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防護工程:給指揮中樞穿好“防護衣”

 
2016年12月01日08:41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原標題:防護工程:給指揮中樞穿好“防護衣”

  專家簡介:王安寶,博士,防護工程專家,先后當選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軍優秀博士、“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軍隊高層次人才工程”拔尖人才培養對象,獲國家和軍隊科技進步獎10余項,主編國家標准4部,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榮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

  英國海上防空工事

  北美防空司令部

  馬其諾防線

  法國凡爾登要塞

  愛丁堡潛艇防護工事

  核心提示

  時空越千年,道出一個恆久的戰場法則:制勝的前提不僅是刺出劍,還應握牢盾。

  防御是作戰的基本類型之一。矛攻,雖佔主動,亦有退敗失銳之時﹔盾防,雖處被動,不乏固勝彌堅之勢。防護工程的主要功能是保証軍隊戰時不間斷指揮、保証人員裝備安全,是取得戰爭勝利的重要依托,一旦被發現甚至摧毀,很可能就意味著整個國防力量的癱瘓。在戰爭這架天平上,礪劍與鑄盾對打贏同等重要,尤其是在防護工程領域,誰掌握了核心技術,誰就能在未來戰場變被動為主動,在戰時少受損失。

  戰爭防護盾牌歷久彌堅

  戰爭是攻與防的對立統一,自從出現戰爭以來,“攻”與“防”這兩種戰斗形式就相伴而生,整個人類戰爭史一直伴隨著“攻者利其器,守者堅其盾”的發展過程。

  冷兵器時代,作戰兵器是刀矛劍戟和弓矢,筑城的典型形式是城池,在高大的夯筑城牆上建有雉堞、敵台、城樓等防御設施,城外挖有寬深的護城河。早在1000年前,河北永清縣境內就筑有一條連通6個鄉鎮11個村、深度1米至5米不等的宋遼地下古戰道,被譽為“地下長城”。

  火藥的發明,使戰爭進入了熱兵器時代,這個時期的防護工程,以炮台、堡壘、戰壕等工程為主,是抵御槍炮進攻的有效防護手段。隨著進攻武器由冷兵器進化為鑽地炸彈,威力日益增強﹔相應的防御手段由“高筑牆”轉向“深挖洞”,抗力逐漸提高。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飛機、坦克在戰場上初次亮相,標志著機械化作戰時代來臨,防護工程逐步演變成大型的“地下作戰堡壘”,如法國著名的“凡爾登要塞”。

  核武器的出現和火箭推進技術的成熟,使抗核爆的深地下堅固工程成為防護工程的主要形式。主體防護層厚度在400米以上的美國夏延山北美防空司令部地下指揮中心,是這類工程的典型代表。

  縱觀人類戰爭史,無論哪個時期,作為國家安全屏障的防護工程在戰爭中一直扮演著“堅盾”的角色,其發展形式始終都是與戰爭形態密切相關的。

  信息時代面臨多重威脅

  “透明戰場”這個說法,生動形象地描述了高技術偵察給防護工程帶來的威脅。信息化條件下,各軍事強國紛紛打造能夠洞察對手一舉一動的“火眼金睛”,以圖掌握信息主動權。未來戰爭快、准、狠的打擊策略是最難應對的,信息化條件下武器裝備的發展,也給防護工程建設帶來了諸多挑戰。

  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偵察監視信息的獲取、傳遞、處理和使用均可實現自動化,將其與打擊武器有效融合,可大大提高打擊節奏。伊拉克戰爭中,美軍從發現目標到打擊摧毀,時間可縮短到10分鐘以內。而無人機作戰平台甚至可實現實時打擊。

  精確制導已經成為信息化戰爭中最主要的攻擊樣式。精確制導武器的命中精度目前已發展到近程的1米以內,中程的10米以內,遠程的10至50米。如海灣戰爭中,美軍向伊拉克巴格達阿米裡亞掩蔽部發射了2枚重磅激光制導炸彈,致使工程內的400多名平民被燒死或窒息而死。

  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針對防護工程的“硬毀傷”和“軟殺傷”能力都成倍增加。美國MOP炸彈總重約13.6噸,對硬目標的破壞深度超過60米,堪稱“掩體終結者”。2000磅彈頭撞地速度由300米/秒提高到1000米/秒以上,對混凝土的侵徹深度由1米增加到6米。電磁脈沖武器和網絡攻擊武器則能對防護工程內部電子設備、網絡系統進行大規模毀傷。

  精確制導武器催生堅盾

  信息化戰爭條件下常規武器的特點是對目標看得更清、瞄得更准、打得更狠,因而對地面建筑和淺埋工事的毀傷威力明顯增強,但對深埋於岩體中的坑道工程而言,由於岩體具有很強的抗侵爆能力,故單彈打擊時的毀傷威力增加有限。

  精確制導武器可以進行定點打擊,若針對同一瞄准點使用多發鑽地彈先后實施連續打擊,后彈沿著前彈彈孔繼續侵入,如此一發接著一發,是否能夠鑽到任意深度?這在防護界曾經引起過爭論,防護工程到底能不能抗得住多發鑽地彈重復打擊?

