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紅軍長征兩份戰術史料曝光:運用之妙 存乎一心

2016年08月24日08:39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上圖4:《摘要》封面。

上圖5:《摘要》內頁。

上圖6:《摘要》中關於“依漕渡或航渡之時”的戰術示意圖。

紅軍長征途中,幾十萬國民黨大軍圍追堵截,沿途還有無數道天然屏障阻隔困厄,令各路紅軍時刻處於險象環生的境地。但英勇的紅軍將士在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的正確領導下,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氣,運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創造出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等一個又一個“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的經典戰例,一次次擊退追兵阻敵,突破重重包圍。正如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中提到的:“古人所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這個‘妙’,我們叫做靈活性,這是聰明的指揮員的出產品”,科學的戰略戰術指導,靈活地運用戰術原則,無疑是紅軍取得長征勝利的有力保証。——編 者

為了粉碎國民黨軍隊圍殲中央紅軍於川黔邊境地區的企圖,遵義會議后,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決定迅速脫離敵軍重兵壓境的遵義地區,北上渡江。1935年1月20日,總司令部下達《野戰軍渡江作戰計劃》:“渡過赤水,奪取藍田壩、大渡、江安之線的各渡河點……在尾追之敵緊追我后,而我渡赤水與渡長江發生極大困難,不能迅速渡河時,則應集結兵力突擊尾追之敵,消滅其一部或多部……”隨后,根據戰場形勢變化,中央紅軍四渡赤水,完成了長征中一次出奇制勝的精彩軍事行動,以至於國民黨追剿部隊也不得不嘆服紅軍“神機妙算,出進無常”。

中央紅軍北渡金沙江后,在戰略上形成了有利的新局勢。1935年5月25日,紅軍將士以無堅不摧、戰無不勝的革命精神強渡大渡河。1935年9月總司令部編制的《當前情況及戰術摘要》中對渡河作戰中靈活多變的排兵部署、渡河技巧和防御戰術做了詳細總結。

(責編:邱越、閆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