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網評論:別了,我的番號!【3】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三
當曾經熟悉的集團軍番號消失在我軍編制序列,一些網友也心存疑慮:“那些響亮的老番號,說沒就沒了,有這個必要嗎?”
有人拿出了美軍騎一師的例子。組建以來,這支歷史悠久的美軍部隊身經百戰,雖然現如今一匹馬都沒有,卻番號依舊。先進如美軍都不改番號,我們為什麼要改?
誠然,不改番號是對傳統的一種傳承,但傳承傳統與不改番號不能劃等號,這兩者沒有必然聯系。不改番號是傳承的形式之一,但精神的傳承並不隻有保留番號這一種形式。
以美軍為例,如果隻看到了騎一師的番號不變,未免一葉障目。自建軍以來,美軍從一支民兵性質的武裝發展至今,軍制、架構、規模、編成、裝備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美國陸軍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逐漸縮減,至今留下來的部隊已經很少,許多戰功赫赫的部隊都被撤編了。許多舊番號消失了,一些新番號誕生了,歷來注重改革的美軍,消失和新設的番號可謂多如牛毛,一切都服務於改革的目標。騎一師的前身是華盛頓組建的第二騎兵團,但第二騎兵團后來曾改成了第五騎兵團,番號從“二”變成了“五”。
番號,說到底就是一支部隊在編制序列中的編號。恩格斯早在120多年前就指出:“現在未必能找到另一個像軍事這樣革命的領域。”信息時代,在新軍事變革浪潮沖擊下,軍隊改革成為常態,要改的東西實在太多,隻要需要改,什麼不能改?
另一方面,改了番號,也不意味著扔掉了傳統。當年,中國工農紅軍將番號改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和新編第四軍,有些老兵最初想不通:跟國民黨反動派打了那麼多年,現在反倒成了國民黨的部隊了?但實際上,人民軍隊依然是人民的子弟兵,番號變了,精神不變,本色不變,打仗還是一樣勇猛。
一支真正忠誠於自己傳統、忠誠於偉大信仰的軍隊,或許會對曾經的番號充滿感情,但絕不會因為留戀過去、留戀外在的形式而放慢革新的腳步。最大的傳承,是軍魂的傳承,是勝利的傳承。
不變,是一種堅守﹔變,是一種新生。
為了勝利,我們願意改變。
![]() |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