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敵對勢力網絡策反大學生 利誘恐嚇竊取情報

近期,一則關於境外敵對勢力對我國個別高校學生實施網絡策反的報道引發了人們對筑牢高校安全防線的關注。境外間諜組織利用網絡聊天工具、校園論壇、招聘網站等渠道,打著招聘“調研員”、提供“兼職”等名義,以金錢誘使涉世未深的大學生參與情報收集、分析和傳遞,十分令人震驚。涉及國家安全的任何隱患都可能釀成重大損失,大學生被策反案件頻發敲響了高校安全防線的警鐘。
境外情報組織之所以把大學生作為策反目標,一方面,高校是我國科研活動的重要陣地,不少學校承擔著國家重大科研項目的研制工作,一些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直接參與項目工作,有機會接觸到涉密內容,即使那些不直接參與的學生,也可以通過查閱資料,向老師同學學習請教等途徑間接獲得項目的一些情況﹔另一方面,大學生經常活躍在網絡和社交平台,言談之間很容易暴露自己的身份和學習生活情況,成為境外勢力鎖定的目標,加之年輕大學生缺少對網上復雜斗爭形勢的教育和認識,防范心理不強,有意或無意間就可能淪為境外組織利用的工具。
金錢誘惑與恐嚇手段是境外組織策反高校大學生常用的手段。當前,不少大學生出於減輕家裡經濟負擔,或者鍛煉自己能力的目的,經常在網上發布一些求職信息。境外組織一旦掌握此類信息,就會根據他們事先鎖定重點目標的需求,許諾提供報酬豐厚、簡單的工作兼職等機會,通過利誘讓一部分人上鉤,一步步滑向出賣情報的深淵。一旦掉入陷阱的大學生有所覺察,准備收手,他們就會原形畢露,利用手中掌握的把柄,以大學生今后的前途命運相威脅,迫使這些受害者繼續服從他們的擺布。
這些看似簡單粗暴的手法之所以屢屢奏效,就在於他們抓住了一些大學生的心理和弱點。有的大學生受不良社會風氣影響,把獲取金錢作為人生目的,而不管金錢的來源是否合法干淨,這些人一旦與境外勢力勾連上,往往會成為主動賣密者,以滿足對金錢的欲望。有的大學生急於表現和証明自己的人生“價值”,急功近利、不安於腳踏實地的工作,幻想不勞而獲的“成功”,輕信境外組織許諾提供的“成功捷徑”,從而墜入彀中。有的大學生濫講“江湖義氣”,別人稍加給予好處,便奉為“知己”,被人利用而不自知。有的大學生心智不夠成熟,容易輕信,甚至認敵為友,被境外勢力利用后一旦受到威脅,心理防線崩潰,成為任人差遣的工具。另外,不少高校缺少國家安全和防間保密教育,大學生缺乏相關知識和辨別能力,不知道其中的利害,往往直到身陷囹圄,才悔之晚矣。
斬斷境外組織伸向大學生的黑手,既需要在大學生中普遍開展國家安全和防間保密教育,打牢防線基礎,更重要的是大學生自身要增強防間保密意識,提高防范能力。作為當代大學生應該充分認識到,網絡不是一片淨土,那裡充滿敵情和誘餌,盲目輕信是被人利用的開始﹔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任何不勞而獲或者超出個人付出價值的報酬,背后隱藏的往往是可怕的陷阱﹔成功的路上沒有捷徑可走,今天承諾要“助你成功”的推手,明天可能是推你跌落深淵的魔掌﹔牢記,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國家安全不容破壞,任何人不要試圖抱有一絲僥幸心理。(董栓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