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要緊握長征精神的“接力棒”
今年是長征勝利80周年,舉國上下開展了眾多學習紀念活動。作為紅軍的主要繼承人,人民軍隊更應主動走在社會各階級的前列,將長征精神傳承好、發揚好。
我軍正處於改革強軍的偉大進程之中,習主席強調,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是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時代要求,是強軍興軍的必由之路,也是決定軍隊未來的關鍵一招。從某種意義而言,改革強軍不啻為一場關乎軍隊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革命和戰爭。軍隊要完成這項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使命,就必須充分繼承和吸收長征精神的本質內涵,從而獲取源源不斷的蓬勃動力。
一要繼承舍我其誰、堅韌大度的歷史自覺精神。長征途中,紅軍面臨的艱難險阻幾乎是讓人絕望的:數十萬敵軍圍追堵截、后勤補給極度匱乏、自然環境嚴酷惡劣,內部還有“左傾”路線和張國燾“分裂主義”的掣肘。革命先輩對這些艱難困苦能夠等閑視之,主要源於胸中氤氳著的高度歷史自覺精神。“歷史自覺根植於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對自身的歷史定位。“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有了歷史自覺才能超越個體的局限,為崇高理想毫無保留地戰斗。也正因為有了歷史自覺,才自然衍生出革命樂觀主義、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集體主義等可貴的革命精神。習主席指出,我們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面對改革強軍歷程中的諸多挑戰和未知,隻有憑借高度的歷史自覺才能克服精神疲沓、碌碌無為的觀望心態以及悲觀論調,將個人夢想深度融入強軍夢、強國夢,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劈波斬浪,勇做時代弄潮兒。
二要繼承不謀私利、敢於犧牲的獻身精神。參與過長征的楊成武將軍曾講過:“許多紅軍戰士為了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的利益,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前途英勇無畏地獻出了自己的一切,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們想到的都不是自己,而是所信仰的革命事業。”生命是每一個人的最高利益,紅軍將士在面對如此重大利益考驗卻毫不猶豫地選擇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相形之下,今日的軍改中一些個人和單位為了一己私利斤斤計較,全然喪失了作為中國軍人該有的風骨和氣節。縱觀歷史上的各國軍事改革,最大的阻力無一不來自內部。前蘇聯的“奧爾加科夫革命”正是由於觸動了利益集團的神經而被迫中途夭折,從而痛失絕佳的歷史機遇。倘若軍隊在和平時期連這點獻身精神都沒有,就遑論在戰時舍生忘死了。
三要繼承獨立自主、唯實創新的改革精神。長征始於王明“左傾路線”失敗,由於教條地認識馬克思主義一般原理和不加判斷地執行共產國際的指令,唯書唯上而不唯實,導致了長征初期紅軍的巨大損失。遵義會議以后,毛澤東同志的領導地位得以確立,自此,紅軍走上了一條實事求是、立足基本國情靈活制定方針策略的道路,取得了空前勝利。在當今的改革強軍實踐中,也應當將此精神傳承下來。改革必須基於本國國情、軍情,堅持馬克思主義“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靈魂。既不能照搬他國模式,又不能閉門造車﹔既不可否定以往的正確做法,大搞尼採“重估一切價值”的一套,亦不可浮於表面,讓改革流於形式。劉亞洲將軍指出,落后的軍隊不一定是劣勢裝備的軍隊,但一定是觀念陳舊的軍隊。要完成好改革的任務,就必然要堅持理論先行,觀念革新,革思想、革頭腦。應當在全軍上下營造踴躍建言的氛圍,融合群體智慧,立足於世界新軍事革命的基本要素和規律,盡早形成具有我軍特色的先進軍事理論指導實踐。同時,在理論和觀念的革新過程中應當辯証地把握好“變與不變”之間的矛盾,事物往往在發生質變時最為脆弱,必須對一些披著“先進理論”外衣的言論高度重視,嚴密提防某些別有用心之人利用“蝴蝶效應”將改革之舟引向暗礁和萬劫不復之地。要堅決抵制割裂黨和軍隊關系的極端錯誤觀點,確保人民軍隊永葆政治本色,避免重蹈蘇軍覆轍。、
(作者系國防科技大學國際問題研究中心教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