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重寫歷史的強渡(長征記憶·尋訪紅軍部隊)
距今四川雅安石棉縣城11公裡處,有一狹長的谷地,大渡河與鬆林河穿過崇山峻嶺匯聚此處,咆哮著奔瀉而下。此地河道陡峻,險灘密布,水流湍急,卻因為曾是大渡河上為數不多的渡口之一,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清光緒年間,這裡山洪暴發,街市盡毀,於是重建之后取“山地久安,河流順軌”之意,改名“安順場”。然而,這個看似不起眼的渡口,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卻從不平靜,一前一后來到這裡的兩支部隊命運截然不同。
“大渡河流急且長,梯山萬眾亦倉皇。”當時光倒回到1863年5月,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率部由滇入川抵達紫打地(今安順場)時,面對湍急的水勢一籌莫展,4萬多人馬被困於河邊進退維谷長達一個多月,不久陷於清軍數十萬之眾的重重包圍,最終無力回天,全軍覆沒。
歷史的步履有時驚人的相似,卻踩出了完全不同的足印。
時隔72年之后,1935年5月24日晚,中央紅軍先頭部隊也抵達了安順場,准備由此渡江。蔣介石方面認定“共軍插翅也難飛”,喊出“要朱、毛做第二個石達開”。
英雄末路之地,沒能困住紅軍。紅軍在此完成強渡大渡河的壯舉,並繼續人類軍事史上的奇跡——長征。
(一)
在記者尋訪安順場的途中,偶遇了一位同樣來此緬懷先烈的老人——細問才知,他叫孫東寧,正是當年強渡大渡河中紅一方面軍第一師第一團第一營營長孫繼先的兒子。1990年孫繼先在濟南病逝后,孫東寧按其遺願,將父親的骨灰撒入大渡河,永遠與這片山河化為一體。
孫東寧對他父親的回憶,串起了眼前滾滾奔流的大渡河與那場驚心動魄的戰斗的時間聯系。1935年遵義會議之后,中央紅軍在短短的幾個月內四渡赤水,重佔遵義,南渡烏江,佯攻貴陽,威逼昆明,巧渡金沙江,並在堅持正確的民族政策而順利通過彝族地區后,向大渡河畔挺進。但這時紅軍的處境依然異常險惡:蔣介石飛臨成都親自督戰,數十萬國民黨中央軍在后面追擊,四川軍閥劉湘、劉文輝等又調遣部隊扼守各主要渡口,憑險而據。
當年紅軍通過彝族地區並強行軍140裡路后,孫繼先的一營在安順場前一個鎮子接到任務:消滅安順場守敵,找到船隻,搶渡天險大渡河,打出一條路來。
在后來於河畔修建的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館裡,記者找到了當年安順場渡口上一隻渡船的復制品。原來,大渡河上水流太急,又多險灘暗礁,隻能靠當地特有的一種長約8米、須配備十多名船工、一次隻能載十幾人的翹首木船擺渡。
孫繼先曾在回憶文章中講述:敵人顯然沒有想到紅軍會來得這樣神速,安順場上的戰斗經過20多分鐘就基本解決了。可讓人揪心的是,紅軍在這裡沒發現渡船的蹤影——后來據俘虜交代,當時所有民船都被攏到對岸去了。
“正在此時,忽然聽到東南方向響起一陣槍聲,不一會兒,二連一個戰士跑來報告:‘營長,找到一條船!’”孫繼先的文章中寫道,原來戰士們沿河搜索時,恰好發現了僅有的一條渡船……
(二)
81歲的宋元勛老人陪同記者走訪當年大渡河邊的戰斗遺跡。宋元勛出生那年,紅軍來到了安順場,他從小就聽老人們講那段故事,岳父楊文有就是當年為紅軍強渡大渡河擺渡的77名船工之一。
“敵人在對岸修筑了工事,俯視整個河面,必須先拿下才能奪取渡口。但是隻有一條渡船,還要搭載船工,不可能把所有人都渡過去,隻能挑出十幾個戰士先搶渡。”宋元勛說,當時要挑選戰士的話剛說出去,各連就你爭我搶了起來,“明知執行這個任務有多麼大的危險,可是對於誰上‘第一船’都互不相讓。”
