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揭秘“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形成始末

2016年10月31日08:30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揭秘“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形成始末

“第一軍規”:無往不勝的力量源泉

油畫《步調一致才能得勝利》 彭 彬、何孔德、高 虹作

“紅軍紀律最嚴明……”紅四軍在閩西轉戰期間,書寫在永定縣坎市裕源店商鋪牆上的宣傳語,成為反映“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最早文字記載。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光榮傳統,是建立在政治自覺基礎上的鐵的紀律,是我軍戰斗力的重要保証。它的形成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隨著我軍革命斗爭的歷程不斷發展完善。

1927年9月9日,毛澤東發動和領導了著名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第一次在武裝斗爭中公開打出了中國共產黨的旗幟。毛澤東深知紀律是軍隊的命脈,是統一意志、規范行動、凝聚力量的重要保証。沒有鐵的紀律,再龐大的武裝力量也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再正確的決心意圖也不易完全實現,再精良的武器裝備也難以發揮作用。因此,他明確要求起義部隊——工農革命軍官兵對待人民群眾說話和氣,買賣公平,不拉夫,不打人,不罵人。

起義失敗后,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余部沿羅霄山脈南移,尋求立足點。10月7日,部隊抵達江西省寧岡縣茅坪,隨后進至遂川縣境內,准備向羅霄山脈的井岡山進發。

部隊中有許多官兵來自舊式軍隊,經常隨意拿老百姓的財物,打罵老百姓。時值仲秋,正是山裡紅薯成熟的季節。行軍路上,飢渴難耐的戰士們看見路邊田地裡長著誘人的紅薯,就毫不猶豫地連苗拔起,用衣袖胡亂揩去泥巴,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這引起了毛澤東深深的憂慮。因為他知道老百姓對那些燒、殺、掠、搶的舊軍隊歷來是既害怕又痛恨,背地裡罵他們是“丘八”,流傳著“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的順口溜。所以要想在井岡山創建革命根據地,就一定要和當地百姓搞好關系,做好群眾工作,取信於民。如果沒有群眾的支持,根據地是無法建立起來的。

毛澤東決心整肅軍紀,將工農革命軍建成一支真正代表工農利益、與舊軍隊有著根本區別的人民軍隊。幾天后,在荊竹山雷打石上,他扳著手指,向全體官兵鄭重地宣布了3條紀律:“行動聽指揮,不拿群眾一個紅薯,打土豪要歸公”。

為了嚴明軍紀,毛澤東經常深入連隊,耐心地給戰士們做教育。很快,部隊的作風有了很大的轉變,贏得了當地群眾的信任和擁護,在井岡山逐步站穩了腳跟。

然而時隔不久,新的問題又出現了。1928年1月,當工農革命軍攻克遂川縣城后,部隊派人下鄉領導貧苦農民打土豪。但有人不分青紅皂白,將商人、小販的貨物統統沒收,甚至連藥鋪裡賣藥的戥秤也拿走了。在遂川縣草林圩,當地老百姓向毛澤東提意見:“工農革命軍好是好,可是,他們借了我們的門板去睡覺,還回來的不是原來的那一塊,我家的門板是斗榫的,斗不上號,害得我找門板找了幾天。還有啊,戰士們睡覺用過的稻草遍地都是,成了牛欄了。”

這些違反群眾紀律的現象引起了毛澤東的高度關注。1月24日,在遂川縣城李家坪,他又向部隊提出了六項注意:“上門板,捆鋪草,說話和氣,買賣公平,借東西要還,損壞東西要賠”。為了解釋這6條,毛澤東還特意說了一段類似繞口令的話:“損壞老百姓的東西,一定要賠償。雖說打破了舊缸賠新缸,新缸不如舊缸光,但是賠了總比不賠好。”

正是在這樣極其通俗朴素而又親民愛民的軍紀規范下,工農革命軍漸漸擺脫掉殘留在身上的舊軍隊的種種惡習,贏得了越來越多群眾的愛戴和擁護。

就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蓬勃發展之際,3月初,中共湘南特委代表周魯來到井岡山,貫徹中央的“左”傾盲動政策。他指責井岡山“行動太右,燒殺太少”,沒有執行所謂“使小資產變成無產,然后強迫他們革命”的政策,並把中央開除毛澤東中央臨時政治局候補委員的決定誤傳為“開除黨籍”,命令工農革命軍離開井岡山南下,參加湘南暴動。

3月12日,毛澤東率部從寧岡出發,於14日攻佔湖南省酃縣,隨即進至中村整訓。這時,部隊中違反群眾紀律的現象又有所抬頭,影響很不好。月底,部隊到達桂東縣沙田村。在這裡,毛澤東向全體官兵正式宣布“三大紀律六項注意”,並將“不拿群眾一個紅薯”改為“不拿工人農民一點東西”。

