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在黃麻起義中誕生的紅軍連隊“紅三連”,從長征中一路走來,將草地黨支部的傳統銘刻在心,讓鐵心跟黨走的信念融入血脈,從摩步到特戰,奮進在陸軍建設發展的歷史拐點——

轉型路上的“特戰尖兵”(國防視線·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進行時·陸軍轉型)

本報記者 盧曉琳
2016年11月20日05:4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編者按: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近平主席從軍隊建設和軍事斗爭准備全局出發,決定組建陸軍領導機構,把陸軍作為一個軍種真正立起來,開啟了陸軍建設發展新征程。

  去年12月31日,習主席親自向陸軍授軍旗、致訓詞,鮮明提出努力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新型陸軍。今年7月27日,習主席視察陸軍機關時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闡明了建設新型陸軍的一系列帶根本性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問題。這些重要舉措和講話,為在新起點上加快推進陸軍轉型建設,把新型力量建設作為創新的重要抓手,加速推進陸軍走向空中、走向海洋,向數字化、飛行化、特戰化、無人化轉型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牢記使命勇立轉型潮頭,瞄准打贏鍛造堅強堡壘。今日起國防周刊推出“陸軍轉型”系列,深入陸軍部隊,探尋陸軍聚力戰略轉型的新征程。

  

  初冬時節,江蘇徐州。陸軍第12集團軍特種作戰旅的訓練場上,“紅三連”的官兵正在進行射擊、攀爬、滑降等一系列訓練。

  類似這樣的特戰技能,“紅三連”已經熟練掌握,並多次在演兵場上特戰制敵、“一劍封喉”。可在三年前,這個連隊還只是一支摩托化步兵連。

  寥寥三年時間,他們如何實現從摩步到特戰的華麗轉型,用特戰尖刀挑起大梁?

  忠誠使命

  作戰思維升級換代

  “1935年秋,三連隨部隊長征過草地時,支委、副連長李玉勝在極度艱難困苦的情況下,主動將失散的29名傷病員收攏起來,成立臨時黨支部……”茵茵草地上,特戰旅政治部主任高涵正給新戰士講述“紅三連”的光榮傳統。

  2006年,三連被原南京軍區授予“黨支部建設模范紅三連”榮譽稱號。“三連的優良傳統,就像一座精神富礦,激勵著一茬茬官兵鐵心跟黨,絕對忠誠。”指導員繆中對此深有感觸。在三連,人人熟悉紅色傳統,人人會講紅色故事,全連官兵將“草地黨支部”的傳統銘刻在心,讓“鐵心跟黨走”的信念融入打贏血脈。

  2013年底,部隊由摩步改編為特戰,忠誠的思想底蘊和強烈的職責使命促使著三連官兵爭分奪秒進行轉型“換腦”。“立足轉型轉觀念,轉型先轉腦。”高涵簡練地總結道。

  可特戰理念轉變談何容易?三連連長潛正深有體會,轉型之初,戰士們練得熱火朝天,連長卻只是站在一旁指揮。過去在步兵連,連長隻要負責指揮作戰,對技能要求並不高,但特種作戰講究的是模塊組合、精兵作戰,干部也可能是模塊中的一員,要隨小組遂行作戰任務,如果特戰技能不過關,很可能就會拖大家的后腿。

  特種作戰常常是精細編組,使用的是無人機、夜視儀、大口徑狙擊步槍等諸多武器,與傳統步兵作戰相差甚遠。在持續學習深化中,連隊官兵對特戰認識越來越深,特戰思維在官兵的腦子裡逐漸生根發芽。

  “以前我是步兵班班長,每次戰斗都是帶著班級協同沖擊,雖然大家意志頑強,可總感覺仗越打越難,轉型特戰后,新的作戰理念讓我受益匪淺。”班長紀強最津津樂道他去年零戰損取得勝利的一次經歷。在那次對抗中,面對來勢洶洶的“藍軍”,特戰旅的官兵沒有像過去那樣選擇硬碰硬,而是秘密潛伏在敵人可能經過的道路上,多種方式隱蔽偵察敵情,並成功引導導彈,一槍未放端掉了敵人的指揮所,讓對手豎起了大拇指。

  特戰當尖刀,精兵顯神威。皖東某山地,該旅上士紀強在山林間潛伏5晝夜,成功發回演習中敵軍指揮所坐標﹔擔任某次破襲任務時,該旅特戰分隊搜索發現演習中敵軍設在山洞內的指揮所,當即利用激光照射系統引導導彈實施“點穴”打擊……一次次演習中,特戰旅作為新質作戰力量,發揮出舉足輕重的作用。

  圍繞如何當好特戰尖兵,特戰旅大力實施“換腦工程”。在“紅三連”,專門開辟了“軍情研究室”,對外軍特種部隊經典戰法、當前訓練模式進行研究,從普通列兵,到連長指導員,人人學特戰、研特戰。定期組織特種作戰視頻學習,開展旅、營、連、排、班多個層級“諸葛亮會”交流研學。在此基礎上,積極創新特種作戰戰法創新,完善各類配套訓法,促使訓練向特種作戰轉型。藏族士兵澤瓦仁真告訴記者:“轉型之后,個人也要學會制定作戰計劃,進行敵情分析、戰斗編組、攜帶武器准備、路線選擇等,雖然壓力大,但非常有收獲。”

