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課”讓我更接地氣

2013年11月,接到講授《隨機信號與系統》課任務的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儀器科學與技術系教授潘仲明,面對這一“燙手的山芋”既緊張又興奮。
2014年上半年,他和課程組老師一起論証購置、搭建視頻錄制設備,按照“慕課”要求優化課程內容、分解知識點、制作課件,針對每個知識點進行講解、視頻錄制,最后完成后期編輯和資源上傳、答疑解惑。潘仲明說:“每個環節都是新的嘗試,每個環節都要精心應對,每個環節都意味著可能多次的反復。”
為了方便課程錄制,他們將錄制設備放置在辦公室裡,隻要有時間就可以利用來工作,而為了取得更好的錄制效果,不影響白天正常工作,教學團隊總是把錄課時間安排在夜晚和周末。
第一次面對鏡頭的不自然、第一次一個人在空空的房間講課,還有錄制過程中出現的多次小插曲,如麥克鬆了、電池沒電了、甚是發型亂了……所有的經歷都是新鮮和挑戰。
一次晚上錄制課程,他打開設備,像往常一樣,專心地開始講授,2小時過去,終於完成了錄制。但在回放檢查中,發現其中一段課件中,有一個字符因為軟件版本的原因顯示成了小方框,這樣的問題以前也曾出現過,可以通過后期編輯進行技術處理並改正過來。考慮到老師們工作都很忙,后期編輯又會帶來額外的工作量,同時也擔心這個不常見的字符會再次帶來麻煩,想了想,還是決定先修改了課件,再重新進行錄制,這樣一來,等到最終錄制完成,天色已經微亮,不經意間又要開始第二天的工作了。
在經過加班加點錄制的一個月后,課程組終於在11月份完成了課程的前期建設工作,並上線夢課平台,正式面向部隊官兵開放。
潘仲明說:“至今,課程上線兩周年,已是開放的第五期,累計注冊學員人數達到859人。對於這些學員,也許做夢都想到科大來學習,“慕課”圓了他們學習成才的求知夢﹔對於老師,我們更接“地氣”了,“慕課”圓了我們作為教學工作者“桃李滿天下”的育人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