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必須完成任務——“兩國將軍”洪水的長征精神
新華社河內9月13日電 通訊:必須完成任務——“兩國將軍”洪水的長征精神
“這就是革命!如果一個人決心參加革命,就必須經受得住各種磨難和打擊,否則怎麼能成為一個真正的革命者呢?”
這句話來自擁有越南和中國兩國將軍軍銜的洪水。洪水響應胡志明主席的號召,積極投身中國革命,成為新中國開國將領中唯一的外籍將軍和世界上少有的“兩國將軍”。在洪水的革命生涯中,曾參加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征,是他驕傲的經歷。
洪水原名武元博,1908年生於越南,1925年來到中國,曾就讀於黃埔軍校,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軍銜,1956年10月在越南河內病逝。在他短短48年的一生中,有31年奉獻給革命事業,在中國大地上轉戰26年。
談到父親到中國投身革命,洪水的女兒阮清霞說:“他覺得自己必須到中國去,因為中越兩國山水相鄰,關系密切,而且從中國的革命中可以獲得寶貴的經驗。”
阮清霞在河內的家中牆上挂著一幅巨畫,畫中洪水異常瘦削,手持煙斗,目光堅毅。阮清霞向記者展示她父親不同時期的照片,追憶父親的長征歷程。
1934年1月,洪水以“少數民族”代表被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但不久后,因為支持毛澤東,洪水受左傾錯誤路線沖擊,被開除黨籍。
當年10月,由於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紅軍主力被迫撤離中央蘇區開始長征。在朱德、劉伯承的關心和保護下,洪水被編入直屬隊參加長征。在長征路上,他發揮了自己能說會演的特長,積極開展工作,有力鼓舞紅軍指戰員的士氣。
1935年1月遵義會議召開后,毛澤東恢復了在紅軍中的領導地位,左傾錯誤路線得到批判,對洪水的錯誤處分也被撤銷。
可是,僅僅7個月后,由於反對張國燾“紅軍主力南下”,洪水又一次被開除黨籍。惱羞成怒的張國燾甚至想將洪水槍決,幸虧朱德、劉伯承積極營救,他才逃過一劫。
長征途中,來自熱帶國家的洪水與戰友兩次爬雪山、過草地,后來洪水所在的部隊被敵人打散,他第3次爬雪山、過草地,孤身一人北上尋找大部隊。
一路上,洪水為人放牧謀生,甚至沿路乞討,最后到達陝北。找到先行北上的毛澤東時,洪水已是骨瘦如柴、蓬頭垢面,身穿著又臟又破的長袍,大家幾乎認不出他。在延安,張國燾的錯誤受到批判,對洪水的處分再次被撤銷。
“沒有黨籍,照樣參加長征﹔沒有黨籍,照樣完成長征!只是張國燾胡鬧,讓我3次爬雪山、過草地,多了一些折騰和曲折!”回顧長征,洪水如此作結。
阮清霞說:“父親告訴我,每個人都被他的努力所感動,他堅持了長征精神,那就是必須完成自己的任務!”
阮清霞動情地說:“洪水為中國共產黨做出貢獻,身為他的女兒,我很自豪。我認為自己有責任從父親的一生中學習,並把他的精神,特別是長征精神發揚光大,讓更多的人能夠了解他和長征精神。”
多次為越中合作牽線搭橋的阮清霞,認為父親的長征精神對現在中越關系的發展仍有指導意義,“越中兩國有那麼多共同之處,需要相互幫助。我們應向前輩學習,合作和相互支持,這才是越中兩國共同前進的最佳方式”。(樂艷娜 陶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