開國少將龍開富在井岡山時期一直跟隨在毛澤東左右,負責挑書籍和文件。他曾這樣回憶當時的情形:“我記得沙田圩背后有個沙灘灣,那灣灣裡有些田,位於沙田圩街道不太遠的東北方向。我們在那裡集合開了會,主席站在田埂上講了話,說沒有紀律不成軍隊,沒有統一指揮就不能打勝仗,然后宣布了‘三大紀律六項注意’。”

4月,朱毛在井岡山會師,合編后的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不久改稱“紅軍第四軍”)官兵嚴格實行“三大紀律六項注意”。老百姓驚奇地發現,這支軍隊與隻知欺壓百姓的舊軍隊有著天壤之別。

一次行軍途中,毛澤東得知有的紅軍戰士因飢餓吃了農民地裡的苞米。他立即通知部隊集合,就地進行群眾紀律教育,並親自在一塊竹牌上寫道:“因為我軍肚子餓了,為了充飢,把你的苞米吃光了,違犯了紀律,現在把兩元錢(光洋)埋在地裡,請收下。”

不久,一首歌謠便在井岡山地區的老百姓中廣為流傳:“紅軍紀律真嚴明,行動聽命令﹔愛護老百姓,到處受歡迎﹔遇事問群眾,買賣講公平﹔群眾的利益,不損半毫分。”

1929年1月,為打破湘贛兩省國民黨軍對井岡山根據地發動的第三次“會剿”,毛澤東、朱德率領紅四軍主力撤離井岡山,進軍贛南閩西。6月10日,紅四軍由閩西舊縣北上新泉進行休整,准備第三次攻打龍岩城。

紅四軍之所以選擇新泉作為休整的落腳點,除了因為這一帶的群眾基礎好,糧食也比較充裕外,主要是看中了新泉三面環水一面依山、水陸通衢的獨特地理優勢。此外,集鎮中連南河畔還有多眼溫泉,可供紅軍官兵們洗澡。參加過新泉休整的開國上將蕭克曾回憶:“新泉的溫泉使戰士們盡情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賜,泡在溫泉裡嘻嘻哈哈無所不談,洗去了長期征戰的疲勞。”

一天,毛澤東、朱德、陳毅等人走到連南河畔,看見不少紅軍戰士脫得光溜溜的正在溫泉裡洗澡,岸上路過的婦女們隻好羞澀地扭頭走開。毛澤東眉頭緊鎖,對朱德說:“我看井岡山定的‘三大紀律六項注意’,應該加上‘洗澡避女人’這一條。”

朱德點頭表示贊同。這時,陳毅聯想到一些紅軍戰士有隨地大小便的陋習,便補充道:“再加上一條‘大便找廁所’。”

第二天,紅四軍政治部向全軍官兵重申紀律,並在“三大紀律六項注意”后特意增加了兩項注意,即“大便找廁所”“洗澡避女人”,“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就此誕生。

紅四軍在閩西轉戰期間,曾到過永定縣坎市。一天晚上,朱德和紅四軍司令部住進了坎市鎮上一個名叫裕源店的商鋪。隻見店鋪裡那些並不白淨平整的牆壁上,留下了許多紅軍指戰員書寫的宣傳語。其中一條,特別引人注目:

“紅軍紀律最嚴明,要護工農們,大家的責任。買東西要公平,保護小商人,工農與兄弟,勞苦更相親,說話要和氣,開口不罵人,工農貧民勞苦群眾個個來歡迎。出發和宿營,樣樣要記清,上門板,捆禾草,房子掃干淨,借物要送還,損壞要賠人,大便找廁所,洗澡避女人。三條紀律,八項注意,大家照此行。”

據考証,這幅標語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最早反映“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文字記載。它完好無損地保留在裕源店的牆壁上近70年,靜靜地向人們訴說著那段永不磨滅的革命歲月,直到這座百年老店在1998年那場突如其來的洪水中轟然倒塌。所幸還有這幅標語的照片留存下來,成為歷史見証。

毛澤東當時制定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語言通俗,是些既簡單又好懂的短句,主要是考慮到紅軍官兵中文盲太多的緣故。后來根據形勢的發展和人民軍隊建設的實踐經驗,逐步將“不拿工人農民一點東西”改為“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將“打土豪要歸公”改為“籌款要歸公”,后又改為“一切繳獲要歸公”,將“上門板”“捆鋪草”,改為“不打人罵人”“不損壞庄稼”,將“洗澡避女人”改為“不調戲婦女”,取消“大便找廁所”,增加“不搜俘虜腰包”,后又改為“不虐待俘虜”。

1947年10月10日,毛澤東發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關於重新頒布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訓令》,從此凝鑄成中國人民解放軍鐵一般的“第一軍規”,成為這支軍隊無往不勝的力量源泉。(韓彥慶、李濤)

(責編:王璐佳(實習生)、黃子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