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寧夏擦亮民族團結金名片(長征路·新故事)

2016年11月07日08:3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沿著當年紅軍長征的足跡,我們走訪了寧夏固原市的西吉縣、隆德縣、彭陽縣。一路走、一路聽,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民族團結”四個字,這是傳承近一個世紀的歷史記憶。

  在寧夏西吉縣紅軍長征三軍會師紀念館裡,一組栩栩如生的蠟像再現了1935年10月5日,毛澤東直奔陝義堂清真寺,與當地阿訇促膝長談,闡明黨和紅軍的民族政策的場景﹔

  在六盤山紅軍長征紀念館裡,一塊鮮紅的“愛民如天”錦幛,講述了1936年紅軍西征時,回族大教主洪壽林,冒著生命危險掩護紅軍戰士的故事﹔

  在西吉縣單家集單南村,一面“回漢兄弟親如一家”的錦旗,勾勒出長征時紅25軍軍長程子華、政委吳煥先,如何與當地百姓沖破隔閡,互幫互助的畫面……

  在西吉縣興隆鎮王河村,我們見到了大名鼎鼎的“紅粉”,當年紅軍長征時,看到這裡的百姓種的土豆隻會當菜吃,一些南方的戰士便教當地回族同胞將土豆磨粉,制作粉條。傳承80多年,“紅粉”成為王河村脫貧致富的利器。41歲的村民海孝,是村裡有名的粉條大王,一個家庭作坊一年產量400噸,產品遠銷到了北京。“一年也就幾十萬吧。”問到收入時,海孝打了個馬虎眼,旁邊的人樂呵呵地揭了他的底:“估計還要翻個個吧!”

  在興隆鎮,現在有200多家粉條作坊,“‘紅粉’是咱鎮子的主導產業,我們正在規劃一個100多畝的紅粉產業園,集中生產,打出品牌。”鎮黨委副書記李學智說。

  就在這曾書寫了“回漢一家親”的單家集村,處處可見民族和諧、共奔小康的生動場景。擁有510戶人家的單家集,回族人口佔95%,漢族隻有十幾戶。回族群眾在養殖方面有特長,漢族群眾在種植方面有優勢,正好實現優勢互補。村主任邊旭榮是遠近聞名的種植能手,為了帶動身邊人致富,他主動吸納了6個回族貧困戶入社,隻用兩年時間就讓他們全部脫貧。

  “在咱村,不分回漢。”邊萬榮是一名漢族赤腳醫生,過去因為窮,買不起耕牛,周邊幾戶回族村民便幫助他耕種,后來,回族村民哈文和還把自己的一頭牛牽過來與他合耕,這一合作就持續了6年。邊萬榮回報大家的方式就是為村裡老人義務診療,幾年下來,給困難家庭免除的醫療費就達到了上萬元。

  民族團結,為單家集奠定了良好的發展基礎。牛羊屠宰加工、三粉加工、運輸、餐飲等產業在單家集迅速崛起,單家集也因此成為寧夏南部山區有名的富裕村。

  單家集村,是寧夏民族團結的一個縮影。回族人口聚集的固原市,通過深入實施精准脫貧補短板工程、民族團結宣傳教育工程、民族政策法規落實工程、民族團結模范示范工程、民族文化引領工程、少數民族人才培養工程、宗教事務依法管理工程、宗教人士教育引導工程等八大工程以及其他措施,讓民族團結理念深入人心。2010年以來,該市受到中央、自治區表彰的民族團結先進集體65個、先進個人25名,和諧宗教活動場所創建活動先進集體73所、先進個人71名。

  在寧夏近5年的時間裡,記者接觸了大批民族團結的感人故事:回族老人王蘭花,退休后成立了“王蘭花熱心小組”志願服務隊,20多年來,照顧社區空巢老人、留守兒童,解決百姓瑣事、鄰裡糾紛,成為社區廣大居民的“貼心人”﹔

  漢族軍官何健為了幫助回族殘疾兄弟李少軍脫貧,圓他一個文學夢,6次動用結婚的錢,4次推遲婚期﹔

  寧夏第三人民醫院回族護士虎蕊,七年如一日照顧漢族孤老趙志安,還將老人接到了自己家裡……

  今天,“民族團結”四個字,已成為寧夏最為靚麗的一張名片。(朱磊、丁雅誦)

(責編:王璐佳(實習生)、閆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