操縱西方媒體對中國大潑臟水,將“南海軍事化”“破壞南海航行自由”“改變南海現狀”“大國欺負小國”等帽子拋向中國,但操縱不了國際社會公道正義的力量。60多個國家以及全球范圍內230個政黨和政治組織公開理解和支持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和主張,就是明証。
美國可以操縱仲裁庭做出所謂裁決,甚至派出艦機炫耀武力,但改變不了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是老祖宗留下來的。不論仲裁結果如何,都不會影響中國在南海的主權和權益。中國軍隊將堅定不移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海洋權益,堅決維護地區和平穩定,應對各種威脅挑戰。
識短。亂中取利,一直是美國維護自身全球霸權的重要手段,且屢試不爽。君不見,以保護人權名義發動的科索沃戰爭,給剛剛誕生的歐元當頭一棒﹔美國主導的北約東擴,蠶食和擠壓了俄羅斯的戰略空間,也讓歐洲難以與俄羅斯建立起穩定的戰略互信。
於是乎,從中嘗到甜頭的美國,在太平洋地區故伎重施,將這一套充滿冷戰思維和霸權邏輯的做法,運用到太平洋地區,推出“亞太再平衡”戰略,在東南亞制造“南海緊張論”、宣揚“中國威脅論”、推銷“美國保護傘”。其“唯恐不亂”“渾水摸魚”的心態昭然若揭。
然而,正所謂“識短則蔽”。美國隻看到了“亂中取利”的好處,卻沒有看到世界大勢的變化。當今世界已經進入各國相互依存的全球化時代,中美兩國共同利益遠遠大於分歧,寬廣的太平洋也有足夠空間容納中美兩個大國。但美國卻頻頻制造所謂“南海緊張局勢”,並打著“航行自由”的旗號,多次派軍艦和戰機進入中國南沙群島島礁鄰近海域和空域耀武揚威,打破了南海原有的平靜與和諧。而其不惜縱容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也給地區安全與世界和平埋下了更大的隱患,這也暴露了其戰略的短視。正如美國著名律師布魯斯·費恩所言:跑到南海去渲染“中國威脅”除了加劇地區緊張、給亞洲國家發出錯誤信號外,美國隻會一無所獲。
南海不是好萊塢,不是美國排演戰略劇情的外景地。南海仲裁案以及由此引發的惡意炒作和政治操弄,將南海問題帶入一個加劇緊張對抗的危險境地。現在,這場鬧劇已經結束,是回到正確軌道的時候了。在這裡,我們也奉勸美方好好反省自己的言行,停止為有關非法裁決造勢,停止在南海問題上挑事生非,停止損害中方主權和安全利益、加劇地區緊張局勢的言行。這樣才有助於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發展,有利於南海以及地區的和平穩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