孫繼先親自挑選了17位勇士,組成突擊隊,由二連連長熊尚林帶領,每人背一支短槍,一支花機關槍,帶一把大刀,幾個手榴彈,乘著渡船沖進了敵人嚴密把守著的大渡河。
當時戰斗的一幕,在新中國成立后被指揮戰斗的團長楊得志記錄於《大渡河畔英雄多》一文:“船工們一槳連一槳地拼命劃著,渡船隨著洶涌的波浪顛簸前進,船四周滿是子彈打起的浪花。幾乎岸上所有的人注意力都集中在渡船上。突然,一發炮彈猛地落在船邊,掀起一個巨浪,渡船劇烈地晃蕩起來。”
但勇士們還是拼命靠上了對岸,並沿著台階向敵人的工事發起進攻。宋元勛指著一個復原的炮樓告訴記者,當時敵人一營有幾百人,除了紅軍在河的這岸架設輕重機槍對其火力壓制之外,當時還有“神炮手”趙章成將僅有的幾發炮彈全部命中敵人要害。
槍林彈雨中,勇士們殺得敵人的“雙槍兵”潰不成軍,終於攻佔了對岸,強渡大渡河的壯舉從此寫進歷史光輝的一頁。紀念館講解員在一塊巨大的戰場沙盤前,演示了后來的戰情:紅軍控制渡口后,又繳獲了兩條渡船,並加緊搶渡,前后共渡過8000余人。
(三)
今天,在大渡河畔矗立著一座安順場八一希望小學,強渡大渡河的故事以學生們組成“十七勇士中隊”的方式被紀念著。記者來到學校時看到牆上懸挂著一幅標語:“我們是紅軍的血脈,我們是革命的后代”。多年以來,這所學校經中國人民解放軍多次援建和災后恢復重建繼續傳遞著紅軍的精神。
記者循著歷史的足跡一路北上來到塞北張家口,這裡駐扎著其中一支當年渡河的種子部隊,今天的65集團軍某機步旅。
步入軍營,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方巨石上刻著的三個大字——“紅一師”。在其旅史館內,大量的展品講述著這支部隊由其前身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第一軍團第一師一步步走來的光榮歷程,“強渡大渡河”“狼牙山五壯士”等膾炙人口的英雄故事都在這裡。“大渡河精神首先是敢打頭陣,奮勇爭先。”該旅政委劉海成對記者說,這股精神今天依然激勵著全旅官兵。
在眾多的紅軍故事裡,當年強渡大渡河的第一隻船上還曾發生過這樣一幕:當時第一船的渡河突擊隊馬上要出發,突然一個小戰士跑出來哭嚷著“我要去,我一定要去”。他的求戰情緒感染了指揮員,最后批准了他上船,他也成為后來強渡大渡河的勇士之一。
就在記者在戰士們中間採訪時,發現了這一脈相承的精神依然閃耀的例証。1990年出生的劉剛,2009年底從清華大學中斷大三學業參軍入伍。有一年某地發生山林火災,連隊奉命前去救火。准備登車之際,指導員怎麼數都多了一個人,原來是劉剛悄悄加入隊伍。“有了急難險重任務,連隊怎麼能落下我呢?”在劉剛一再要求之下,指導員最終答應了。採訪中,戰士們告訴記者,這樣的人才有紅軍部隊特有的兵味。
“紅軍將士用自己的鮮血詮釋了什麼是信仰、什麼是忠誠。今天,我們接過前輩手中的槍,更要傳好紅軍心中的魂。”在旅史館的留言簿上,記者看到官兵們留下的這樣一段話。
最好的傳承是行動。在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中,打頭的“狼牙山五壯士”英模部隊方隊就由該旅參與組建,每一位參閱官兵都把嚴謹細致的作風發揮到極致:擺頭方向精確到度、行進步幅精確到厘米,計算步速精確到秒……
從北到南,大渡河精神生生不息。當年奮勇登上“第一船”的二連,在長征途中被譽為“大渡河連”,歷經革命戰爭歲月血與火的洗禮,如今這個光榮的名字被帶到香江之畔,在和平年代成為駐港部隊中一面鮮亮的旗幟,並被中央軍委命名為“香港駐軍模范紅二連”。
沖出安順場,突破大渡河,打開了紅軍北上的道路,而當年那支紅軍留下的種子部隊還在續寫著新的輝煌……(本報記者 袁新文 張 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