  通過現場炮擊試驗發現,由於天然岩體存在節理、裂隙等軟弱面,鑽地彈侵入岩體后由於受力不均衡而發生偏轉,后彈即使命中前彈彈孔,其彈道軌跡也將進一步偏轉。另一方面,由於前彈侵入爆炸后,彈片完全嵌在爆炸空腔內,增加了介質的硬度和密度,使得后彈更難侵徹,因而不會出現侵徹深度無限累加的現象。

  根據現場試驗和數值模擬計算結果,多彈重復打擊的毀傷深度一般不會超過單彈毀傷深度的兩倍。由此可見,在多彈重復打擊條件下,具有足夠厚度防護層的坑道工程仍然是安全的。

  隨著戰爭形態變化,精確制導常規武器對於防護工程的威脅越來越大。縱觀近年來局部戰爭,應對現代戰爭的威脅,主要是通過信息化手段加強對來襲武器的干擾和攔截能力。同時還要繼續增強防護工程的綜合防護性能和保障能力,例如分散配置、一體防護、隱真示假、因地制宜等。

  確立綜合集成防護理念

  信息化戰爭是體系與體系之間的對抗,在偵察與打擊一體化的威脅面前,單一使用“隱蔽”型防護和“抗力”型防護,已經無法應對雷霆萬鈞的攻勢,必須將多種防護措施結合起來,攥指成拳,形成合力,這就是在防護技術領域越來越受關注的綜合集成防護理念。

  具體說來,就是以信息技術為紐帶,將信息採集、傳輸、處理和應用有機結合,實現預警、控制、防護和保障等功能的一體化。在防護應用中,能實時獲取威脅信息並進行評估,快速做出決策,採取綜合防護措施實現高效、精確防護。

  信息技術給防護工程體系帶來前所未有的影響,孤立的指揮防護工程一旦被損毀,將直接影響到整個戰爭的進程。如果能夠利用信息技術將其聯成體系,將重要目標分散配置,即使一個節點被摧毀,整體功能仍然不受影響。

  美軍的防護工程體系建設也是採取了這樣的建設思想。如有“地下五角大樓”之稱的韋瑟山地下防護工程,其防護設施相當齊備。盡管如此,美軍還是在馬裡蘭州裡奇堡地下隧洞和奧弗特空軍基地另設有兩個備用的地下軍事指揮中心。在多點配置下,一旦某個地下指揮中心遭到摧毀,另一個將有效接替,確保指揮不間斷。

  美軍還擬建造分散式、多主體、由環形隧道網相連通的首腦指揮防護工程體系,這些都說明,構筑體系化的防護工程,是信息化條件下防護工程建設發展的重要方向。

  (刊頭設計:方漢 圖片由作者提供)

  相關鏈接——

  “攻”“防”戰例集萃

  ☆ 明朝建國以前,知識分子朱升諫言“高筑牆,廣積糧,緩稱王”,朱元璋採納了他的意見,最后取得了勝利。

  ☆ 釣魚城與合州之戰,宋代四川安撫制置使兼重慶知府余玠上任后,在合州城東釣魚山上筑城,增強防御,抵抗蒙古鐵騎長達36年,堪稱中外戰史上絕無僅有的守城戰例。

  ☆ 上甘嶺戰役,志願軍構筑了堅固的坑道防御陣地,經受了敵軍近200萬發炮彈的狂轟濫炸,山頭土石被炸鬆了2米,但坑道內人員卻安全存活下來,最后取得舉世矚目的戰績。

  ☆ 科索沃戰爭中,盡管北約對南聯盟進行了長達78天的狂轟濫炸,憑借著堅固的防護工程,戰爭結束時南聯盟仍然保存了相當的軍事實力。

  ☆ 科索沃戰爭后期,為防止北約單獨維和,俄羅斯軍隊通過防護工程地下通道率先進入科索沃戰略中心——普裡什蒂納機場,在政治和軍事上爭取了主動。

  ☆ 伊拉克戰爭中,薩達姆曾躲藏在位於地下50多米深的指揮中心,西歐設計公司向美軍透露了技術參數,使薩達姆轉而逃往家鄉提克裡特四處躲藏,后來從藏身的地窖中被美軍抓獲。

  ☆ 北美防空司令部是美國全球指揮控制中心,也是美軍戰時的最高指揮部,可以抵抗近百萬噸級的核武器襲擊。“9·11”事件發生后,第一道美國境內空中管制命令就從該中心發出,而當時的小布什總統就曾准備進駐此地。

(責編:黃子娟、閆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