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雲南祿勸:皎平渡口再出發(長征路·新故事)

本報記者 李茂穎 江 山
2016年10月15日08:1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雲南祿勸:皎平渡口再出發(長征路·新故事)

“金沙江流水響叮當,我們紅軍要過江,不怕山高路又長,我們紅軍真頑強……”1935年5月,3萬名紅軍在37名老船工的幫助下,僅靠7條木船,歷時9天9夜,在皎平渡巧渡金沙江,擺脫了數十萬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取得了長征途中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重大勝利。

81年后的今天,金沙江依舊雄渾,滾涌東流,日夜不絕,然而皎平渡口卻再難覓得一艘船。位於雲南省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境內的皎平渡,距省城昆明200多公裡,與四川省會理縣隔江相望。1991年,皎平渡大橋建成通車,橫跨川滇兩地,真正結束了當地居民靠擺渡來往交流的日子。

在大橋南側,一座高達18米的“紅軍渡江紀念碑”靜靜挺立,碑頂豎立著高舉船槳的紅軍戰士銅像。“我師傅當年就是在這裡劃船渡紅軍過江的。”皎平村黨總支部書記毛洪銀曾經也做過船工,而他的師傅正是當年37名老船工之一。老船工回憶起來講道,那是“歇人不歇船,船槳就沒有停過”。

地處偏僻,交通閉塞,阻礙著皎平村的發展。“過去趕牛到昆明做生意,一走就要走上七八天。”老船工張朝滿的女婿裴清說,“走到最近的集鎮,也要6個多小時呢。”

可喜的是,1988年,皎平村正式修通公路。1991年,皎平渡大橋建成。毛洪銀作為建設負責人之一,內心感慨萬千。“要想富,先修路。”接過了師傅手中的槳,帶領當地群眾脫貧致富成為了老毛的心事。從1999年擔任村支書至今,他一直堅持干的事情就是修路。為了保証公路按時保質完成,村委會一班人馬在山上搭個棚子當起了監工,風餐露宿,一住就是3個月。

“有次給一個村小組修6公裡的進村公路,修到一半沒錢了,施工隊也撤了。我很著急,成天到處借錢,自己墊錢也要上,說什麼也要把路修通了。”毛洪銀咬牙堅持了下來。現在,皎平村已經實現每個村小組都通了公路,到今年年底,全村公路80%的路面將實現硬化。

結束沒有公路歷史的不止皎平村。2016年10月底,皎平渡鎮盧家坪村委會二道坪組進村公路將全面建成通車,祿勸將實現全縣村村通公路的目標。過去30年,祿勸已修了2700多公裡的路。

作為國家級貧困縣,祿勸努力在今年脫貧摘帽。眼下,祿勸已經進入脫貧攻堅的第三個百日會戰,離年底完成任務已不足百日。“現在是查漏補缺的時候,我對皎平村脫貧有信心!”毛洪銀的眼神裡寫滿堅定。一有時間,他就往村裡各家各戶跑,看到村支書,村民們都笑著說,“老毛又來啦”。

有了公路,原來搬不出山、賣不上價的板栗、花椒都有了不錯的銷路。祿勸整合各項資金,積極扶持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特色產業,優先發展中草藥產業,建成中藥材育苗基地567畝。大力發展特色經濟林果,促進核桃、板栗、花椒種植提質增效,六江農特產品交易市場板栗日成交量突破200噸,板栗銷售網覆蓋除青海、西藏外的全國各省區,同時遠銷東南亞。現在,祿勸還搞起了電子商務進農村,樂村淘電子商務平台已開始試運營。

紅軍離開后的81年,皎平渡口前的江水奔涌不息。不久的將來,在皎平渡口的下游,將建起一座總裝機容量達1020萬千瓦的烏東德大型水電站。江岸邊的懸崖之上,白色的975米淹水線牌十分醒目,烏東德大型水電站計劃將在2019年進行蓄水,皎平渡口、皎平渡大橋、紅軍渡江紀念碑和紀念館將會沉睡水底,而附近的居民也會搬到政府規劃建設的新村當中。

“紅軍渡江紀念碑和紀念館都將選址重建。”毛洪銀告訴記者,“一座新的皎平渡大橋也將重新建造起來,以后村裡人出行會更加方便。”

“紅軍到了皎平渡口曾經問過,老鄉,這金沙江的水怎麼這麼大?我師傅就說,這個水的源頭是在很遠很遠的地方,走到這兒后匯了很多支流,就有這麼大了。那個紅軍戰士說,對,就像我們紅軍隊伍一樣,是越走越壯大。”在毛洪銀心中,一直珍藏著這樣一個故事。

“帶領村民們富裕起來,不是任務,而是責任。讓窮的人真正富起來,讓村民們都過上富裕的生活,這就是我的責任。”毛洪銀的“長征路”還沒有結束。從皎平渡口出發,祿勸正走在脫貧致富的路上……

(責編:閆嘉琪、王吉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