  苦練精兵

  訓練標准精益求精

  1935年夏天,紅四方面軍長征行至大渡河的大金川地區,陷入困境。國民黨軍隊以一個營的兵力據險扼守對岸。地堡密布,虎視眈眈。上級把搶渡大金川的任務交給了三連。突擊船上的三連官兵一邊猛烈反擊,一邊加速劃槳,向前猛沖,與敵人激戰近一小時,消滅了對岸守敵,勝利地完成了掩護后續部隊搶渡大金川的任務,榮獲“渡江第一船”的光榮稱號。輝煌的戰史讓官兵們深深懂得:要想奪第一,就要苦練真本領,敢啃硬骨頭,勇涉深水灘。

  採訪過程中,連隊女子特戰班的女兵們引起記者的注意。

  班長楊旭嬌的左手背上,一塊暗紅色傷疤特別扎眼。這是在一次訓練中,她匍匐穿越火障時,一團燃燒的柴油一下滴到手上,當場燒掉了一層皮,可她全然不顧,堅持完成所有訓練課目。

  “組建女子特戰班的時候,我是第一個報名的。”楊旭嬌之前在集團軍某通信團話務班,雖然工作辛苦,卻用不著在訓練場上沖鋒拼殺,這是很多女兵理想的崗位。從小聽爺爺講抗日經歷的楊旭嬌卻不這麼想:我的理想是在戰場上沖鋒陷陣。這個原本恐高的90后小姑娘,現在攀登、滑降、傘降等訓練得心應手,其它課目更是不在話下。就在今年,她還因為成績優異,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一營教導員胡秀良印象最深的是,在特戰旅建旅后的首次百公裡負重長途拉練中,女子特戰班的女兵們全員堅持走完了全程,他感慨:“打贏不分男女兵,強軍沒有局外人。”

  三連的兵,個個都充滿血性,人人都爭當特戰尖兵,這一切,源於他們時不我待的使命感和緊迫意識。“我們連誕生於1927年黃麻起義,先后走出了30位共和國將軍,面對轉型重任,我們連隊更不能落后!”指導員繆中說。

  去年,旅黨委把傘降首跳任務賦予三連,面對這最危險的訓練課目之一,三連官兵在3米高的模擬停機坪上,爬上去、跳下來,數千次地練習離機動作,上萬次地揣摩著陸要領,腿腫了又消、消了又腫。實跳時,飛機升空后,官兵們依次躍出艙門,隨著朵朵傘花安全著陸。外請的傘降教練贊嘆道:在這麼短的時間實現首跳,三連官兵就是不一樣!

  裝備升級

  手中武器得心應手

  “以前我們裝備落后,現在不一樣了,有了新式裝備,戰場上我們的底氣更足了。”班長段康說,在今年初的一次偵察行動中,他們利用新配發的偵察車頻頻對“藍軍”進行抵近偵察,這種偵察車配備了先進的偵察裝備,機動性強,在戰場上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

  “現在,我們的單兵裝備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楊旭嬌言語中掩飾不住興奮,“不光配備了步手槍,還有夜視儀、微聲沖鋒槍、大口徑狙擊步槍……現在上戰場,我們的底氣更足了。”

  走進連史館,昔日“蘇亭伏擊戰”的戰果熠熠生輝。是役,三連官兵一戰成名。劉伯承鄧小平首長通令表揚:“這是軍民結合以極小代價,換取大的勝利的一次模范戰斗。”褪去昔日的光輝,未來特種作戰,是智力技能等素質的綜合較量,但在這方面,三連官兵卻有著慘痛的教訓。一次紅藍對抗演練,連隊破襲分隊發現“敵”指揮所即將轉移,沒有經過思考,該分隊官兵竟倉促發起進攻,最終因寡不敵眾而導致攻擊失利。

  “未來特種作戰究竟該怎麼打?”此次失敗在官兵心中激起層層漣漪。在少校王世周眼裡,每一次訓練,特戰官兵都拿“這樣打仗時行不行”來檢驗。連隊干部帶頭行動,組織官兵依托各類新裝備研指揮、練打法,最大限度地挖掘新裝備在戰場上的作戰效能,並將相關知識和技能作為訓練質效考核的重點內容。

  面對大量新裝備的陸續列裝,三連官兵認識一致:要讓利器發揮出最大威力。他們積極展開新裝備操作的訓練,對一些暫時沒有的裝備,派出骨干到友鄰單位跟學跟訓,掌握操作技巧,每次新裝備列裝,召集骨干組成攻關小組,探索訓練方法,編寫訓練教案,確保新裝備訓練起步就是高抬腿。

  觀念變革帶來作戰效益節節攀升,連隊官兵的信息化素養連續在實兵演訓中經受硝煙檢驗。今年以來,在參與的數次演習中,他們依托信息化裝備偵察發現的各類重要目標、引導火力摧毀的重要樞紐機構,無論數量質量都比往年高出一大截。

  3年時間裡,連隊訓練有了質的提高,特種作戰能力實現了從零到強的飛越。轉型后,三連作為特戰力量參與演習,多次成功完成偵察、斬首等特戰行動,因戰績突出旅裡先后13次收到友鄰單位為三連請功的表揚信。

  (黃建東參與採寫)


  《 人民日報 》( 2016年11月20日 06 版)

(責編:白宇、閆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